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辅筑作业

时间:2022-09-15 12:06:38

谈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辅筑作业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既有水泥混凝土施工特点,也存在路面工程的普遍特性,在施工过程中应首先从原材料开始控制,充分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规范各个工序的操作行为。

关键词: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施工;辅筑作业

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既有水泥混凝土施工特点,也存在路面工程的普遍特性,在施工过程中应首先从原材料开始控制,充分重视人为因素的影响,规范各个工序的操作行为。

1.现场准备

所有施工设备和机具均应处于良好状态,并全部就位。基层、封层表面及履带行走部位应清扫干净。为了使面板底部正常凝结硬化,提供设计所需要的弯拉强度,摊铺面板位置应洒水湿润,但不得积水。热天高温条件下,有沥青封闭层或老沥青路面加铺时,可喷洒白色石灰膏降温。为了保证纵缝顺直及防水密封,横向连接摊铺时,前次摊铺路面纵缝溜肩胀宽部位应切割顺直,侧边拉杆应校正扳直,缺少的拉杆应钻孔锚固植人,纵向施工缝的上半部缝壁应满涂沥青。板厚控制必须在摊铺前的拉线上进行,否则摊铺后不合格将很难弥补。

2.基准线设置

基准线是为摊铺机上的4个水平传感器和2个方向传感器提供一个精确的与路面平行的水平和直线方向平面参考系。路面摊铺的几何精度和平整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准线的测设精度。水平参考系的精度一般是由测桩水平面与基准线之间保持相同的距离来控制和保证。所以,准确安装设置基准线对于滑模摊铺极其重要。

摊铺基准设置方式有拉线、滑靴、铝方管和多轮支架等,我国通常使用拉线方式,滑模摊铺混凝土路面的拉线设置与沥青路面非常接近。基准线设置形式有单向坡双线式、单向坡单线式和双向坡双线式三种。所摊铺的混凝土面板横向坡度为单向坡,而拉线位于摊铺机两侧,这种拉线形式称为单向坡双线式,两条拉线间反映路面横坡,顺直段平面上两条拉线相等并平行。所摊铺的混凝土面板横向坡度为单向坡,而拉线仅位于摊铺机其中一侧(单线〉,已铺好的一侧不拉线,这种拉线形式称为单向坡单线式。单向坡单线形式在路面分多幅(或两幅)摊铺的情况下,于后幅摊铺时采用,这时修筑好的路面、边沟或缘石可作为摊铺机的不拉线一侧的平面参考系。所摊铺的混凝土面板横向坡度为双向坡,而拉线位于摊铺机两侧,这种拉线形式称为双向坡双线式,顺直段平面上两条拉线完全平行,并对应高层相等,拉线上没有横坡。基准线设置后,严禁扰动、碰撞和振动。一旦碰撞变位,应立即重新测量纠正。多风季节施工,应缩小基准线桩间距。

3. 布料

滑模摊铺机前的正常料位应在螺旋布料器叶片最高点以下,不得缺料。卸料、布料应与摊铺速度相协调。当坍落度在10~50mm时,布料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08 — 1.15之间。布料机与滑模摊铺机之间施工距离宜控制在5~10m。摊铺钢筋混凝土路面、桥面或搭板时,严禁任何机械开上钢筋网、胀缝支架。防止将钢筋网压变形、变位或贴底。

4. 施工参数设定与校准

摊铺开始前,应对摊铺机进行全面性能检查和正确的施工部件位置参数设定。摊铺机各工作机构施工位置的正确设定是滑模摊铺技术中的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也是摊铺机调试当中的最主要的内容。

首先,振捣棒下缘位置应在挤压板最低点以上,振捣棒的横向间距不宜大于450m,均匀排列;两侧最边缘振捣棒与摊铺边沿距离不宜大于250mm。振捣棒的位置是保证面板不产生纵向收缩裂缝的关键,振捣棒随滑模摊铺机拖行时,将粗集料推开,形成其中无粗集料的砂桨暗沟,而砂浆的干缩量是混凝土的20倍。所以,如果主要振捣棒掉下来,摊铺后的路面带有发亮的砂浆条带,则路面纵向极易开裂。摊铺时振捣棒最低点的位置必须设置在路表面以上,以防开裂。挤压底板前倾角宜设置为3'左右。提浆夯板位置宜在挤压底板前缘以下5—10mm之间。挤压底板前倾角大小和提浆夯板深度与滑模摊铺机的推进阻力和挤压力大小关系很大,也是横向拉裂与否的关键要素。必须设定在最佳位置,方可正常摊铺。

在开始摊铺的5m内,应在铺筑行进中对摊铺出的路面标高、边缘厚度、中线、横坡度等参数进行复核测量。摊铺开始,必须对所摊出的路面标高、厚度、宽度、中线、横坡度等技术参数进行仪器测量。机手应根据测量结果及时微调摊铺机上传感器、挤压板、拉杆打入深度及压力、抹平板的压力及侧模边缘位置。侧模边缘位置是在方向传感器一侧用钢尺测量其到拉线的距离来确定的,摊铺中线误差的消除通过在行进中调整方向传感器横杆距离来实现,所有这些调整都必须在摊铺行进中逐渐缓慢地进行调整,严禁停机调整,防止路面出现剧烈调整的棱槽。当出现了严重影响平整度的棱槽时,必须要废弃部分路面重做。从摊铺机起步到调整到正常摊铺。

5. 摊铺与振捣

滑模摊铺必须一遍铺成,达到振动密实、排气充分、挤压平整、外观规矩之目的,不能倒车重铺。既不能漏振、欠振,造成麻面或拉裂,也不得过振、提浆过厚,形成塌边或溜肩现象,这就要求振捣频率必须达到与速度和料稠度最优匹配。挤压前仰角相当于手工抹面的抹刀倾角,稠度不同,粗糙度不同,推力差别很大,存在一个与混合料工作性匹配的最适宜的角度。

操作滑模摊铺机应缓慢、匀速、连续不间断地作业。严禁料多追赶,然后随意停机等待、间歇摊铺。拌和物稠度发生变化时,应先调振捣频率,后改变摊铺速度。应随时调整松方高度板控制进料位置,开始时宜略设高些,以保证进料。

滑模摊铺弯道和渐变段路面时,单向横坡,使滑模摊铺机跟线摊铺,应随时观察并调整抹平板内外侧的抹面距离,防止压垮边缘。摊铺中央路拱时,计算机控制条件下,输入弯道和渐变段边缘及拱中几何参数,计算机自动控制生成路拱;手控条件下,机手应根据路拱消失和生成几何位置,在给定路段范围内分级逐渐消除和调成路拱。

单车道摊铺时,应视路面设计要求配置一侧或双侧打纵缝拉杆的机械装置。侧向打拉杆装置的正确插入位置应在挤压底板的中间或偏后部。拉杆打入分手推、液压、气压几种方式,压力应满足一次打到位要求,不允许多次打入或人工后打。滑模摊铺是没有固定模板的快速施工方式,在毫无支撑的软混凝土路面边侧或中间打拉杆,易造成塌边和破坏。

连接摊铺时,滑模摊铺机一侧履带上前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养护时间应控制在7d以上,最短不得少于5d。同时,钢履带底部应铺橡胶垫或使用挂有胶履带的滑模摊铺机,防止履带损伤前幅路面。纵向连接摊铺路面时,应对连接纵缝部位进行人工修整,连接纵缝的横向平整度应符合不同公路等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数.公路施工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刘枚先.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谈建筑施工中注浆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浅谈基于VB的串口通讯及其软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