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意象英译方法在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4 09:15:24

基于意象英译方法在古诗词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诗词的意象为诗词美的重要体现形式,而意象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原诗美的传递。该文总结了古诗意象翻译的四大困难之处,并且分析指出,译出完美的诗词可以运用的策略;并且通过实例分析出诗词意象翻译中对原诗意象和意象背后的意境的理解和传达,在实践中还要结合译入语境对意象作阐释或调整,这种策略对唐诗英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古诗英译;策略;意象

中国古代诗词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文思隽永,耐人寻味,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与汉语言特点的最完美组合。语言简约凝练,意味深长,翻译时若不力求臻于此种境界,则不仅可读性甚小,而且会因神韵的丧失而无法充分表达诗人之志。化境非易事,隐含于其中的内容及方法博大精深。为了达到意境的移植必须做到传神、传形和传美这几点。传神就是将意境的核心形象传达出来,使读者了解诗的本意;传形就是要将语言上的音响美,即抑扬顿挫、韵律等和谐铿锵的美感传达出来,另外,还要将语言上的措辞、构句和意念上的调和配合等的美感传达出来,这就是形态美的移植。

所以人们欣赏诗词,尤其是古诗,并不仅仅欣赏它的语言文字本身,而是透过表象品韵味,因此,诗歌文体的特殊性给翻译诗词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译者不仅仅在感知与把握原作的文字、韵律、节奏等形式因素的基础上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美学特征和旨意情趣传达给读者,还要使读者能够体会到和原作比较接近的审美感觉。因此,在翻译古诗词的时候,不仅要把诗词中的意思表达清楚,还要通过意象来传达作者的深层含义。

1意象

所谓意象者,含有“意”的“象”也,是诗歌欣赏中常用的一个词。这个“意”是指主观的感情或心愿,这个“象”是客观的景或物。或者云,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融和,即为“意象”。 就是指审美主体(读者)在从审美客体(文木)中获得了种种审美认识的基础上,在自己的脑海中对这些信息进行反复加工后获得的移情感受。正如朱光潜所指出的:诗的境界是情景的结合;美国意象派诗人Ezra Pound也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意象”。肯定了汉语言文字引发的意象的客观存在。注重含蓄美和中正美的传统文化使古诗的意象层出不穷。

2意象翻译的困难之处

(1)诗词创作环境的无法再现

诗歌本是诗人灵光乍现和字斟句酌的结果,其中的意象即便是诗人本人也无法再现。“诗不属于批评者本人,也不属于作者本人。”

(2)文化的差异

中英传统诗词在意象表达上有其相异之处。李白诗中“月亮”所暗含的思乡情愁远非英语中“moon”所能表达。

(3)诗词的模糊性

刘勰称之为“隐”,“隐以复意为工”(《文心雕龙・隐秀篇》)。“隐”,就是“文外之重旨”,优秀的作品必须是多重的、曲折的意思,而不能仅仅是一重意思;字面之外的意思,才是主要的,重要的。“模糊性”,即意义的不确定性。

(4)诗词翻译中“意”与“形”之间的矛盾

翻译中,译者既要考虑意象、意境、意蕴,又要考虑样式、节奏、韵脚。这往往令译者感到难以取舍。

3意象翻译策略

只要能言志和给人与原文同样的美的享受,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3.1保留

有些比喻性意象是诗人对世界独特的认识,及对语言独特的运用。这类意象应加以保留。如宋代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Like the catkin in the wind land's being lost, which gives me pain,

While my life suggests the duckweed being spatter'd by the ram.

作者用凄凉的自然景象喻国事的衰微,极深切地表现了他的衰恸。“飘絮”、“浮萍”,诗人匠心独运.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而又无能为力之感。把隐喻改换为明喻,传达了诗人的匠心独运和特有的审美体验。

3.2译本意

那些具有文化色彩的人名、地名和典故构成的比喻性意象,如译本意,难以被读者所理解,一般也应正常化。例:李白在《山中问答》中:

问余何意栖碧山

He asks why I perch in the green jade hills.

“栖”,这里指“定居”,其比喻含义己淡化,应将其正常化,译为“live”。

即应译为He asks why I live in the green jade hills.

3.3变通

有些比喻性意象,考虑到东西方的审美差异,译时要改成符合译者的语言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意象。例: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It was early spring. They bathed her into the Flower Pure Pool.

Which warmed and smoothed the creamy-tinted crystal of her skin

“凝脂”,说白了就是凝固的脂肪.英语中没有丝毫美感,不符合英语审美,应变通。译为“creamy-tinted crystal of her skin",还是传神的。

3.4增加

为了使译作达到和原诗相近的效果,在不改变原诗意义的前提下,译者也可以根据上下文增加一些意象。如:唐代李端的《拜新月》中:

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If I speak in a low voice no one will hear me .Ah!The chilly north wind is lifting my streamer.

译文增加了“fingers”的意象,给“北风”赋予了人的形象,不仅使译文变得更富有情趣,也更好地反映了这位女子的心态。(意在手指把女子裙带掀起)

4古诗翻译意象表达

4.1《江雪》英译的意象表达

意象是唐诗的精华,唐诗的翻译必须表达出唐诗特有的意象。意象的翻译应在综合理解全篇的基础上,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恰如其分地将它传达出来,再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探讨唐诗英译意境的处理。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Fishing in Snow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柳宗元用寥寥数笔,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描写了江野雪景、“绝”和“灭”两宇将一切活动排除,漫天大雪、天气寒冷,鸟儿躲在巢中不敢飞行、人景交融,意境空远,原文的对仗和均衡美充分体现了原诗的宁静空远的意境。第一、二句都是名词词组,形式对仗,语意准确,两个“no”营造出原诗的静态意境、在准确表意中兼顾了音韵和形式;第三、四句“lonely”一词可以体现当时渔翁心中的孤寂,情感传达准确。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交、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许教授翻译的《唐宋诗词一百五十首》完整地传达了原作的节奏、韵律等表现出的美感,忠实地再现了原诗的意美,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

4.2《自遣》英译的意象表达

译诗是一种创造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因而再来看一看李白的《自遣》:

对酒不觉暝,落花盈我衣,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

英译文:Solitude I'm drunk with wine

And till moonshine

With flowers fallen 0'er the ground

And 0'er me the bloc-gowned

Sobered。I stroll along the stream

Whose ripples gleam.

I see no bird

And hear no word。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而作者在翻译时把它处理成了八句,但是作者却很好地保持了原诗的形美、音美与意美。其译文仍然是诗体,并保持了韵脚,使其读起来琅琅上口。第二句“落花盈我衣”作者的译文是“Withflowersfallen0'er the ground/And 0'er me the blue-gowned”这样原诗的优美的意境便得以生动的再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片落樱缤纷之中。第三句原文是“醉起步溪月”,作者的译文中却没有在表面上出现月亮之类的词语,但是作者用“ripples gleam”使读者仿佛看到了月光下的一条美丽的小溪,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这正如美国诗人Frost所说的诗是“说一指二”的。

4.3《鸟鸣涧》英译的意象表达

王维,字摩洁,是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堪与李白、杜甫鼎足而三,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唐代宗曾誉之为“天下文宗”之称。王维的诗,分为前期和后期。他前期的诗,题材丰富,具有积极进取精神,意境壮阔,情绪昂扬;后期的诗多以田园山水诗为主,清新隽美,恬静自得,以求精神上的解脱。王维的文艺修养颇高,诗、书、画、乐,莫不精通,故诗中常蕴画意。其诗包蕴禅、诗、画境,故坡曾言“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喜用空、静、远、闲等字强调静美、澄旷、寂悦之情。故王维的诗歌趋高旨远、含蓄蕴藉、气韵悠扬、自然浑成、意境圆融。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动衬静,寓静于动。“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两句勾勒了一种静谧恬美的意象:寂静的山谷中,人迹罕至,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夜半更深,万籁俱寂,似空无一物。接下来诗人又写出了更有诗意的一幕:“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由于山中太幽静了,因此,当一轮明月突然升起,皎洁银辉洒向这夜幕笼罩的空谷时,竟然惊动了山中的鸟儿,于是在幽谷溪边鸣叫起来。这叫声似乎一下打破了山中的宁静,但它又让人感到空旷的山中更加幽静沉寂。王维诗中虽然写的花落、月出、鸟鸣,但是“这些动的景物,即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春涧的幽静”。其译文如下:

Bird-Chirpping Hollow

The light beams of the moon on the earth softly rain

The night is quiet, the spring mount empty

The moon's up-rise the birds doth frighten

To cry now and then in the springtide hollow。

5总结

意象是“一种在一瞬间呈现的理解与感情的复杂经验,是一种各种根本不同的观念的联合”。意象总是特定文化语境下的产物,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文化赋予了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因此,英译唐诗时挖掘出了意象也就抓住了意境的基调。

参考文献:

[1]姜莉.论唐诗英译的意境传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2]马洁.唐诗英译意韵谈[J].学科建设,2004.

[3]谭载育.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作者简介:

姓名:曲莉 出生年月:1969 03 性别:女 籍贯:四川乐山 工作单位: 郑州经贸职业学院职称:助教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上一篇:浅谈如何做好油气生产企业安全用电工作 下一篇:刍议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沟通技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