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家书:我思,故我在

时间:2022-09-14 11:33:44

李明军:男,1969年8月出生于山东郯城。大学毕业后曾任教于一所重点中学,后在北京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到某大学任教,先后担任系副主任、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同时任重点学科带头人。现在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博士后。

大哥:

你好!

很高兴收到你的回信,你的话让我更加懂得了生活的意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才能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生活,才能更加热爱这个世界

昨天,我在一本书上看到,内心的自由就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只要充分锻炼想象力就可以,对这种说法,我无法在心里完全接受,但又找不到更恰当的方式,这让我很苦恼。我也听到有人说,内心的自由嘛,就是自己想什么就是什么啊,不必关心别人是怎么看的,相信自己就是了。我仔细地思考,觉得这种说法也不能让我完全信服,所以感到更加无所适从了。因为这些说法,与大哥曾经给我讲过的内心境界相去甚远,根本没法相比。虽然以前我没有完全领略,但可以模糊地感知,你所说的内心自由一定比这些更为深邃,更为崇高。所以,我对于这些说法,始终持着怀疑态度,不敢接受。可是,我又实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希望大哥能再次不厌其烦地帮助我,万分感谢!

祝你愉快!

李建

2008年12月7日

李建:

你好!

来信已阅,只要能帮上你,我也会感到很喜悦,因此不必客气。你现在的改变让我感到很欣慰。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究竟怎样才能拥有自由的内心吧!在我看来,要想拥有自由的内心,只有一条路可以走,而且走得通,那就是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自由才有可能

有这样一个故事:1618年的一天,在荷兰的希雷达城,城门边围着叽叽喳喳的人群。原因是城墙上贴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一道数学难题,向群众征询答案。一个讲法语的年轻军官认真地看着、听着,好像很感兴趣的样子,却又不完全了解。他请求旁边一位衣冠楚楚的人帮他把这道用荷兰文写的难题译成拉丁文或法文。那人非常不耐烦,根本不相信这个青年军官能解答出来。不过出于礼貌,他还是口译出来了,言语间不乏讥讽的意味。谁知两天之后,那个军官竟把正确答案送到了他面前,他大吃一惊,对青年军官不免刮目相看。于是两人攀谈起来,十分投机,才知道这个青年军官就是勒内・笛卡儿,而那位为他翻译的人就是著名学者贝克曼。

笛卡儿是法国人,1596年3月31日出生于贵族家庭,自幼体弱多病,但学习很刻苦,又很聪明,喜欢思考。1616年,20岁的笛卡儿便以最优秀的成绩获得法学博士学位。为了丰富自己的知识,他决心出外游历,去读世界这本大书。当兵是当时一种最简便、最经济的旅行方式,于是他选择了入伍。遇上了贝克曼后,二人成了莫逆之交。贝克曼对笛卡儿影响很大。他说:“他,把一个业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回到了最正当、最美好的路上。”贝克曼唤起了笛卡儿对科学的兴趣。

1625年,笛卡儿结束游历,开始作科学研究。他知道自己的思想与教会格格不入,在法国很容易被视为异端。于是他于1628年迁居到资产阶级已经掌权的荷兰,直到1649年。他创作了数学史上划时代的《几何学》和哲学史上著名的《方法记》。

“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的思想精髓。思想是人最重要的东西,一个没有思想的人,与行尸走肉无异,完全没有生存的意义,笛卡儿认为思想才是人类存在的依据。一个有思想的人才能获得人格意义上的独立,不依附于人,从而真真切切地实现自我。

有思想、会思考几乎成为成功人士的标志。思想是一个隐藏在人头脑中的宇宙,蕴涵着无穷的力量。一个有思想的人遇到问题或迷惑时,不会完全依赖别人的决策,或者在书本和陈规中寻找答案,而是在“听人说”和“看书”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辨别真假。

把一只蚂蚁放在平整的有限平面上,它要从A点爬到B点去,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在平面上放一块隔板,把A、B两点隔开,蚂蚁看到平面被分割了,A和B点不在一个平面即二维空间里,所以它不能到达目的地。但对于一只蚊子而言,由于它的视野是在三维空间中,跳出了二维空间的局限,所以就很容易看到其他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同样,人的思想越开阔,视野越宽广,成功的几率就越高。既然二维空间有局限,就必须突破它,在更深远的空间和层次上思考问题。俗话说,井水挑不干,脑子越用越灵活。思考得越多,思维能力越强,分辨事物的能力也就越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就越强。任何价值都比不上独立思考的价值,一切创造都源于独立思考。

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那些古老的典籍就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会毫无意识、自然而然地怯懦下去,渺小下去,裹足不前。没有独立的思考精神,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缺陷,既愧对自己,也愧对“人是地球上的花朵”这一称号。

思考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思考得越多,人的精神家园就越趋于完美,“学而不思则罔”,两千多年前的圣人便为我们作了警示,要想不迷惑,就必须思考;庄子更是凭借大胆的想象和超常的思考,在心中建构起一个理想王国:几千里长的鲲在北冥里遨游,翼若垂天之云的鹏怒而飞。如果不是深入思考,一个自由落下的苹果与万有引力定律,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怎么会联系在一起?被誉为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用概念思维将创造性思维发挥到极致――从思考一个人追逐光速与光波的关系,到进行一种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创造性思维。如果他提出了相对论便浅尝辄止,不再思考推广,或是因别人的否定而放弃,今天的物理学界肯定会留下深深的遗憾。

我国当代作家巴金,则用他的笔和他的声音,贡献出了由血与泪凝聚、由心与思锤炼而成的真知灼见。他说:“有些人自己不习惯‘独立思考’,也不习惯别人‘独立思考’,他们把自己装在套子里。”作为思考者的巴金,就是冲破“套子”的人,不仅冲破别人设置的套子和禁忌,也冲破自己的思想樊篱。巴金说:“我在写作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逐渐认识自己。为了认识自己又不得不解剖自己。”思考的过程,是探索、认识和解剖的过程――对社会、对自己的解剖和认识。很多人对时代和历史有很多言之有理的看法,却没有勇气和途径解剖和认识自己。但是,积小流而成江河,积小隙而溃长堤。我们必须思考自己,解剖自己,认识自己,同时承担自己的那一部分,不可以时代和外部环境为借口,为自己的懒惰、人云亦云和随波逐流寻找借口。

独立的人在遇到问题或困难时,不依赖别人,往往自己独自思考或用行动解决问题。但并不是说具有独立性的人一点儿也不听取别人的意见,而是指他自己判断别人的意见,不再轻信与盲从。许多高中生一直盼望着独立的到来,希望自己能够自由自在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看自己喜欢看的书,不用老师或家长在旁边催促。然而,独立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因为独立不仅包含了行动的自主,更是指精神上、思想上的自由,当你想独立的时候,你必须作好承担因自己的判断失误而可能付出代价的准备。尽管困难重重,但只要我们努力坚持,世界上便没有不可攀越的高峰,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开始,学会独立思考,让自己的内心更加自由,好吗?

祝你进步!

你的大朋友

2008年12月15日

上一篇:不等式知识查漏补缺自测表 下一篇:审题――探究条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