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修改方式微探

时间:2022-09-15 12:41:22

学生作文修改方式微探

就我了解,当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这样,不但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还让学生得不到修改、推敲字句方面的锻炼,会错误地认为修改作文是老师的事,养成写完了事的不良习惯。要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教师要转变观念,变“替学生改作文”为“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上。

1 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自改作文,首先必须有正确的、积极的动机,逐步增强其自改意识,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改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1.1 学名人,以名人为榜样。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好文章,在一定意义上与其说是“写”出来的,倒不如说是“改”出来的。如:古代大作家曹植说过:“世人著述,不能无病,仆常好人讥弹其文,由不善应时改之。”古代文献中记载欧阳修“作文既毕,贴文墙壁,坐卧视之,改正尽善,方出示以人”。这些都成为了千古佳话。近代文豪鲁迅先生对《藤野先生》的修改,也达一百六十多处。可以说,这些文学大家流传久远的佳作,无不是经过加工修改才成为名篇的。但现在多数学生只重视写作,修改意识非常淡薄。对此,作文课上我经常用这些事例引导他们,让他们在心中建立起“学名人,以名人为榜样”的意识。

1.2 正确评价,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积极性。讲评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讲评课上,教师总是指出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很少肯定学生的进步。试想,如果教师能恰当地肯定、鼓励,并善于巧妙地帮助学生发现其作文的进步,就能极大满足学生由这种成功带来的喜悦感。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努力发现作文较差的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并真诚地表扬他们。因为学生都具有一种向上心、好胜心,作文差的学生也非常希望自己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他们更会为了获得老师的赞许而努力修改、提高。记得有一次作文讲评课,我让一位同学把他作文的内容表演出来,让全班同学都按表演的内容写一篇作文,然后读这位同学的作文,最后让每位同学拿自己的作文和这位同学比一比,说说他到底写得如何。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使这位同学明白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而且使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进而去努力修改自己的作文。

2 读改结合,以读促改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它是我们培养学生作文修改能力最有效的途径。教材中的文章,都是作者潜心构思、字斟句酌过的。一句话,一个词,无不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通过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了解作者布局谋篇、遣字造句等多种方法。教师要运用学习迁移的规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修改作文中来,提高修改作文能力。读改结合一般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2.1 修改。这个阶段运用学习迁移规律,重在培养学生的修改能力。修改的材料来自学生的作文,教师可以摘取学生作文中的句子集体修改,也可以指定一篇作文让学生个别修改。

2.2 明理。借助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文章内容,让学生明白写作文要做到“主题好,选材新,感情真,写具体,段落明,语句通,用词好,无错字”。

2.3 交流。评议是一个反馈的过程,学生把自己修改的结果、原因告诉同学及老师,老师、同学评议他的修改是否恰当,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了信息反馈、信息接收的网络,共同影响,能使学生修改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2.4 总结。这是一个巩固的过程,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使学生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总结可由教师承担,也可让学生总结。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戴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用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这段文字选自《少年闰土》,文章之所以生动形象,得力于作者在动态中描写人物外貌。教学中我抓住这个写作特点,对学生进行了修改作文的训练,让学生把这段文字跟自己描写人物外貌的段落进行比较,看有何不同。从中学生明白了描写人物外貌不能孤立静态,应该放在环境中动态地去描写人物外貌。

明白了写作方法,学生改起来就有的放矢了,经过学生修改,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烈日下,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在田埂上奔跑。他那被毒辣辣的太阳晒得黝黑的身上,穿着一件旧的红背心,下身穿一件短裤衩,不时抹去头上的汗珠。”

学生作文时拟题往往缺乏新鲜感,例如写事的习作,就直接以事件为题,如《学游泳》。我就对学生进行了修改作文题目的训练。要求学生给写好的习作从多个角度拟题,比较哪个最合适,学生有例可循,改起题目来得心应手,效果颇佳。相信只要坚持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学生的修改作文能力一定能得到长足进步。

3 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

如今多数教师没能很好地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批改常由他自己一人完成,没能充分发挥两者之间的联动作用。其实,批是改的基础,批为改服务,改是批的目的。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此关系,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3.1 教师批,学生改。“教师批”是指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过程中,在发现需要修改之处做上各种符号或加以眉批,发现妙词佳句加以鼓励。“学生改”是指学生细心体会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根据教师做的批注认真地加以修改。我在作文教学中按此方法,批、改分离,以批促改,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2 面批面改。面批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式,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批改方法,它沟通直接,突出反馈的作用,能帮助学生辨析习作中的正误,为自己修改作文提供依据。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别性问题宜采用面批的方法。通过亲切交谈,了解作文内容的真实性,对于写作文相对困难的学生,一边启发、一边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为培养学生修改作文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互批互改。组成三人或四人批改小组,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学生积极评议,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促进修改作文能力的提高。

4 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

讲评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心理的过程,是锤炼学生作文思维品质的过程,是发展学生内部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过程,是不断提高写作效率的过程。讲评课上,教师宣读的散文,批改的示范,集体的评议都为学生自我修改作文创造了条件。一堂好的讲评课,要注意以下几点:

4.1 目标要少而精。作文讲评课目标制定要少而精,切忌面面俱到,多而杂。这样有利于学生修改自己作文时目标明确,从而提高修改效果。目标可围绕此次作文的训练目标制定,也可围绕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通病进行确定。学生选择的事件多数欠典型,讲评课以此为目标,出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模仿。小组讨论一篇习作,共同评议事件是否典型,如事件不够典型,再选择什么事件来写,理由是什么。反复评议,让学生懂得事件要典型,从而为学生修改作文打下基础。

4.2 讲评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文讲评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师生共评。无论是品味优秀作文,还是分析作文的得失,或者是推敲有疑义的词句,教师都不能简单地把结论灌输给学生,而要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使学生自己品出味道来,看出得失来,推敲出结果来,促进学生修改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培养好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上一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学习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