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泼了老师一身水

时间:2022-09-14 09:09:36

女儿泼了老师一身水

从外地回来的那个周末,女儿的家长联系本上有一段老师长长的留言,还有大大的问号和惊叹号以及描过两遍的黑黑的字体,表达着他的愤怒。母亲着急地拿给我看,问我怎么办?女儿怯怯地看着我,不说话,没有了以往看见妈妈的惊喜和叽叽喳喳。看来在回家的路上,母亲对我的女儿已经有过一番“说教”了。

家长联系本上写着这样一件事:一天上外语课时,坐在女儿前面的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挡住了她的视线,于是女儿伸手推了那个小朋友一把。外语老师前来制止。也许孩子的直线思维使她感到自己没有错,也许一向喜欢表扬的她受不了老师的批评,总之,当时她一定是感到气愤了,而表达气愤的方式也着实令人气愤。她伸手拿过老师端着的一杯水,泼了老师一身。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为什么这次我从外地回来她不像以前那样缠着要我送她去幼儿园了。她总是乖巧地说:“妈妈的身体不好,让姥姥送吧。”我还为女儿的懂事、体贴感动和高兴呢!敢情她是怕老师向我告状。

看过老师写的话,一团怒火在我心中升起来,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想立即把她叫到跟前,狠狠地训斥一番,甚至在屁股上狠狠地打一顿,并警告她如果再有这样恶劣的行为一定要怎样怎样……

当我怒气冲冲地走到客厅里时,女儿正在安静、专心地看《大风车》节目。她看见我,立即一声不吭地将脸转到一边。满脑子斥责的话就要冲出嘴边,突然一个直觉蹦了出来“你在做什么?”我强压住心中的火气,又悄悄退回书房,想起了德国老师曾举过的一个例子:一个8岁的男孩数学考试只得了2分,老师认为这是个严重问题,便写信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孩子的母亲。母亲也认为问题严重,便告诉了丈夫,并和自己的女友讨论这个问题。女友介绍他们去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又建议他们去看儿科和神经科大夫……就像滚雪球一样,孩子的问题所牵涉的面越来越大,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问题系统”。按照系统治疗的理论,当你把一件事或一个人当做问题对待时,这件事或这个人就会牵涉到其他人,而这些人的反应和行为对这个问题又会产生影响,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系统。就好比将一粒珍珠穿进一串项链,当你牵动项链中的任何一粒珍珠时,这粒珍珠都会随之运动,反之亦然。

如果我现在去对女儿发火,甚至打她一顿,就说明我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至少在她幼小的心里会这么感觉。而一个刚刚5岁的孩子,一次偶然的失控是个多大的问题呢?况且,看来她是明白自己做得不对的。假如我先训斥女儿一顿,再和母亲讨论这个问题,向丈夫抱怨,请教儿童行为专家,制定行为矫正计划,然后和老师讨论,听取老师的反馈……就会形成一个“问题系统”,女儿的“不良行为”也许会在被大家的重视过程中变得愈加顽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消除儿童不良行为的最好方法也是忽视不良行为,同时强化好的替代行为。

于是,我决定做一次试验。我走过去和她一起看《大风车》。看我没有什么反应,紧张渐渐消除了。她慢慢地蹭到我身边,讨好地搂着我的脖子说:“妈妈,好喜欢你呀。”

第二天,我特地带她到公园练习溜冰。当她累得满头大汗,坐在石凳上休息时,我指着几个在那里玩耍的两三岁的小朋友说:“你知道吗?做大姐姐就要爱护小弟弟和小妹妹,小心别碰着他们。”

女儿说:“我知道。”

“当学生呢,就要尊敬老师,团结小朋友。”

“知道,知道!”

“那么,星期一给英语老师道歉好吗?”

她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十分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提起这件事,除了在家长联系本上稍微提了一下,也没有再当面和她的老师谈这件事。至于她是否真的已向英语老师道歉,我也没有进一步追问,希望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解决与小朋友和老师的冲突。

由于这一段时间比较忙,平时都是母亲接送她。一天早上,我送女儿去幼儿园,老师一见她就亲昵地搂着她,对我说:“笛笛最近进步可大了,非常懂事,知道谦让小朋友,还帮老师做事。”英语老师的留言本上也再没出现黑黑的字体,而女儿每天快乐、开朗的笑脸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上一篇:看看你们夫妻的“近体度” 下一篇:伸出小手比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