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情感教育 促进课堂教学

时间:2022-09-15 01:14:36

利用情感教育 促进课堂教学

摘要:学生都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需要情感的资论。利用情感教学,可以促进课堂效果的提高。情感的培养及利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2)把握个性特点,热情帮助后进生;(3)激感形成良好的学习情境;(4)注重教师本身的情感修养;(5)师生感情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不同的教学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情感教育,可以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情感教育;促进;教学;激感;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47-01

任何学生心中都拥有一个色彩斑斓、扑朔迷离的情感世界。如果我们天天都力求纯粹合理,合乎科学、逻辑、语法,仅仅理智地进行知识传授,他们就会变得不喜欢你的教学,因为学生不是容器、口袋,他们无法忍受机械被动的灌输,他们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活蹦乱跳的一群,他们需要情感的滋润。因此,只有利用情感教育,方可促进课堂教学。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注意情感的培养呢?

1.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

课堂教学是教室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过程。课堂中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进取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产生良好气氛的前提条件。因为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教学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认知活动的主动性,而情感因素对认知活动又有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例如,如果教室板着面孔走进教室,学生一看就望而生畏,就会产生拍挨批评的心理,在课堂上就会出现保守倾向,相出了问题答案,也不敢先发言,遇上难题,懒得去思考,更谈不上产生创新思维的火花来。如果教师心不在焉地站在讲台上,学生也会想着刚才课下还没有结束的游戏。不论怎样,当我走进教师的一刻起,所有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到学生身上,用热情的目光环视学生,当触到目光时我向他们微微一笑;当发现学生还没有做好上课准备,便注视学生摇摇头,一旦他们知道怎样做时,我立刻向他们表示满意地点点头。课堂中每一句话都得认真,投入情感。这样,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之间自然而然建立了情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是克服各种教学障碍,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

2.把握个性特点,热情帮助后进生

任何一个班级都有优生和差生的存在,优生有优越感,差生有自卑感,彼此往往会形成一定的隔阂,这时教师如果不能正确的引导,这种隔阂会越来越大,所以对每一位学生,教师都要对其个性特点清楚了解。要抱着一颗爱心去亲近他们,特别是对后进生,既要看到他们的不足,更要发现他们的长处。我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后进生的积极性,讲课尽力让他们听懂,总是提一些较容易的问题鼓励他们回答,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他们有进步,我就给予肯定、表扬。当他们因贪玩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我从不指责,不给难堪,而是引导他们找原因,找补救办法。在课下主动与他们接触,与他们交流,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鼓励他们进步,保证个性发展。同时,也要注意课上对优秀学生的培养,创设一个和谐的气氛。人人参与教学,保证课堂教学双边活动的展开。

3.激感,形成良好学习情境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进行情感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和补偿学生的智力活动,提高教学质量,而且对培养良好的个性,提高人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优化课堂教学,情感因素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情感也是智力发展的翅膀。马克思曾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积极的情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学生有积极情感时能大大促进大脑的工作,促进各种智力因素的发挥。有一位数学老师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见到的汽车、自行车等它们的车轮为什么都是圆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的行不行?学生肯定回答:"不行。"接着又问:"如果是椭圆形的呢?"有的学生先急忙回答:"也不行,没法骑。"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短短的几句话,就调动起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动力,激起学生的学生情感,这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4.注重教师本身的情感修养

"感人者莫过于情"。富有人情味的教师,学生最尊敬;富有人情味的语言,学生最爱听。老师的情感应渗透,在每一句话中,贯穿在每一个环节中,这种情感的培养是长期性的,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去感染学生,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表达能力,做的言之有情、动之有情、导之有情,同时,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课堂中出现有学生在你讲课时突然提出问题,打断你的讲课,这时,不要愤然批评学生,要耐心地请他在讲完后举手提问,这样既能激发积极性,鼓励上进,又能缓和紧张,淡化对立。因此,只有不断加深自身素质的培养,才能把握住自己的情感,在课堂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有效地把握课堂教学机会。

5.师生感情是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那么,如何使情感因素在教学成功的重要环节发挥作用呢?关键是师生之间要保持良好的、民主的伙伴关系。这方面老师要爱自己的学生。爱是一种内在的体验,表现为一种倾向,一种态度,从而成为行为的一种动力。我国古代就有"亲其师,信其道"之说。北宋的张载指出"教之不爱,强告而无益"。学生接受知识的多少,与他对老师的情感成正比的,而学生对老师的情感,是建立在老师对学生充分理解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师生就缺乏共同的语言,感情就不能融洽,教育就难有成效。那么,课堂上教师要施以亲切、热情、平等的讲课态度,生动、幽默、形象的教学语言,创造出一个轻松的、民主的、舒畅的学习氛围。例如: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老师要鼓励他们大胆讲话,并多肯定,多表扬,再给予指导、点拨;在师生共同讨论问题时,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学生通常有的那种压抑感,使他们体会到课堂是自己学习的场所,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可以信赖的"向导"。这时,师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就犹如"高山流水,互为知音。"这样教学给学生以满足、兴奋和愉快的精神享受,激起了师生在课堂中情感的共鸣。教师愉快施教,学生乐学知识。教与学环环紧扣。

不同的教学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教学和学习效果。所以,我们在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中,不要只注重传授知识,更要注重情感的培养,创建和谐向上的课堂气氛,充分利用情感教育,促进课堂教学。

上一篇:谈在农村初中教学活动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 下一篇: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深化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