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单位在工程现场的工程管理分析

时间:2022-09-14 05:29:13

建设单位在工程现场的工程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投资人,拥有对整个工程项目管理的绝对权力,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已成为工程建设的关键,尤其是工程现场的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建设单位对现场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本文从建设单位投资人的角度,针对工程项目的现场工作管理重点进行了分析,结合自身的工程现场管理经验,对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总结探讨,为从事该管理工作的建设单位技术人员提供建议和参考,以保障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现场,管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不仅解决了城市人口拥挤带来的居住工作环境问题,还缓解了目前紧张的城市用地压力问题,发展建筑事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单位作为投资方或者投资主体的管理方,有责任和权力对自己的投资产品进行管理和监督,这是对企业自身和工程产品使用者的保障和维护。这就使得建设单位对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难以全面管理的现状,建设单位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以科学的、严格的现场工程管理为基础开展工程管理工作,以此确保工程产品质量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在此过程中,工作量最大,投入的人财物力最多,管理协调配合难度也最大,会遇到种种问题,如何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这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不仅是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钻研的问题,也是对现场管理者的严峻考验。本人结合多年的现场管理工作经验,针对现场的工程管理说出自己的总结和认识,为广大工程管理者提供经验参考。

2 建设单位现场管理职责

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是通过派遣现场代表(甲方代表),对现场的工程事项进行处理来实现的。现场管理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图纸的现场审核、工程施工质量、材料质量的监督、施工进度的监管、现场的工程变更和签证、施工安全、现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等等,事项多、管理复杂,而且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不可能涉及到每个管理内容,因此,如何通过自身的优势进行组织计划协调,是最为关键的。

3 建设单位现场人员的管理工作分析

3.1 图纸审核管理

图纸会审、现场技术交底是现场开工前的重要工作,做好这两项工作是现场管理顺利进行的前提。图纸的会审,首先要求建设单位自己组织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先进行图纸审查,并对工程量清单进行严格的审核,避免施工后出现和投资目标不符的情况。其次,在开工前,与监理方共同审查,监理人员的职责就是配合建设单位进行现场管理,找到经验丰富、认真负责的监理单位,对于工程管理也至关重要。对一些设计有自己的合理化见解和意见,要与监理方深入沟通交流,减少影响后续工程施工的障碍。最后,建设单位组织各方(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进行全面的会审,对技术交底工作要做到细致、责任明确,要求各个单位要各抒己见、进言献策,对后续的现场施工管理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3.2 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造价的监督管理

1)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内容包括施工的质量和材料的质量监督。施工质量的管理主要表现在对施工工艺的质量管理和对工序的验收管理,这两项工作的性质特点需要监理单位的工作配合,同时,建设单位代表需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防止出现监理方和施工方相互串通,蒙蔽过关。因此,要配备专业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掌握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流程的知识,从而达到让监理配合、施工单位按要求施工的目的,控制施工质量。材料的质量控制,要通过对进场材料的检查,签字确认,才能够保障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材料要经过订货、材料的生产、材料进场和安装使用等过程,避免在此过程中出现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串通,也需要监理的严谨工作,建设单位的代表要具备相应的材料管理、检验确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保证监理人员将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目的落实到位。

2)安全管理工作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要求,也是整个工程参与协作方的职责,建设单位作为项目的发起方,要做到全面的务实工作,要求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有专职的安全员,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三级安全教育的要求来执行安全生产工作,同时按计划周期进行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建设单位要派代表全程参与,这是对生产负责的表现,也是对施工的安全执行与否的监督。

3)进度计划要确保准确执行,需要建设单位以周为时间单位,动态跟踪管理实际进度是否和计划进度相一致,分析造成与计划进度不一致的原因,对这类问题要有多重应变措施,对后续的施工进度和月进度、年进度进行评价,从中把丢失的时间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弥补和补救,这是建设单位需要努力的一个方面。

4)现场的工程变更和签证,要确保与事实相符,建设单位管理人员要实地考察出现变更、修改方案的原因,进行记录备案,要对施工合同中的相关处理方式掌握和了解。现场的设计变更的存在是正常的,需要建设单位人员按实际情况具体处理。涉及内容变更较大、资金量较大时应主动与设计单位沟通,听取合理变更意见,及时作出设计变更,同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资金投入,这也是现场管理人员在工程现场的造价控制。

3.3 现场组织协调和管理

1)现场协调的内容包括各个单位的协调和专业之间的协调。现场的各单位之间需要各尽其职的同时,避免出现故意的刁难,需要建设单位的管理协调,要与各单位内部管理层沟通,处理好参建各方之间的关系,需要现场人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确保现场的工作气氛和谐、融洽。专业之间的协调涉及到在多种隐蔽工程中,例如给排水、暖通、强电弱电等,专业的操作执行空间相对比较集中,纠纷也容易产生,因此,需要建设单位担负起这个协调任务,及时处理不必要的麻烦。

2)现场的综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需要管理人员重视:现场管理的宗旨就是按合同执行,一切管理和监督工作,按照与各方的合同要求和内容来执行,这是约束和控制现场工作的保障;由建设单位主持的现场工作例会,一般需每周定期进行,会上听取各方的进度报告、实际问题,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和处理;现场管理按程序办事,不越级,本职工作做到位,奖惩分明,处理问题要果断,不能太随意;现场管理的责任制落实到位,将全力放到每个现场管理人员手中,每天对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除非面对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方的要求只要结果,不要道理,严格管理;监督施工和监理单位的档案管理,资料备案要和施工进度同时进行,及时地完成单项工程验收,避免拖欠,对于隐蔽工程需要随时进行,资料及时整理存档。

4 结束语

建设单位作为工程项目的业主方,有权要求其他单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按合同办事。建设单位要明确现场需要执行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以工程质量、工期、安全为切入点,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与技术水平,加强对工程现场的科学管理,减少和避免工程事故、质量隐患等情况的发生。通过现场的工程管理让工程质量达标、工期满足要求、造价控制在合同范围内,同时让各方得到合理的经济效益,实现各方共赢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 汪潜.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策略分析[J]. 建筑技术,2010

[2] 杨秀莉. 甲方在建设项目创优工程中的管理措施[J]. 山西建筑,2009

上一篇:V形墩施工技术方案探讨 下一篇:浅谈隧道防排水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