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时间:2022-09-15 12:36:21

银行卡风险防范策略研究

摘要: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社会公众的青睐。银行卡已日益成为社会公众消费最频繁使用的支付工具。伴随着银行卡产业的高速发展,各类银行卡风险也逐渐凸显。因而,研究银行卡风险及对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银行卡;风险;防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各银行发卡量大幅度上升,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银行卡作为便利、快捷的电子支付工具,正以其携带方便、结算快捷等优势,迅速成为广大群众普遍使用的消费支付工具,并越来越受到众多社会公众的青睐。然而随着银行卡交易量的大幅增长,银行卡案件呈持续高发态势,但是银行卡风险防范能力较弱,风险控制存在疏漏,涉及银行卡的犯罪案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何改善用卡环境,进一步防范银行卡风险,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当前国内银行卡产业风险现状及主要特点

现实中,银行卡的风险无所不在。如在银行卡业务在营运过程中,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资金风险,其中发卡行、持卡人、特约商户三者之间存在商业博弈以及银行卡的自身安全这些都是潜在的风险源,同时银行允许持卡人恶意透支这种行为的存在,可能在恶意透支催收不及时,追索乏力,缺乏风险保障机制,银行卡风险也就极易形成。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风险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在银行卡的发行、使用、结算等诸多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此外,随着发卡行、特约商户和持卡人的增多,银行卡风险体现出涉及面宽、风险种类多、危害性大、风险的可识别性差等特点。

(一)银行卡业务风险涉及面宽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行卡业务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发展,在促进房地产消费、社会消费方面已发挥出重要作用,其中,银行卡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快速上升近25%,在北京、上海地区这一比例高达40%。这一庞大的持卡队伍,使得银行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同时银行卡的区域间的流动性和银行卡结算过程中的种种环节都给银行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二)银行卡业务风险种类繁多

1、外部欺诈风险。欺诈风险是指以非法占有、骗取财物为目的的行为。不法分子利用偷窃、骗取、冒用等方式获得银行卡后,通过模仿持卡人签名、伪造身份证等手段,冒充持卡人进行欺诈性消费和提取现金;或通过更改持卡人的卡号或伪造银行卡进行诈骗,造成特约商户或发卡行的损失;或以假身份骗取发卡行的信用后,申请多张信用卡,利用信用卡进行高额消费和提现,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造成发卡行蒙受损失。此种风险形式多种多样,且性质极其恶劣,所占比重也在不断上升。目前,我国信用卡的欺诈风险主要是以商户套现为主,即一些不法商家与持卡人勾结利用贷记卡的免息还款期进行刷卡套现,甚至利用多张贷记卡发放高利贷,并将风险转嫁到银行。另外,近年来虚假申请也成为主要欺诈类型,即使用虚假身份或未经同意冒用他人身份获取银行卡进行交易获取商品或服务的欺骗。

2、经办银行操作风险。一是审核客户资料的风险,发卡银行对客户个人资料不能完全掌握,仅凭申请表上的个人资料信息很难对客户的资信状况做出准确判断。少数银行为争夺客户,管理松懈,对申请资料审查不严,简化审批手续,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二是经办人员操作风险。有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或工作之便作案,有的内部人员偷制银行卡或盗窃已制的银行卡,代办卡人激活信用卡等,冒充合法持卡人提取现金或持卡消费,有的内外勾结,超限额授权,帮助不法分子大量套取现金或巨额消费。三是商户受理银行卡的操作风险。虽然银行要求商户在受理刷卡业务时输入密码并核对签名,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有的商户根本不核对签名,更谈不上验证签名的真伪。这种不统一的受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危害银行卡的安全。

3、持卡用户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交易对象或所持金融商品的发行者出现不能支付行为,或其信用度发生变化所形成的风险。主要包括四种情况:一是持卡人将信用卡转借给他人使用,发生纠纷造成损失;二是持卡人利用信用卡的透支功能,恶意透支引发风险;三是持卡人信用发生变化时,发卡行无法及时发现,造成持卡人无力偿还透支款或逾期还款;四是信息无法共享带来的个人信用膨胀风险。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严重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4、发卡银行技术风险。我国信用卡的技术风险主要表现在:银行卡应用软件存在的安全风险、银行卡磁道技术的风险、操作系统和操作员密码管理中存在的风险等。另外,技术风险还表现在风险控制技术落后上,特别是事前的风险预警和实时动态风险监控的技术手段相对薄弱,这就造成了风险信息反馈慢、风险处理效率低,制约了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

5、法律法规风险。我国关于银行卡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目前关于银行卡的最高法律规范是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发的部门规章《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该办法自实施以来,对于规范银行卡行为和促进银行卡业务的发展仍起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该办法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对于目前银行卡市场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的规定还不够明确,已很难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银行卡业务中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很多业务环节和操作惯例无法可依。

6、汇率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由于预期利率水平和到期时的市场利率水平产生差异而形成损失的可能性。利率调高时,持卡人偿还透支利息的负担加重;利率调低时,发卡银行预期收益减少。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基本相似,汇率调高时,持卡人偿还透支外币的负担加重;汇率调低时,发卡银行预期收益减少。

二、防范我国银行卡风险的策略和建议

(一)建立防范风险的工作机制,提高制度有效性。一要尽快出台《银行卡条例》。在条例中可以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卡产业发展中管理者、执法者的地位。可以建立对银行卡组织的系统监控、统计监测、风险管理制度等,对于银行卡组织可能影响全国支付清算系统稳定的行为,建立事前申报和过程监控。二要加强银行机构风险管理,查找现行制度存在的漏洞,健全完善各规章制度,有效促进业务人员依法经营,防止违规现象发生。在制度方面,建立银行卡制作、保管、卡片领取等环节的操作规程,规范操作。在设施方面,在ATM屏幕上增加动态密码框,持卡人通过触摸输入密码,增加不法分子偷窥难度。在密码设置中增加字母的运用,提高密码的复杂性。三要强化银行卡受理终端的管理,实现对ATM交易的实时监控以及对非法侧录装置的自动报警。各银行机构要加强对银行自助设备的日常检查,建立健全自助设备巡查机制,必须在自助设备营业场所安装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报警系统、24小时监测系统等,增强夜间采光度,保证所录图像清晰。在ATM原有内置监控的基础上,加强外置监控,加大夜间巡查密度,防止犯罪分子破坏行为。

(二)加强银行卡发卡规范化管理,严把风险关口。欺诈风险与信用风险主要由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承担。信用卡发放标准的不确定,伴随着非完全市场竞争,将会加剧风险,对金融系统稳定性形成威胁。因此,积极落实账户实名制,发卡银行要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和“了解你的业务”的原则,对申请人的资料进行严格的资信审核,确认申报材料的真实性。为此,一要积极利用联网核查公民身份信息系统、个人存量账户信息系统、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和中国银联银行卡风险信息系统有效识别个人身份。二要制定信用卡发卡机构行业标准,要核实申请人资信状况,严格授信额度管理,控制信用卡发卡风险。三要加强对单位代办信用卡的管理,严防持卡人的信息泄露,对由于信息泄露而造成资金损失的,人承担连带责任。对单位集体办卡,要严格按照有关集体办卡的业务流程与操作规程,对申请人进行抽查,不能直接跳过资信审查环节。四要提高警惕,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各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咨询、上门核实等多种手段,确保信用卡申请资料的真实性,杜绝利用虚假资料办理信用卡的事件发生。

(三)加强多环节的交易监测,规范银行卡的使用。一要加强银行信用卡中心对在固定单位高额度刷卡的交易行为的跟踪监控,并通过与银联合作的方式加强商户和客户的监控。二要加强收单机构对特约商户资质的审核,完善收单协议,强化对特约商户的风险控制,防范特约商户套现等风险。三要建立健全日常监控机制,对商户的交易量突增、频繁出现大额或整数交易等可疑异常现象,及时进行监控和调查。四要积极探索建立银行间的发卡信息共享机制,避免和减少一个持卡人拥有几十张不同银行信用卡的现象。

(四)加强多层次的宣传培训,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一要利用网络和媒体大力开展“银行卡安全常识”普及。具体要到商业繁华地段和居民社区进行安全用卡宣传;要通过电视新闻报道曝光银行卡犯罪常见手法并进行案例警示;要通过安全用卡宣传折页、海报、POS签购单、信用卡对账单、手机短信、客服电话等多种手段广泛进行宣传安全用卡知识,提高持卡人了解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使社会公众对银行卡安全使用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营造安全用卡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及打击银行卡犯罪的强大声势。二要充分重视各类风险管理,坚持一手抓业务发展,一手抓合规建设,发卡行切实做好销售银行卡产品工作。三要对公安经侦部门民警举办银行卡业务及风险知识培训;要对特约商户财务人员、收银员进行培训并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要对邮政储蓄、农信社、银联商务等银行卡风险管理力量比较薄弱的机构有针对性地举办业务及风险培训,以提升地区内银行卡行业的整体风险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韩雪萌《防范银行卡风险要有超前意识》《金融时报》2010年7月

2、朱青《论银行卡风险特点成因及防范》《金融与保险》2010年第10期

3、孙虹《浅谈我国银行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华北金融》2010年第1期

4、张徐《浅谈银行卡风险与防范》《支付清算》2010年第5期

5、陆利《强化管理责任 防范银行卡风险――特约商户参与伪卡诈骗案件中各方法律责任分析及风险防范建议》《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10月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银行株洲市中心支行)

上一篇: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琼海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的... 下一篇:用GARCH模型基于多种检验方法的中国股市羊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