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感动中爱上语文课

时间:2022-09-15 12:33:50

让学生在感动中爱上语文课

一、情随文起

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有的老师是音乐导入,有的老师是动漫导入,有的老师用故事导入,好的导语能紧紧的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濯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在课前营造一种与文相符合的氛围,教师不仅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引领了学生的情感,这无疑为成功的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情随文动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其情绪会随着所讲文章内容的感情变化而变化。或快乐、热情,或痛苦、忧伤,或愤恨、不满。语文教师,要挖掘出语言背后的情感,再让学生的情感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学生就会因感动而感悟。比如在《背影》一课的描述中,我们看到了背影中的伟大父爱。我每次上这篇课文时,都会将我记忆中母亲那次背影讲述给学生听,我的母亲身材瘦小,在我读高一的时候,我们每次放月假回家都会背几十斤米到校。在一个寒冬的早晨,母亲照往常一样背着几十斤米走十几公里崎岖陡峭的山路送我到乡镇赶车。我和母亲在寒雾中行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到车站了,还没有来得及喘气,车子就来了。慌忙中,我上车了,还没有来得及跟母亲送别车门就关了。车子启动后,待我坐定后,我才想起了母亲,赶忙从车窗探出头来,就在那一刹那,我的眼睛湿润了。我看到母亲的瘦小、羸弱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寒雾中。讲到此处我都会情不自禁泪眼朦胧,教室里气氛也变得沉重。这时,我会因势利导,启发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在生活中亲人的感动背影。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此时教室里像烧开的沸水立刻变得沸腾起来,同学们都绘声绘色地讲述起生活中的感动画面,个别同学讲到动情之处还失声痛哭。此时整个课堂都沉浸在爱与被爱、感动与感恩的温馨氛围中,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渠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语文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学生从教师的引领中得到感动,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三、情随文现

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教材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语文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教材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如,读到“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时,会产生对乡愁的感动;在读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时,会产生对文字所描绘的盎然生机的感动;在读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时,会产生对平静美的感动;在读到“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时,会产生是对作者刚毅品格的感动;读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时,会产生对壮阔美的感动;在读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时,会产生是对作者刚毅品格的感动;在读到“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时,会产生对英雄的感动;在读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会产生对民族英雄的感动;在读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时,会产生对故友的感动;在读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时,会产生对慈母的感动;在读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时,会产生对劳动人民的感动。

总之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濯和陶冶。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得到更加尽情地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上一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下一篇:我的大智慧课堂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