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学应叫响“生态文明”

时间:2022-09-14 08:06:44

生物学教学应叫响“生态文明”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生态文明的概念被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生态学原理,中学生物教材中有很多生态教育的显性材料,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有“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生态文明的实质,这些都为生物学教学中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因此生物学教学更应叫响“生态文明”。本文拟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以及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作一探讨。

1 生态文明的内涵

人类三百年的工业文明时期,创造了非常灿烂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生态环境恶化、人口剧增、自然资源枯竭……人们对工业文明不断地深入认识和深刻反思,其结果是希望有一个新的文明方式来取代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式便应运而生了。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观念摒弃了过去“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足点,重新确立人在大自然中的地位,重新树立人的“物种”形象,把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视为人的一项道德使命,把人类、环境和社会发展融合起来。

2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2.1 生态道德教育

传统道德认为只要对人讲道德就可以了,对于其他生物和自然界则没有必要。生态道德则把道德的对象扩大到其他生物以至整个自然界,明确其他生物同人类一样,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和生存权利,因此同样是值得人类尊重和保护的。虽然人类位于生物圈内巨大食物网的顶层,但是人类不是“地球村”的中心,更不是其他生物和自然界必须臣服的“主宰者”和“巨无霸”。人类必须学会与其他生物和整个自然界保持和谐与平衡的关系。因为这种关系一旦破裂,人类所依赖的食物网就会分崩离析,其他生物无法生存下去,人类自身的生存也会受到严重的威胁。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说过:“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我们可以把老子所说的“道”,理解为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人固然十分重要,甚至被说成自然界中的“万物之灵”。但是,人也只是这四大中的一个,人决不能超越其他三个大而为所欲为。人类必须追求和实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美好理念,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中学生物教学中,使学生形成的生态道德观念有:用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理论来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观;自然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资源观;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生态环境价值观;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及环境保护相适应的人口观。

2.2 生态环境现状教育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思想敏锐,有激情有朝气,他们作为未来经济建设的生力军,有必要了解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只有对现状问题深刻认识,才有对问题危机感的敏锐反应,才能树立解决问题的责任感。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不容乐观,国家环保总局不久前的一份报告称,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仍然“相当严峻”,频发的污染事件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2006年5月份在华东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也引起了震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当地大规模发展化工业和轻工业,造成湖水污染,使200万人的生活用水中断。由此激发了学生的生态忧患意识。同时,也应当让学生看到,我们国家正在加紧对环境问题的治理,例如我国计划投入1234亿元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水污染,国家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2.3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教育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在实现工业文明的过程中不可能享有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享有的资源和环境容量。我国正在以历史上最脆弱、最严峻的生态环境,供养着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进行工业化。因此,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前提下,实行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生态经济。这其中包括三方面:一是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人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又是自然资源的耗费者和生态环境的损害者,人口的数量要与资源的承载能力、环境的修复能力、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韩非子》中说:“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又有五子,大父末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反应了作者的忧虑:如果不节制人口增长,将会对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二是发展生态农业。所谓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这种农业既继承了传统农业中资源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和“石油农业”高产高效的双重特点,同时又摒弃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单一、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石油农业”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环境的缺点,是一种避免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宜、经济上可行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我国的农业生态工程遵循“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等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植根于我国“天人合一”的古典哲学思想,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实行生态经济。美国著名经济学家L・R・布朗说,生态经济就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而又不会危及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经济。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使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只有生态经济才可能有利于人的

全面、持续生存与发展。

2.4 健康消费方式教育

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人类生活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消费模式由享乐型消费向生态消费转变。牛态消费倡导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和文明消费。绿色消费与绿色生产相对应,它是指消费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必须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消费,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和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健康消费就是人们的消费要合理,既不能过度消费,也不能过低消费(即最低保障消费)。过度消费会导致多种疾病,比如肥胖症就是营养过剩、脂肪摄入量过大而引起的,而肥胖又会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脏病等。文明消费指要端正人们的消费心态,不要以高消费为荣,以猎奇消费为贵。只有健康而有益的消费模式,才能引导社会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走上一条正常的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2.5 人际关爱教育

生态文明的主旨在于增进和谐,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际关爱教育指用生态观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突出代际之间、种族之间、性别之间的生态共生关系。引导受教育者自觉养成防止人类社会种族歧视、恐怖与仇杀的意识与能力,从思想深处树立起男女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等意识。这样,最终造就一个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经济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人与人和睦友爱,真情至上,物质生活节俭而精神世界充盈,洋溢着真善美的温暖如春的生态文明社会。

3 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3.1 利用课堂主阵地传授生态学知识

生态学知识是学生将来自觉地按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规律办事的基础,是生态文明教育的基石。调查表明,一个人的生态学知识的多寡与他对生态环境的态度、行为有密切关系。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生物教科书选取的生态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人口、环境、资源等问题,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其他生物一样,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各种活动应该在遵循生态系统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旦遭到破坏,人类自身的力量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很微不足道的,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生态系统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可以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为提高课堂生态教育的实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真实录像,如环境污染事件、环境保护实例等,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态学知识的欲望。

3.2 组织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开展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题讲座,激发学生的生态危机感、生态责任感。如在《京都议定书》的专题讲座中,教师讲到了发达国家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自觉维护。通过长期广泛而深入的宣传教育(例如,不少国家的中、小学都开设了有关生态环境的课程),使公民普遍具有较高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生态环境。二是科学处理。运用科学手段,净化废气、废液、废渣,回收利用废品与垃圾,循环利用能源、水资源和其他资源。三是进口资源。尽可能地从外国进口所需的各种资源,以尽量保护本国现有的资源。四是转嫁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去;或者有意让发展中国家去发展这类产业,自己则进口其产品;更有甚者,竟然直接将有害物质和垃圾“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堆放,或者偷偷地运到公海去倾倒。例如,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超过60%,仍不准随便砍伐,其所需的大量木材从何而来呢?一是从东南亚进口,二是从中国东北进口。东南亚热带雨林所出产的木材,60%都被日本买去了。日本人所普遍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是用我们东北的木材作原料的。他们用餐之后,将“一次性筷子”全部回收起来,做成纸浆,然后又以比木材高得多的价格卖给中国。这样,人家既用了中国的木料,又赚了中国的钱。于是,日本人保证了卫生,赚取了金钱,而我们的山头却光秃了。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生态环境的改善,很大程度上是以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恶化为条件、为代价的。通过这样的专题讲座,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震撼,既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责任意识。

3.3 注重学生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弘扬生态文明,正确理解生态文明观,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人们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更有助于人们树立生态文明的信念。首先,应教育和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如“提倡垃圾分类投放”、“拒食野生动物”、“不买包装华丽的商品”、“随手关闭水龙头”、“一水多用”、“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泡沫快餐盒”、“节约用纸”、“废电池回收”……小事随手可做,但这些小事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有密切的关联。其次,参加绿化校园、美化校园活动,通过“植树节”、“爱鸟周”、“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水日”、“土地日”,让学生参加生态知识竞赛、演讲、辩论等活动,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生态环境知识,增强生态文明意识。第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对所在或周边环境污染区进行实地勘察,了解水源、水土、林木情况,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污染源头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等等。总之,只要我们有心、用心去做,我们一定能为实现生态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对英语教学传授知识,美化心灵的探讨 下一篇: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