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高校图书馆占座乱象

时间:2022-09-15 03:05:56

破解高校图书馆占座乱象

【案例】

为占座,学生挤破图书馆玻璃门

3月20日清晨,山东财经大学燕山校区的学生为争抢自习室座位,竟将图书馆玻璃门挤爆。据现场的一名学生介绍,当时前来占座的学生很多,六点左右图书馆大门一开,后面的学生便开始疯狂地向前推挤,导致玻璃门倾倒摔得粉碎,前面的几个同学也受了伤,不过没什么大碍。

据了解,该校图书馆大门一般在早上6点左右开门,而5点多门口就已经聚集了很多前来占座的学生。“最近参加证券、公务员、计算机、研究生考试的学生都集中在一起了,而图书馆自习室相对有限。”一名学生说,其实学校其他地方如逸夫楼等也有很多可以自习的教室,不过因为图书馆自习室不像其他教室会安排课,而且环境条件也比较好,所以才比较受欢迎。

【普遍现象】

图书馆自习室不能承受之重

占座是图书馆的普遍现象,尤以大学图书馆为最。由于一“座”难求,每天清晨图书馆门前排起的长龙已让读者习以为常,一些高校馆甚至还出现了倒卖座位的“黄牛党”,图书馆已名副其实地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

随着占座的愈演愈烈,占座手段也是不断推陈出新、五花八门。有在桌子上贴上“此座已占”的纸条宣示“”的,有将包、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放在座位上以防止管理员收走的,还有的组成“占座联盟”轮番上阵排队……相比之下,用书占座似乎已经成为最文明的占座方式。更有甚者,占了座位还不够,还要占“好”座位:冬季要占有阳光、靠近暖气的座位,夏季要占阴凉、没有阳光直射的座位,带了笔记本电脑的要占有电源的座位,准备考研的要占“风水”好的座位……

占座乱象既导致公共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折射出自习室座位的相对供应不足。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适度放宽,使越来越多的本科生加入了考研大军。同时,备战托福、GRE,以及各种专业资格考试,都使得学生对图书馆自习室座位的需求逐年上升。座位是一种稀缺资源,占座现象的形成和发展在资源稀缺的现实下有一定的必然性。现实中,往往有的人一早就占了座位,但直到中午或下午才会使用这个座位。同时,很多图书馆没有明确规定每个人最多可以占几个座位,导致一“座”难求的事屡屡出现。

面对不断升级的“抢位战”和读者的抱怨,图书馆频出奇招,各显神通:复旦大学图书馆制定“座位闲置20分钟可易主”的对策;石家庄经济学院图书馆开始通过摇号方式向中签学生分配座位;武汉某所高校图书馆要求学生进入自习室须凭学生证换座位号,一人一座……各种对策的局限性以及管理成本的提高,也显现出“图书馆自习座位管理系统”的商机。实现图书馆座位资源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固然能够对图书馆的座位进行合理调配,但动辄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设备与软件费用及价格不菲的后期维护费用,也让原本就不宽裕的图书馆难以承受。

要理性分析图书馆占座现象

新华书目报特约评论员 孙权

笔者认为,大学图书馆的占座现象虽然有其必然性,折射出的是高等教育资源投入的短缺和分配的不平衡。当前,很多高校图书馆将经费向科研、新兴学科、高新设备倾斜,却忽视了大学教育最基础的设施――教室的建设。学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高校图书馆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增大了图书馆座位的供需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方法在于加快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和建设,增强高等教育的接纳能力,真正做到大学教育以人为本。

当然,资源的配置需要资金的支持,在短时间无法迅速平衡资源配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条件,缓解图书馆占座矛盾,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健康环境,是目前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学生在图书馆占座无非是为了寻求一个安静的、有良好氛围的、可以长时间学习的环境,而其中,准备各类考试的学生占了一半以上。鉴于此,高校可以在教学楼或宿舍楼设置备考专用的考研教室或考试教室,仅供这类有专门需求的学生使用。同时,为了确保备考专用教室的有效利用,可对该类学生进行注册和固定其座位,以有效利用座位资源并避免新的占座现象出现。此外,还应安排管理员定期巡视,以保证备考专用教室安静的环境。存包柜和饮水器等设施的配备,还可为学生营造出比图书馆更加方便的学习环境,让备考的学生甘愿选择专用教室。

而对于当下在图书馆“找座”的学生而言,更现实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许多人“占了不坐”的现象。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加大清理力度的同时,还应注意在高峰时段增加巡查频率,此外还可提供座位牌或座位卡,读者需要短时间离开座位时,可到管理人员处索要座位牌或座位卡,管理人员将离开的时间写于牌上,将此牌置于原座位,半小时以内保留座位。还有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是让学生参与图书馆管理。被聘用的学生要对图书馆的座位进行一定的监管,对超过一定时间的被占空座进行清理。如此可弥补图书馆工作人员人数有限,不可能实时对图书馆座位进行监控管理的缺陷。

对于资金充裕的图书馆,使用阅览座位管理系统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解决占座矛盾。这种系统可实现座位预约、设置黑名单、统计等功能,目前已在一些图书馆得到应用。

对占座问题,不论是人工管理还是机器自动化管理,效果的好坏都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人自身的主观因素、客观环境因素等等。因此,高校在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还应抓好学生的道德素养教育,这样标本兼治,图书馆占座问题才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用科学管理杜绝占座现象

山大威海分校图书馆书记、副馆长 谢穗芬

占座上自习对于大学生来说已司空见惯,由此产生的“占座乱”“占座难”也让不少学生苦恼不已。近日,山大威海分校图书馆引进了“对号入座”的新系统,即学生需提前一天通过内部网或阅读卡预约选座,根据凭条入馆自习,此举有望治好过去的“占座病”。3月底,该系统正式启用。

新的图书馆座位管理系统类似于银行的自助选号机。图书馆将对自习室的每个座位编号,学生可以通过内部网或图书馆的选座机,提前一天预约选座,选定的号码将对应学生的个人信息。入馆时,学生刷卡取得“实名制”凭条,即可进馆自习。

引入新系统之前,一到考试期间,学生们经常提前一个小时就到图书馆门前排队“抢座”。为了让学生们能早进馆学习,学校在考研和考试前期都提前了开馆时间,可学生排队占座的时间也越来越早。新系统采用后,学生提前一天就可以通过内部网或选座机预约座位,从而避免学生集中在一个时段排队占座的问题。

学生在预约选座时,需要确定自习的时间段,在预约的时间内进馆自习。取号就座后,学生如果暂离座位,需要在刷卡机上选择“暂离”;如果离开,则选择“永久离开”。如果学生离开座位30分钟,该座位将被视为空闲状态,重新待选;如果学生离开时超过3次没有刷卡,系统将取消该学生一定时间段的派位资格。

这样图书馆的座位会得到有效利用,学生也不必再用物品占座了。

图书馆座位本不应成为自习的绊脚石

宜春学院 刘建平

图书馆占座是个老话题了,本来占座是件无可厚非的事,说明大家学习愿望强烈、学习氛围浓厚,只是,如果没能在图书馆找到位置就学习不下去吗?反之,学习起来就事半功倍?

应该说,在偌大的校园里,除了图书馆,还有数量庞大的教室。如果真正计算所有教室的容纳量,恐怕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同时上课是没有问题的。这意味着学校有足够多的位置让大家去自习。为什么不想去教室自习?教室本来是神圣的课堂,大部分的传道授业都在这里发生,理应成为学生自习的好去处。说到底,自习是为了学习而去的,不会因为位置不好就不去自习了。真是那样的话,自习的动机就值得怀疑。换句话说,真想自习,教室的位置照样可以满足。

热衷于在图书馆占位置,无非就是学习氛围浓厚一点、设施好一点(有热水供应、有存放书物的柜子),除此之外实在找不到其他特别诱惑的条件。此外,可能还存在一种心理错觉,就是觉得教室是上课的地方,在图书馆看书少了一份限制,多了一份自由。

自习在哪里都可以进行。古有“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今有“走在路上还在想着推演数学公式”,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座位,实在不应该成为大学生们自习的绊脚石。

链接:

独辟蹊径:上海大学效仿国外高校 非就餐时段食堂成自习室

高校图书馆、自习室往往人满为患,占座等不文明现象更是屡禁不止。然而座位充足的高校食堂,除了一日三餐,其他时段都处于闲置状态。鉴于此,上海大学已经将学生食堂改造成一个比较休闲的学习场所。

上海大学改造食堂的创意来自校领导参观国外高校时的灵感。他们发现,那里的大学食堂是除了宿舍和教室之外,学生们每天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像欧洲名校的餐厅,布置得优雅温馨,除了供膳,还是大学生们读书、做作业、小组讨论的理想之地。听了校领导们的考察感受,上海大学后勤集团想何不借鉴国外高校的经验,利用供餐的时间差,把食堂打造成另一个更具舒适功能的学习环境呢,这也可以缓解夜自习时图书馆、教室的紧张情况。

上海大学首先选择了离学生宿舍区最近的第五食堂和第一食堂进行装修改造试点,其中五食堂率先投入试运行。在该食堂的二楼,所有的照明灯具都是按教室用光标准作了更换,不仅亮度明显增强,而且灯盏数量也比原先要增加许多,晚上无论坐在哪个位置,光线都几乎是同样的明亮。现在每天晚上的7时至10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夹着书本到第五食堂去学习。

上海大学算过一笔账,新校区里大约有三万名学生,从现在各个学生食堂的情况来看,一般每次就餐时间内每张餐桌基本上要供三批人使用,显然,食堂只能在非供膳时段提供给学生学习之用。但新的问题也恰恰由此而产生:在有冷暖空调可享用,有饮料点心可自行端上桌面的食堂里看书学习,会不会出现类似肯德基餐厅在某些时段被学生一族长时间“包”下不走的情况呢?如果有学生长期在此占座,会不会影响到食堂的主业呢?就在第五食堂试运行后,一支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已经上岗,任务是在每天晚自习时负责维持秩序,劝阻大声喧哗、替人抢座位、乱扔果皮纸屑等不文明行为。而且,上海大学已经对改建后的食堂做了重新定位――既是开心的美食餐厅,也是惬意的“第二教室”,更要成为后勤职工与学生共建校园精神文明的窗口。

上一篇:大学生体质亚健康现状调查 下一篇: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