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不爱“大裤衩”

时间:2022-09-15 04:05:54

央视新大楼在征名,不想叫“大裤衩”了。

央视新大楼有现成的备用名称,“扭曲”、“斜跨”、“鸟腿”等,据报都不为央视所喜。

所有这些名称,我看都还不错,但新大楼的主人是央视,央视不喜,那就应该改。其实也不能叫改名,因为央视新大楼没有名字,它的名字就叫央视新大楼。大裤衩之类,不过是俗名而已,就像国家体育场叫鸟巢,国家大剧院叫鸟蛋一样。这样说来,我觉得国家电视台叫鸟腿,国字号建筑都跟鸟沾边,实在是韵味无穷。

但是,央视觉得不雅,国家电视台大楼需要一个雅的俗名。我不知道鸟巢、鸟蛋雅在哪里,为什么就采用了呢?人民群众的智慧,被人喜欢的那一部分叫创造,要附加感叹词和感叹号,不被人喜欢的那一部分不能叫创造,要被否定,这大概也是习惯。

央视新大楼要找到在易用性上与“大裤衩”匹敌的雅名字,我看会有难度。所以征名活动无疾而终,或者征出名来却无法替代人们习惯的用法,都有可能。

建筑有城市规划来管理,但一个建筑要建成什么样式,取决于业主的想法。例如央视,要把新大楼建成裤衩式、扭曲式、斜跨式、鸟腿式,谁也没办法,这是大楼所有者的权利和权力。央视大楼建成这样式,是否在内部和社会上征求过意见,我不知道,就算征求了,大概也是程序性的,最终还是要由领导拿主意。这很正常,没有什么问题。

建筑又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物品。一座楼越大,夺人眼目的效果就越大,你不想看可不成,大到央视新大楼那个程度,就是标志性建筑,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要把它从你眼睛里扫除是不可能的,它会奔到你眼睛里来,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都要挤占你的视觉,你惟一的逃避办法是闭上眼睛,那样它还会在你心里占一个位置。建筑是强大的存在,没有哪一种人造实物比它更加巨大。

一座建筑是打算悄然融进你的视线,还是打算强力进入你的视线,态度很不相同。强力进入你的视线的态度,褒奖的话叫气势、征服,实事求是地说,那是、霸道。当然不排除一种可能性,就像人有先结婚后恋爱一样,不喜欢,没事,先把婚结了,习惯了,你也喜欢那配偶了,同样地,建筑不由分说先往那一摆,你看习惯了,也就行了。央视新大楼,以及现在无数的新标志性建筑,大概都是采取这种方式进入城市生活的。

“先结婚后恋爱”,生出的可能是屈服,生米煮成熟饭,你只好由他摆布。建筑在那儿摆上,天天你,久之而习惯,不觉得是,甚至会去发现它的美好。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是多发疾病。既然人质可能爱绑匪,捆绑夫妻也能过一生,给你眼睛里塞个“大裤衩”,有什么不可以的,你这一辈子,乃至子子孙孙就得看着它过日子了。

不过,作为一个眼睛里被塞了东西的人,市民拥有一个权利和权力。你们没有办法阻止一座大楼的兴建,但没有人可以剥夺你们给大楼一个自己的名称。央视新大楼可以自建,建成大楼后你们也可以给它一个“大裤衩”的通用俗名。这与央视采用不采用无关,就像一斤要叫五百克,这是规定,但你仍然可以说一斤酒、一斤肉。央视可以去征名,但你仍然可以坚持叫“大裤衩”。既然央视建楼无须征求市民意见,市民给大楼一个名字也无须央视同意。一座扭曲的大楼可以说看久了就好看了,那么“大裤衩”也可以说听多了就好听了。央视相信时间会使扭曲的裤衩变美,市民也可以相信时间会使“大裤衩”变成一个雅词。

无权无势的人,惟一的力量可能就是语言。国王要光身子,这你管不了,甚至你不许说国王光身子,但你可以说那是“皇帝的新衣”,而未必一定要去赞一声“华美”。

上一篇:被诅咒的文明 下一篇:跳来跳去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