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新城区产城融合发展实践研究

时间:2022-09-15 04:42:29

徐州新城区产城融合发展实践研究

摘 要:徐州新城区作为支撑徐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空间,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载体。本文在分析徐州新城区规划建设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实施产城融合,加快城市发展的路径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规划建设;融合发展

一、引言

徐州新城区作为支撑徐州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空间,是全市统筹城乡发展、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载体。经过9年多的开发建设, 随着各项重点建设工程的相继建成, 生态环境优良、交通路网完善、公共配套基本完备的新城区框架已经形成。“十二五”时期,是徐州市新城区加快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推进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深化改革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攻坚阶段。积极推动符合功能导向和就业容量大的产业项目向新城集聚,促进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已成为新城区发展的重中之重。

二、徐州新城区规划及建设现状

按照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圈、五轴、四个特大城市”的发展战略,徐州市于2002年4月起适时开展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原有的城市“单核心、圈层式”空间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新一轮总体规划中采用了双核心、五组团、生态型”城市空间结构,以满足未来建设3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的发展需求。徐州新城区的功能定位为徐州市的商务政务创新区。

目前,新城区内外交通设施完备、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丰富的交通资源密切了其与大区域的联系。 随着市级行政办公区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以学校、医院、文化、商业配套为代表的功能项目已成为新城区建设的重点。吉田商务广场、下沉式广场、绿地皇冠假日酒店、绿地商务城社区商业中心内已有近60家商业服务项目启动经营。市级机关医院已经投入使用,市中心医院新城区医院正在积极推进。徐州幼师幼儿园、青年路小学、撷秀中学等徐州名校招生办学;国际学校、双语学校、国际幼儿园开工建设;徐州工程学院新校区建成投入使用。承办2014年省运会的市奥体中心项目有序推进。

三、徐州新城区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徐州新城区经过近十年的开发已经初步完成了建设时期的历史使命,但新城区在功能性项目和基础设施方面还很薄弱,常住人口少、居住密度低和人流流动总量较少也制约新城区的发展繁荣。新城区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难度增大。同时,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难度很大。潘唐办事处在新城区开发建设中部分失地农民未能有效安置就业,就业矛盾突出,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

四、徐州新城区产城融合路径实践研究

“产城融合”是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徐州新城区是一个以行政中心引导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配套的综合性城市功能组团。所以,新城区的发展路径不是常规的以工业开发推动城市功能建设,而是直接以社会公共服务的高标准配套和中央商务区的构建来直接推动其功能型城市化的。因此,新城区的产业要独具特色,避免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同质性,并且要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4.1以政府为主导加快产业定位布局

在徐州都市圈中,新城区产业园区将成为区域性的商务商贸中心。产业园区作为徐州新城的产业集聚地,应充分发挥新城区的区位、交通优势,建设称为以生活业为主导产业、现代物流为龙头产业,以总部经济、房地产业和都市型加工业为补充的现代综合产业园区。以特色商务商贸为骨架,依次串联物流园区、总部基地、生产服务园区、都市型加工业园区等各个功能片区,使城市功能由北向南延伸发展,在城市结构的衍生发展脉络上与新城区一脉相承。将特色产业园区打造成为东陇海产业带重要的生活基地。

4.2加快新型产业园区建设

各类产业园区是推动生产要素集聚和产业升级、促进新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要争取处理好老城与新城的关系,合理组织新城产业园区的布局结构,营造以人为本、高质量的工作环境。徐州新城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大力培育和加快推进总部经济园,物流产业园、科教创新园、文化产业创意园、淮海国际汽车博览城等产业平台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新城区建设,通过新城区建设推动产业聚集。

总部经济园区主要引进大中型工贸企业总部办公、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总部、商务中介等企业业态。 物流产业园建设以生活服务类轻工业产品为主的集现代化展销信息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博览中心。科教创新园规划建设科教服务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孵化集聚区、配套商业设施,打造在周边区域内具有吸引力集科教创业研发孵化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集聚区。 文化创意园建设集新闻、出版、影视文艺创作、艺术表演、艺术培训、广告传媒、创意设计、娱乐休闲等业态于一体的特色文化综合园区。淮海国际汽车博览城建设及汽车综合会展、销售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博览中心。

4.3 加强城市功能功能配套建设

加强城市功能规划(住宅、商业、道路、市政等城市规划)与产业发展定位的“规划与定位同步原则”,以落实产城融合推进城市化建设。一是以完善道路网络为中心,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根据项目开发需求,兼顾“成网成环”原则。规划迎宾大道为城市快速路,与城市主干道新区昆仑大道共同承担新区与老区的联系交通,主干道汉源大道主要承担新城区与南北两侧城市功能组团的联系交通。新城区规划建设“七横六纵”的主干道格局与密集方格网状的次干道,使各用地组团中的单元相互融汇,增强整体通达能力。二是以建设公共服务功能性项目为根本,提升新城区承载功能。从满足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入手,围绕居民教育、医疗、交通出行、购物等方面着手制定五年实施规划,加快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交通、学校、农贸市场、便民超市、大众餐饮、文化娱乐、医疗保健、金融储蓄、邮政通讯等服务项目的建设和引进。三是以推进项目为先导,加强功能集聚区建设。加快绿地商务城、国信龙湖世家、中茵龙湖国际、美的翰城、恒基雍景新城、移动信息港、省安科院徐州分院等项目开工建设,实现城市与产业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振华,城市转型与服务经济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陈萍,城市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王旻浩 (1975-10-) ,男 ,职称经济师 ,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上一篇:火电企业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 下一篇:浅谈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特点与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