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探讨

时间:2022-09-15 11:11:21

建设单位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投资主体逐步转向多元化,投资过程中如何合理运用并有效地控制建设工程造价,运用合理、经济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利润或投资效益,已经成为建设单位的造价管理人员亟待研究和面对的现实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控制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途径。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是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建设成本和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它也是工程造价合理性的前提。项目决策的内容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项目决策的深度直接影响投资估算的精度和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因此,在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认真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工作

应调查国内外市场近期需求状况,对未来市场趋势进行预测,对国内同类型项目生产能力进行调查估计;对产品销售进行预测、价格分析,判断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及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对产品的方案和发展的方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比较,在充分考虑市场、技术、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

(二)科学选址

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充分考虑原材料、能源条件、水源条件、运输条件、各地区对产品需求情况和气象、地质、水文等建设的自然条件以及劳动力资源、生活环境、协作条件等因素,按照靠近原料、燃料提供地和产品消费地以及项目适当聚集的原则,选择地形条件好、节约土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好、交通便利,生活方便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地方建项目。分析时,既要考虑一次性投资费用,又要考虑经营费用。

(三)认真编制和审查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建设单位要通过对拟建项目产品的市场调查和预测研究后,在对产品技术方案和项目建设条件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实用的分析、评价方法对拟建项目的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落实拟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从而提出具有一定深度的项目建议书。

(四)认真编制和审查工程建设投资估算

准确的工程建设投资估算可为项目投资资金筹措、工程设计招标、工程限额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编制时,应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既不可有意高估冒算,以免积压和浪费资金,也不应故意压价少估,而后进行投资追加,打乱基建投资计划。应注意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差价的调整,注意项目投资总额的综合平衡。

(五)认真作好投资风险分析,提高项目方案的经营安全性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多年来,造价控制往往看成仅是财务人员和工程概预算人员的职责,很少有人把工程设计过程作为造价控制的重点。目前大多数设计单位仍然实行设计图纸完成后才编制概算,而设计方案的比选主要是从技术先进性、结构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很少从工程造价方面认真比选。编制概算仅是设计的最后一道工序,使利用设计概算中的经济指标评价设计方案、影响设计方案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运用价值工程原理优化设计方案,部分项目由于压缩设计周期,使设计人员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方案优化。当概算超出投资限额后,不是要求设计人员调整设计方案,而是要求造价管理人员想办法把投资降下来,要么就是追加投资。现行制度使设计单位只对工程的技术负责,对工程造价应负的责任不明确。针对以上现状,建设单位在设计阶段实施造价控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工程经济人员应和设计人员密切配合

设计人员和工程经济人员应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设计任务书规定的投资估算做好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工程经济人员在设计工程中应及时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分析对比,反馈造价信息,能动地影响设计,以保证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工程经济人员直接参与工程设计,无疑能促进工程的优化,使工程设计在技术和经济上达到完美的统一。

(二)搞好设计方案的比选工作

方案设计是工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当工程采用不同的方案时,其工程造价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从技术和经济上采取措施,探讨节约投资的可能,以工程造价来控制和约束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总之,在工程设计阶段正确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既要反对片面强调节约,忽视技术上合理的要求,使建设项目满足不了功能要求的倾向,又要反对重技术、轻节约、设计保守浪费、脱离国情的倾向。

(三) 积极推行设计监理制度

加强对设计的监督与审查发挥监理单位技术、经济方面人力资源的优势,对设计全过程实施监理,力争使项目的设计方案达到最优化,将设计存在的错、漏、碰现象消灭在设计阶段,以提高设计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四)积极推行设计招标制度

为鼓励、促进设计人员做好方案选择,把市场竞争机制因入设计,实行设计招投标。实行设计招投标,不仅有利于促进设计水平的提高,促进设计单位精心设计,也有利于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五)实行限额设计委托

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同时各专业又要在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专业设计,严格控制技术设计和施工图的不合理变更,以保证总造价不被突破。由此可见,推行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和手段。

(六) 鼓励优化设计

在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内部要建立鼓励工程技术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优化工程设计、简化工艺流程、降低沉没费用的机制。对在运用价值工程原理进行设计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经济人员予以适当的奖励。

三、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单位在施工准备阶段的造价控制重点仍要通过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和施工招标,确定设备、材料生产供应厂商以及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单位等来控制工程造价。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招标和工程造价确定的新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工程造价的管理己从成本控制转向对市场价格的调控,过去为建筑市场定价计价服务的定额管理职能将弱化,定额体系中的基础定额将日益合理、完善,其功能将逐步演变为行业内部协调工程造价的准则和工具,执行中将允许有较大的变动余地并引入竞争性。使构成造价的要素(人、材、机)更加趋向资本化、商品化、货币化。既然市场经济体制下,确定工程造价方法方向已经确立,建设单位应该正视这一选择,应积极推广成本加利润法、综合价格计价法等确定工程造价的新方法,以推动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进程,达到与国际惯例接轨。综合价格计价法,既不是传统定额的基价,也不是一个单位工程的综合价格,而是指一个分项工程或综合分项工程计量单位的综合价格,它是完成一个分项工程所有内容的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利润和定额管理费、税金所组成的完整单价。这种与国际上习惯计价办法相类似的计价方法的实施,标志着工程造价改革的重大突破,也为建筑产品价格改革奠定了基础,其意义是深远的。

四、实施过程中的造价控制

加强施工管理的首要任务是既要选择技术力量强、信誉高、能保证工期的施工队伍;又要避免工程层层转包。其次加强设计变更管理,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尽可能把设计变更控制在设计阶段,特别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设计变更,一定要先算账,后变更。三是要加强合同管理。四是要认真实施施工监理。

发挥造价管理工作的能动作用,逐步改变造价管理工作被动的局面,实现效益决定工程造价的目标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徐大图.建设项目投资控制[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

[2] 马红,金香梅.世界建筑业管理惯例与中国建筑业应对WTO的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叶华章,任宏.探索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新模式[J].工程造价管理,2001,(6):25-27.

上一篇:基于控制变量法的下凹式绿地参数设计方法探讨 下一篇:住宅建筑室外给排水设计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