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杂技青少年人才的培养

时间:2022-09-15 08:13:53

浅议杂技青少年人才的培养

摘 要:杂技艺术原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现如今已经成功的由地摊走向国际舞台上,实现了杂技艺术由单一技巧表演到多样化表演形式的转变。21世纪是需要人才的时代,人才作为国之根本,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大的需求量,杂技艺术也不例外,对杂技人才的需要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艺术不同杂技这种特殊的艺术,有多种高难度动作,是筋骨已经生长闭合的成年人难以做到的,因此杂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

关键词:杂技;青少年;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J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3-0032-01

杂技艺术原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现如今已经成功的由地摊走向国际舞台上,实现了杂技艺术由单一技巧表演到多样化表演形式的转变。21世纪是需要人才的时代,人才作为国之根本,各行各业都有非常大的需求量,杂技艺术也不例外,对杂技人才的需要是当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其他艺术不同杂技这种特殊的艺术,有多种高难度动作,是筋骨已经生长闭合的成年人难以做到的,因此杂技人才的培养需要从青少年抓起。杂技艺术需要创新,但是重视创新更要重视年轻演员和学员的学习,“硬件”、“软件”都要兼顾。

一、杂技艺术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杂技艺术发展至今已经过两千多年的历时冲刷,虽然是艺术界的国宝,但是现在还是没有出现一套完整的具有一定的规格模式的教学系统,在杂技艺术的人才选择、人才教育以及人才成长等各个环节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杂技艺术尚未成熟,没有形成适合自己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的理论以及体系,对杂技人才的培养仍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只是依靠原始的口传心授方法无法跟上现代教育的脚步,所以,杂技艺术给人的印象仍旧停留在只是依靠四肢去表演,缺少文化品位的艺术。就如同只有钱没有知识的人,因自身缺少文化素质修养,即使再有钱也无法融入贵族之流。现在不少的杂技艺术表演仍停留在老节目上,缺少表演创新和演员水准的停滞,很难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水平,这样就形成了杂技事业无法继续向前发展,特别是一些杂技演员自小拿奖,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却难有出路。如此一来,旧的教育模式、旧的师承方式已经被现代艺术发展所摒弃,近年来,杂技界根据杂技教育的现状,对提高师资综合素养、科学培训、培养高素质人才、健全杂技教学大纲、改革杂技教育体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实践。

老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是对杂技艺术真实的写照。杂技艺术练习是非常枯燥乏味的,而且杂技表演都是真功夫,比如经常在舞台上看到的,拿顶、跟解、形体、压腿等多个动作,日复一日的重复,每天都要筋疲力尽。只有熟能生巧,学员们的练习百次、千次、万次的练习,才能够做到在舞台上游刃有余的表演。杂技艺术表演中女学员的高难度动作不亚于男学员的动作难度,需要学员在开始练习时都难以忍受,所以,坚持下来的学员都有常人所不能及的承受能力,他们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站起来,这种为艺术的坚持,融入表演中,让观众感受到了杂技艺术的美。

二、杂技艺术青少年人才的培养

文化、思想教育要与业务相结合,杂技团不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专门机构。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与业务学习和培训、与艺术生产实践相结合,要把青少年杂技演员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刻苦训练、提高本领、将来为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建功立业方面上来。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是生命最旺盛、头脑最灵活、精力最充沛的时期,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接受新事物的感知能力也处于最佳时期。可以说这个时期是他们奠定业务基础的黄金阶段。为此,我们的教练应当是思想品德教育和技术传授双管齐下,从而培养出思想素质、心理素质和业务素质全面和谐发展的杂技事业所需要的人才。欲达此目的,首先要求我们的教练甚至包括团里的领导干部要德才兼备,通过自身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交际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良好品质和好的业务能力,使青少年杂技演员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践证明,师长和领导的一言一行对青年演员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有的甚至影响到他们的终生。其次,我们在思想教育中应溶进业务方面的内容。即从思想教育入手,在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同时,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艺术观和业务发展目标。而在进行业务学习与艺术实践工作中,要发掘政治思想内容,克服那种只埋头钻研业务,“为艺术而艺术”不问其他的偏激倾向。帮助他们认识到业务水平的提高与思想品德教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德艺双馨才是他们追求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华扬.探索规范化教学模式培养复合型杂技人才――吴桥杂技学校实施综合素质示范化教学综述[J].杂技与魔术,2006(06).

[2]郭小军.浅谈杂技学员的培养与教育[J].杂技与魔术,2006(05).

[3]臧路阳.关于杂技教学的改革与思索[J].才智,2008(05).

[4]李晶晶.中国杂技:在路上[J].今日中国论坛,2008(01).

[5]陶红梅.浅论现代杂技艺术的发展和创新[J].戏文,2007(05).

上一篇:倪匡《卫斯理系列》透露出的科技忧患意识 下一篇:谈钢琴教学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