虚拟社会视野下人的本质

时间:2022-09-15 04:37:58

虚拟社会视野下人的本质

【摘 要】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包括关于“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的理解,人的类本质是实践劳动,它将人与动物区别开;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将人与人、集团与集团、阶级与阶级区别开来。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构成了完整而科学的人的本质的学说。在网络化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的今天,虚拟存在与人的本质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但也存在根本区别。虚拟社会中人的本质也同样具有“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关键词】虚拟社会 人的类本质 人的现实本质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3-0059-02

在网络化社会发展越来越迅速和深入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已同时生活于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种不同社会场域。虚拟社会中的人的本质与现实社会中人的本质有必然联系和区别,同时也具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中所阐述的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一 人的类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阐述来看,“人的类本质”就是指既作为自然界生物圈中的一员,又作为人类社会的主体的人类每个成员所具有的与其他动物类相区别的共同特性,即人类这个“种的全部特性”,其中包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三个方面。其一,人的自由自觉的本性。人作为产生于自然又超越于自然的类的存在物,对其自身的生命活动是有所意识、有所反省的,可以意识和控制自己的活动。自由自觉性使人的生命活动由自在的成为自为的,从而超越了本能,使自身的活动延伸为对现实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的实践活动,进而和动物的自在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其二,人的能动的创造性。“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意识的类存在物”,而且“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可见,任何一种形式的人类实践活动,都是在一定目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这种意识指导性能够使人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美的世界。因此,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实践本性的核心,是对自由自觉的确证。其三,人的社会性。“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人之为人,不仅是人作为自然存在物,同时人也是社会存在物。人不像动物那样可以满足于自身的肉体的存在,只有在整个人类的即社会的存在中才会赋予自己活动的完满性,人的活动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因而,人的意识创造不是本然存在的,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中才得以产生。社会性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存在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性和创造性获得其现实性的必要条件。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所包含的“人的现实本质”即人的社会本质,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涵义。首先,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而不是它的自然属性,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是他们的自然生理特点的差别,而是在社会生活中经济政治地位等社会关系和社会属性的差别。其次,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具体性表现在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的,因而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时期所具有的关系总和都各有不同,总处于变动之中。历史性表现在一定的社会关系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此人的社会关系也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改变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再次,人的本质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个方面决定的,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总和决定的。因为现实的人都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并从事实践,不能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为了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在生产实践中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家庭、阶级、国家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二 “虚拟人”与人的类本质

虚拟社会是指人们在计算机网络中展开活动,相互作用形成的社会关系体系。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改变了社会结构,形成了与现实社会并存的社会存在的新形式;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活动方式,形成了人类的虚拟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思维的社会基础,形成了人类的虚拟思维方式。虚拟化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在计算机网络中,人是一种非现实的存在。这不仅表现在计算机网络中,人以数字化的方式出现,而且表现在他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及其关系在网络社会中也会发生变化,形成与现实社会中不同的主体存在方式,并由此引发其一系列新的活动特点。这样,人在计算机网络中就是非现实的虚拟的人,其活动也是非现实的虚拟的活动。另外,从技术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建构的人类赖以进行活动的网络空间的最根本特性是虚拟性;从人文和社会意义的角度看,人类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方式和展开的活动及其关系体系的根本特性也是虚拟性;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看,计算机网络中的虚拟不过是人类社会虚拟性的再现和发展。由此,人在虚拟社会中可以被称为“虚拟人”。

如果将“虚拟人”看做是一种“类”,那么它作为一个整体所展现的本质特征与现实人之间存在根本区别。首先,“虚拟人”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从其根本意义上讲是对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对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虚拟人”虽然是数字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并且可以以人的现实活动为模仿对象进行社会活动的“类”,但它是由电脑之外的现实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践活动构建出来的,因此“虚拟人”在这个意义上来讲,是使现实人在虚拟社会中对自我意识、目的和创造性的一种超越。其次,“虚拟人”之间的交流是通过借助图像、声音、文字、符号等中介,诸如网上购物、网上学习、参加虚拟社区等活动得以实现的,但如果把现实人的活动抛开来单独谈“虚拟人”在虚拟空间里的活动,那么显然“虚拟人”的这种类存在物就无法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因此,“虚拟人”在虚拟社会中的活动实际上就是现实人的自由自觉性的活动。但是由于“虚拟人”与现实人所处的社会存在方式不同,所以“虚拟人”可以被认为是虚拟化了的现实人的“类”存在。最后,虚拟社会的出现形成了二重化的社会结构。

虚拟社会产生之前,现实社会是人类唯一的生存和活动空间,但是虚拟社会产生之后,在现实社会之外开辟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新空间,形成了与实现社会并存的新的社会存在形式,从而使社会由过去单一现实社会分化为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两大部分,使社会二重化,因此人也面临着从一重变为二重的问题。现实人是在一个具有一定时间与空间的物理环境中进行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且这种活动是可以通过现实社会的关系展现的;“虚拟人”是在一个具有虚拟性、开放性、自由性、数字化和个性化以及时间与空间完全被压缩了的网络虚拟社会中进行活动,但是这种活动只能在虚拟空间中展开。

通过两者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虚拟人”和现实人的“类本质”都是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为内容,但两者却是自由自觉活动的不同层次,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性的不同功能。但是,两者的必然联系是不能被忽略的,我们从两者的区别中也能明显看出,“虚拟人”和现实人的“类本质”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三 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与人的现实本质

这里所描述的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不同于以上所说的“虚拟人”,以上所描述的“虚拟人”是指人在计算机网络中的非现实的虚拟的人。而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依然是现实中的人,因为对“虚拟人”起到决定性的控制作用的依然是现实中的人。由于“虚拟人”的虚拟本质只是形式上的规定,而其实质上规定性依然来自现实社会,“虚拟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来自于现实中的人的本质的规定性。所以,“虚拟人”的虚拟本质是不存在的。

虚拟社会作为现实社会的一种延伸,具备了与现实社会相同的性质,社会的联系有赖于社会网的连接,虚拟社会亦如此。虚拟社会中的人如同现实中一样拥有自己的特有的关系网,这种关系网将网络中的社会成员连接起来,然而有些人处于关系网的连接点、中心点,掌握了大部分的信息来源,而另一些人位于关系网的边缘,无法及时获得有效信息,致使其处于一种相对较弱的地位。在关系网中处于连接点,掌握大部分信息的人于是就拥有调控网络社会资源的权力,并且得到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结构洞的存在,致使任何主体都无法保证和其他每一个主体都发生联系,主体与主体间势必存在着间断的现象,因此竞争的优势不仅是资源的优势,而且更重要的是关系的优势。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包括现实和虚拟的社会。任何一个人或组织想要在竞争中获得、保持和发展优势,就必须与相互联系的个人和团体建立广泛的联系,以获得信息和控制优势。这里所强调的关系网处于构成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关系网,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都不能被称为社会。另外一个构成社会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作为主体的人。人处于关系网中的位置也决定了其获得自身价值得以实现的关键可能性。人如果离开关系网,就不能被称之为人,因为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同样,虚拟社会也不是独立于现实社会而存在的,离开现实社会,虚拟社会也就没有其实质的意义,虚拟社会就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拟化。如果说人的现实本质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虚拟本质就是虚拟社会关系的总和。

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与现实社会中的人一样,承担着其在虚拟社会中的角色,这种社会角色实际上就是虚拟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的集合体。同时,虚拟社会的社会关系是带有随意性的,人们尽可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在虚拟社会中扮演何种角色。虚拟化的社会关系并不被人们现实的物质生产关系所决定,这就使由这种“社会关系”所规定的人在虚拟空间的地位和身份是没有实际内容的。所以说,这种虚拟本质绝不可能是在虚拟空间中形成的,因为离开了现实社会,这种虚拟的社会关系也就毫无内容,成为一种空洞的无意义的存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现实本质在虚拟空间中的另一种表现,也就是说,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

四 结论

在马克思看来,人之所以是现实的,就在于其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而诸多的社会关系并不是平行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的形成离不开生产力:“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一个人是什么样子“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所以,“现实的人”之所以现实,是因为他“受自己的生产力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直到交往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是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力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恰恰离不开“现实的人”,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力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主要是生产关系)之中的“现实的人”所具有的生产力,马克思所言的生产关系是“现实的人”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关系,“现实的人”是马克思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马克思关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关注人、关注“人的本质”不是矛盾的,而是在“现实的人”的基础上的统一。

“虚拟人”的“类本质”是现实人的目的性、意识性和创造性活动的提升,是对现实人自由自觉活动的超越。“虚拟人”的虚拟本质是不存在的。在虚拟社会中作为主体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现实本质在虚拟空间中的另一种呈现,也就是具有虚拟性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虚拟社会中的人也具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中所阐述的人的类本质和人的现实本质这两种属性。

参考文献

[1]夏之放.论马克思(手稿)关于人的科学的思想[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0(4)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刘琼.论虚拟存在的意义及其向人的本质的回归[D].北京邮电大学,2009

[4]张昱.论虚拟社会[J].广东社会科学,2002(1)

上一篇:对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的若干思考 下一篇:试论信息化手段在研究生管理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