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题――探究条件特征

时间:2022-06-09 07:53:41

刘贵:河北保定易县人,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新教材审定委员会成员,获得第五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现任河北教育学会数学专业副理事长、石家庄外国语学校副校长。

审题问题有很多老师都谈到过,这次我们换个角度聊聊审题的事情. 审题的一个基本任务是搞清题意,弄清已知和未知的具体含义. 而解决数学问题的难度主要来自于拟定解题方案,因此如何通过审题建立已知与未知之间的联系,是审题中重要的任务.

审题的关键是研究条件特征. 而研究条件特征就是通过类比、联想等方式,把已知条件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使其特征更加明显. 比如题设条件有x2+y2=1,我们就可以联想到sin2θ+cos2θ=1,从而令x=cosθ,y=sinθ;也可抓住x2≥0这个特征,得出1-y2≥0,从而精确y的范围;还可抓住方程的图形特征,知道这个方程的曲线是一个圆,然后应用图形特征解题等等.

1. 直接探究已知条件的特征

例1已知a,b为非负数,M=a4+b4,a+b=1,求M的最值.

解析解法1,关注求“最值”,由于中值与边值多是取最值的位置,故猜想本题最值在中值处取得,用如下方式建立联系.令a=-t,b=+ t

-≤t

≤,代入M化简得M= 2t2

+-1. 而0≤t2≤,由局部区域二次函数的特点知Mmin=M(0)=,Mmax=M

=1.

解法2,关注“形式”,借助重要不等式,建立a4+b4,a+b之间的联系. 一方面,由a2+b2≥2ab,得①2(a2+b2)≥(a+b)2,②2(a4+b4)≥(a2+b2)2,于是①2×②得(a4+b4)≥(a+b)4,经验证当a=b=时,不等式取等号,Mmin=;另一方面,由题意知0≤a≤1,0≤b≤1,于是a4≤a,b4≤b,则M=a4+b4≤a+b,经验证当a,b之一为0时取等号,Mmax=1.

解法3,关注a+b=1的特点,联想到cos2θ+sin2θ=1,利用三角换元法求解. 由a+b=1可令a=cos2θ,b=sin2θ,θ∈R,则代入M化简得M=cos8θ+sin8θ=2・

sin22θ-1-1,又由-1≤sin2θ≤1可得0≤sin22θ≤,故Mmin=,Mmax=1.

2. 加强和拓展已知条件

有些题目仅靠直接对条件特征进行研究,不容易解决问题,这时需要对题目条件进行必要的加强或拓展.

例2求由正整数组成的集合S,使S中的元素之和等于元素之积.

解析观察题目可将本题条件x1+x2+x3+…+xn=x1・x2・x3…xn进行加强. 于是由集合元素的无序性、互异性及已知条件可令集合S={x1,x2,x3,…,x},其中xi∈N∗(n∈N∗,n≥2),并假设1≤x1

3. 通过反证法创造新条件

若结论中出现至多、至少或恒怎么样的问题,并且直接证明困难时,则可通过反证法(把否定的结论作为新的条件)解决问题.

例3已知f(x)满足:对任意实数a,b有f(a・b)=af(b)+bf(a),且

≤1. 求证:f(x)恒为零. (证明时可用结论:若g(x)=0,

≤M,M为一常数,那么[g(x)・f(x)]=0)

证明由题意令a=b=0,得f(0)=0;令a=b=1,得f(1)=0;令a=b=-1,得f(-1)=0…正难则反,下面用反证法证明. 设至少存在一点x0,使得f(x0)≠0,显然x0≠0,x0≠±1. 当

x0

>1时,对正整数n反复利用f(a・b)=af(b)+bf(a)得f(x0n)=nx0n-1・f(x0),即= f(x0)≠0,故当n≤1,由题目所给结论可得=0,显然矛盾,所以当

上一篇:明军家书:我思,故我在 下一篇:数学:谁说女子不如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