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的基本模式例谈

时间:2022-09-15 02:33:46

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的基本模式例谈

主题活动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活动教学的重要形式,它围绕一个主题,通过观察、调查、交流、讨论、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体验,让学生在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中,积累知识、丰富情感、提升实践能力。按照主题实现的方式,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的主题活动可以分为逐层递进模式、同步发散模式和立体分解模式三种。这是品德课程主题活动最主要和最常见的三种模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逐层递进模式

逐层递进模式的主题活动是指,活动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分成若干阶段,随着各阶段活动的完成,主题将逐层推进,不断深化。(如图1)

《我是小小安全员》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中的一个活动主题,其教学目标是:认识家庭中常见的一些安全隐患,懂得做家务劳动时的注意事项,加强安全意识,增强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能力。某老师这样设计主题活动:第一阶段,让学生明白活动的目的:消除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意识;然后布置活动任务:回家寻找各自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供课堂讨论。第二阶段,观察记录: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寻找家庭中的安全隐患,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第三阶段,交流分析:学生在课堂上交流各自收集到的信息,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这些安全隐患进行分类,再分析造成隐患的原因。第四阶段,解决问题:根据交流的结果,分组讨论,找出消除各种家庭安全隐患的办法,课后在父母的帮助下改进落实。第五阶段,评价总结:由学生汇报各种安全隐患的改进情况,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对那些难以克服的困难,教师引导大家一起寻找对策,并讨论杜绝类似隐患的各种办法。

这是一个典型的逐层递进模式的主题活动,围绕“我是小小安全员”这个主题,活动分成了明确目的、观察记录、交流分析、解决问题、评价总结五个阶段。随着各阶段活动的逐步展开,生活中的安全隐患被一一发现,学生们的安全意识也逐步建立,初步学会在生活中如何防患于未然,活动的主题就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深化。

在设计和组织实施逐层递进模式的主题活动时,教师首先要注重活动过程的完整性。从活动目标的提出到最后评价、总结,整个活动过程最终指向活动主题。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认识、寻找生活中的安全隐患,然后分析、讨论,再改进、消除这些隐患,最后反馈和评价改进的情况,活动的最终完成和主题的最终实现是同步的。

其次,要强调环节的层次性。在逐层递进模式的主题活动中,各阶段的活动目标应环环相扣。各个环节目标之间的层次性,体现了各阶段活动内容之间的逻辑。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基础,如果前者没有顺利完成,后者就无法有效展开,因此每个环节都要逐一落实。案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学生对主题的认识不断加深,首先认识隐患的存在及其危害,然后习得消除隐患的方法,最后在评价和总结中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

二、同步发散模式

同步发散模式是指,围绕主题,以发散思维的形式设计实现主题的不同渠道,开展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如图2)

《世界真奇妙》是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的一个活动主题。这个主题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各大洲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体会“世界真奇妙”,认识到地球资源的多样性,激发进一步了解各洲、各国的欲望,培养热爱世界文明的情感。

由于这个主题的外延非常广,比较适宜运用同步发散模式来设计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从建筑、艺术、物产、服饰等角度设计活动,组织学生探索世界的奇妙。渠道A“建筑风格”:交流从影视剧、书本、网上搜集到的各洲的代表性建筑物,讨论它们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渠道B“艺术长廊”:了解并欣赏各国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渠道C“丰富物产”:举办各洲物产展示,了解各洲特有的动植物和矿产情况;渠道D“服饰展示”:通过服装秀等活动,了解各洲不同的服饰,探究服饰与气候、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设计和组织实施同步发散模式的主题活动时,要注意渠道选择的适切性。这些渠道实际上是了解主题的某个角度或关于主题的某个方面,各个渠道之间相互独立,平行并列,都为实现主题服务。各个渠道之间的相互作用很小,也没有固定的先后顺序,不存在严密的因果逻辑,因此,教师的合理选择显得极其重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可以运用发散性思维,以活动主题的内涵和外延为线索,罗列出多样化的渠道,然后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教学需要,合理地选择适当的主题。如以上案例中,除了这四个活动外,还可以设计“丰富的语言”“奇妙的文字”“有趣的饮食”“多彩的节日”等其他活动。

另外,要注意活动方法的灵活性。在同步发散模式的主题活动中,渠道的多样性决定了活动内容的丰富性,而内容的丰富性直接影响了方法的灵活性。在上述案例中,不同内容的活动选择的方法不同,在探索建筑和艺术时采用了收集――交流、讨论的方式,而在学习物产和服饰时则采用了展示――探究的方法。

三、立体分解模式

立体分解模式指,主题(一级主题)确立以后,再将一级主题分解成若干个二级主题,二级主题可进一步分解为三级主题,整个活动呈现内容系列化、渠道立体化、方法多样化的特点。(如图3)

如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中的《这是我们的社区》,教师可以把这个活动主题称作一级主题。这个一级主题还可以分解为多项二级主题,如A“社区的公共设施”、B“社区生活的人们”、C“精彩的社区生活”、D“社区的环境”。每个二级主题又可以分成若干个三级主题,如二级主题A“社区的公共设施”可分成三级主题:a1“公共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a2“小区学校体育设施是否开放”、a3“公共设施的维护”、a4“公共设施设置的合理性调查”等。二级主题C“精彩的社区生活”可分解成c1“社区的节日生活”、c2“社区的公益活动”、c3“社区学院的建设”等几个三级主题。

这个主题活动属于典型的立体分解模式,从“我们的社区”这个一级主题,到“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生活的人们”等A、B、C、D四个二级主题,再到“公共设施使用情况调查”等a1、a2、a3、a4四个三级主题,经过层层分解,形成了系列化、立体化的树型结构。

主题立体化是立体分解模式最基本的特征。活动主题既有横向的细化分解,又有纵向的递进。首先,在设计这种模式的主题活动时,教师要注意:横向分解是随机的,不要求按照科学分类的标准对“一级主题”的外延进行完全划分;纵向的递进是有机的,一级主题和二级主题、二级主题和三级主题在逻辑上要呈现属种关系。在上述案例中,“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生活的人们”“精彩的社区生活”“社区的环境”这四个二级主题并不是“我们的社区”这个一级主题的全部外延,完全可以从其它的角度对一级主题进行切分,比如“社区的机构”“社区的物管”等。事实上,要对一级主题的外延进行完全切分,不仅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但从一级主题到二级主题,从二级主题到三级主题,各主题之间层次明显。

其次,主题分解后,分工的合理性是这种模式成功的第二个关键因素。活动任务有难易之分,学生能力有强弱之别,因此,教师在分工时一定要注意数量合理,难度适中。在上述案例中,“公共设施使用情况的调查”这个三级主题活动,主要采用的活动方法有观察、统计和记录,需要得出的结论也相对简单。而“小区学校体育设施是否开放”需要采用的活动方法,除了观察、统计、记录外,还需要对学校内部人员和社区居民进行访谈,对活动设施供需情况进行调查,对学校和社区居民的作息时间进行比较,甚至组织持相反观点的学生进行辩论,等等,活动开展的难度远远大于前一个活动。教师在落实这两个三级主题的分工时,就要考虑任务难易程度与学生能力水平是否匹配,避免因分工不合理而影响活动成效。

最后,成果整合是保证活动成功的第三个关键因素。由于立体分解模式的活动成果,是个人、小组和班级共同努力的产物,小组成员内部的交流,小组间的协调、合作,班级成果的形成和展示,都需要信息的整合。有效的成果整合,能提升主题活动的意义,增强主题活动实效。比如,在以上案例中,当学生以个体或小组的形式分别开展“社区的节日生活”“社区的公益活动”“社区学院的建设”等几个三级主题活动后,教师要引导他们整合活动结果。最后还要回到“精彩的社区生活”这个二级主题的学习中去,“社区的生活到底精彩在哪儿”,“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精彩,社区还可以怎么做”等,这些都是整合三级主题活动的结果后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模式有各自适用的范围,教师要根据相应的主题和客观条件酌情选择。比如,逐层递进模式适用于知识积累、人文渗透等类型的活动,以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深化;同步发散模式适用于信息处理、创意想象等类型的活动,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发散性;立体分解模式适用于社会实践、自然探索等综合性、系统化的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品德课主题活动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甚至创造合适的活动模式。

(作者单位:杭州市教育局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03)

上一篇: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的应用 下一篇: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