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刊概要 第7期

时间:2022-09-15 10:27:22

非洲:新兴的油气大洲

Bekuochi Nwawudu (伦敦特派记者)

《新非洲》

2011年2月号

IC出版集团出版

从10年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产油国,到现在掀起的新一轮开发热潮,非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随着石油开采在一些地方变得越来越昂贵和困难,出于财政、环境等种种原因,越来越多的石油消费国将目光投向非洲,其中包括传统大国,如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还有新兴大国,如中国、印度、韩国、巴西和俄罗斯等;另一方面,非洲国家正竭力避免曾经犯下的错误,它们已意识到自己在世界上的战略重要性,并开始考虑如何将其资源所带来的收益最大化。一个大洲,只有掌握了“资源”和“开发”的双重能力,才能成为所谓的“超级力量”。非洲拥有资源方面的天然优势,目前只需考虑的是,如何在全球石油开采和生产领域成为一个真正的竞争者。 (杨之桄)

亚洲性别危机日趋严重

Niall Ferguson(资深记者)

《新闻周刊》

2011年3月14日

美国哈曼集团出版

1927年海明威曾出过一本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现在看来,它很好地表述了如今亚洲所面临的困境――性别失衡危机。亚洲男性比女性多出1亿,主要集中在印度和中国。中国四岁儿童男女性别比高达123∶100,而50年前这一比例仅为106∶100。江西、广东、海南和安徽等省,男孩要比女孩多出30%以上。20~39岁的中国男性要比女性多出2200万,未来1/5的年轻男性将面临单身窘境。这一问题主要源于亚洲长期以来偏爱男孩的文化传统,女性受到经济和文化上的歧视,很多家庭通过超声波检查和堕胎进行性别选择,将大量女婴扼杀在出生之前。大量过剩的年轻男性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可能导致整个国家走上暴力、好战的道路。历史上欧洲和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近些年兴起的伊斯兰极端主义,都与这一因素有关。未来亚洲也有可能步其后尘,特别在高涨的民族主义作用下,这将是一个相当危险的趋势。 (徐刚)

中国崛起,会导致战争吗

Charles Glaser(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

《外交》

2011年3/4月号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出版

乐观派认为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具有开放性,可以容纳中国和平崛起,中国乐于在现行体系下收获经济繁荣,而不会发动一场昂贵危险的战争。悲观者认为随着中国实力不断壮大,其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会更加果断,在很多问题上不会遵循现行体系要求,而由此遭受美国及其他大国遏制的几率增大,最终双方会相互对峙并引发战争。和冷战时期美苏关系不同,中美经济联系紧密,虽然在地缘政治、经济等领域存在竞争,但能够导致战争的冲突点很少。视中国为威胁是“自我实现的预言”,美中安全困境不断升级最终将重复“大国政治的悲剧”。随着两国实力差距缩小,美国在维护次要利益方面风险逐渐增加,是两国最明显、争议最大的冲突点,出于战略考虑,美国应逐步收回对台湾的承诺,消除未来世界和平的隐患。(董春岭)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结果是通缩或滞涨

《经济学家》

2011年3月15日

每日新闻社发行

原油、谷物、有色金属等几乎所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玉米价格在半年内翻番,砂糖价格更达到30年来最高水平。其深层背景是新兴国家需求增加,原料产地发生气象灾害,而世界性金融缓和政策导致大量投机资金入市,此次中东政局不稳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日本制造商已无法通过企业内部努力消化原材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面包、食用油、轮胎均已提价。但提价仅对部分行业可行,日本处于严重的商品供大于求状态,且消费者收入长期未增加,价格上涨只能导致消费减少。因此,原油等价格长期处于高位将导致日本企业利润降低10%,设备投资和资金运用也将更为谨慎,可能发生更严重的长期通货紧缩。从世界性视角看,大宗原材料价格上涨最终会有两种可能结果,一种是发达国家经济无法复苏导致全球通缩,内需市场低迷,最终发生更严峻的债务危机。另一种是出现全球性滞涨。 (徐永智)

90亿人的“吃饭难题”

《焦点》

2011年2月28日

德国弗戈博达媒体集团出版

2011年伊始,粮食产业再次显现危机。世界范围内粮价直线攀升,一举超越两年前惊人的最高峰。2008年粮食危机爆发时,农业大国一度停止向外出口;数以亿计的灾民陷入饥饿,由此产生的暴力活动甚至令一些发展中国家政权岌岌可危。如今这些现象重演,引起国际社会高度重视:2009年召开的G8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决定在未来三年内投入200亿美元促进农业发展;今年的G20峰会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齐已将粮食安全设定为优先讨论的问题。这些担忧不无道理:低粮价的时代已经远去;人口增长与粮食供应矛盾日益突出;饮食习惯的改变意味着人们需要更多较谷物更为昂贵的肉食和蔬菜;生物能源的需求也消耗了相当一部分粮食作物。据估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突破90亿,养活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即使对现代农业来说也是空前的挑战。目前,一部分专家主张遏制粮价过快上涨、改善传统种植方法、加大农业科学研究、提高产量;另一部分专家则更强调环保,并对新兴种植技术(如转基因等)持怀疑态度。如何在这两种观点之间寻求平衡,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现实难题。 (李超)

德国:欧洲的中国Michael Schuman(记者)

《时代》

2011年3月7日

美国时代出版公司出版

十年前,德国还因经济低迷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而苦恼不堪,如今,德国正处于历史上最有力的竞争地位。当大多数的发达国家还在经济危机中挣扎时,德国经济已率先复苏。德国的GDP比2010年增长了3.6%,失业率更是从2007年的8.6%下降到6.9%。过去被欧洲讥笑为“古板大叔”的德国摇身一变,成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力量。德国不再是欧洲的病人,而是欧洲的引擎。从这些变化中可以发现,德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和中国非常相似。一方面,德中经济率先复苏主要得益于大量的外贸出口,二者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引擎;另一方面,像美国谴责中国阻碍其经济复苏一样,欧洲其他国家也批评德国经济过分依赖出口,认为德国的成功建立在他们的痛苦之上,要求德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刺激内需,平衡国际收支,同欧洲其他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此外,在面对指责时,德中均认为,二者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同样有利于欧洲和亚洲,乃至全世界。经济增长方式需要转变,但这不是短期工程,而是持久的挑战。 (王博文)

Clayton Christensen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

《福布斯》2011年3月14日

美国福布斯出版集团出版

克莱顿・克里斯滕森,58岁,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商业理论家之一。1997年,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发表了《创新者的窘境》一书,提出了“破坏性创新”的概念,解释了便宜、简单甚至不起眼的产品和服务是如何通过创新打败诸如美国钢铁公司、施乐等大公司的。克里斯滕森的理论影响了很多人,每天都有很多企业老总打电话或者直接到波士顿登门拜访,要么请教咨询,要么表示谢意。他创办了一家咨询公司推广他的理论,他儿子经营的一家对冲基金也投资于他提出的“破坏性技术”。

克里斯滕森的影响颇广,但有一个领域一直试图逃离他的影响,这个领域就是健康护理。健康护理师和保险业者认为他的理论无法运用于健康护理这么复杂的领域。但是,克里斯滕森用行动证明了他们观点的错误。2009年,克里斯滕森与两位医生完成了《创新者的处方》,该书揭示了健康护理业遭受破坏的诸多方式,并提供了系统化和破坏性创新的处方,其原理正如大主机让位于个人笔记本电脑以及现在的iPhone一样。

(陈庆鸿)

上一篇:创纪录大撤离 下一篇:探索地缘政治发展规律的新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