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

时间:2022-09-14 04:53:06

探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52-02

在高中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提问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样可以为科学教育而服务。课堂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如何确保和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当前课堂教学研究领域较受关注的重要课题。而我认为确立判断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具体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问题类型

本文以布鲁纳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参照,依据问题的思维价值水平,将其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认知水平较低的课堂提问,学生在面对这种提问时,只需通过简单回忆和知识重现,即可回答,起到了知识检查的作用。虽然这类问题涉及的认知活动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但是不同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程度仍然不同,包括:①记忆性问题,即要求学生对已经学过的概念和知识进行回忆,教师只需判断其对错的问题;②理解性问题,即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表述来概括问题的本质,是已掌握知识的重组和概括,认知水平相对提升;③运用型问题,即要求学生以最新掌握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认知水平进一步提升。另一类是认知水平较高的课堂提问,旨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加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学习过程体验程度,具体又可细分为以下三类:①分析型问题,即要求学生识别问题的条件和原因,并能够分析其之间的联系;②综合型问题,即要求学生能够迅速地检索与问题相关的知识储备,综合分析后,得出问题结论;③评价型问题,即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做出判断和评价,并阐述其观点的支撑材料。

第二,问题措辞

课堂教学是发展情感、培养能力、开发潜质、传授知识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理解科学方法、理论和原理等,因此教学应该明确、清晰。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课堂提问中教师应该保持清晰的措施,以让学生明确提问的最终目的和学习的要求,掌握学习的重点内容。逻辑性和严密性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特点,所以课堂提问的语言应该明确具体,既要符合课堂教学的逻辑思路又要符合物理知识的逻辑特征。其次,由于人的反应期较短,由听觉获得的记忆较为有效,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该力求精炼、简明扼要、范围适度,以保证学生能够明确理解题意,快速把握问题的重心。

第三,问题目标

高中物理课堂提问作为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构成,其目标的设定应该与教学总体目标保持一致,具体有:第一,课堂提问有无明确的目标;第二,所确定的提问目标有无教学价值;第三,课堂提问是否能够推进学生进行自觉学习。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加强对自然界本质的学习和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应该将课堂提问的目标融人到问题之中,充分地体现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第四,问题难度

问题难易程度的把握是高中物理课堂提问是否有效的一个关键点。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保证在学生处在最近发展区内的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过于简单的问题不能够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过于难的问题则让学生感觉到挫败感。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理论的确定课堂提问问题的难易程度要与全班同学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协调,保证大部分同学能够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这样以来,教师就能够在充分发挥学生认知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知识的相互作用,直至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此外,教育测量中的”难度”概念也为课堂提问问题的难度测量提供了参考。将难度表示为H=1―P/W,其中W代表全班人数,P代表能够回答问题的人数,H取值在0―1之间,一般控制在0.3―0.8之间较为适宜。

第五,问题设置与提出

导致课堂提问无效、低效或者根本不顾成效现象广泛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对学生学习一般性规律与物理学科特点相结合的忽略。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思维规律和心理特征的研究,以设置合适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思维,引致学生积极地进行感情投入。高中物理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征,所以学生高效地学习多是建立在具体的形象和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设置课堂提问问题时一定要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将其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结合,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合适的问题,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第六,提问语气

随着上学年限的逐渐增加,大多数高中生对教师课堂提问的内容并不是十分感兴趣,所以很难积极主动地去回答问题。同时,一些想积极参与课堂提问的同学,可能因为缺乏自信、紧张焦虑等影响其积极性。若是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忽略学生的情感因素,那么将会使课堂提问的气氛更加紧张和冷清。所以,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采用何种语气也是影响学生能够直接参与课堂交流的主要因素之一。

第七,等候时间

教师期待学生如何回答所提问的问题、如何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如何让学生意识到有效提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工具等均属于问题的主要功能。为了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应该仔细倾听学生的话语,并在讲述过程中引用学生自己的回答类解释某些问题。当然,若是教师期望学生能够整理出较为完善的答案,就应该耐心等待学生的回答。问题逐渐不留任何空隙或者教师忍不住自己回答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产生干扰。因此,一旦学生开始回答问题,教师就应该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问题。若一个问题具有很高价值,那么等待学生回答的耐心具有均等的价值。

第八,教师反馈

通过课堂提问的情况,教师可以判定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果学生回答错误,教师就应该努力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问题所涉及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获得正确的答案。当前,教师的部分行为让学生认为正确的答案是老师所期待的,能够给老师带来好的印象,错误的答案则会被批评或者被怀疑,所以他们在不知道正确答案时,往往保持沉默。这种错误的信号传递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肯定起回答中较为合理的地方,对其中具有创见性的地方予以赞扬,对回答不正确或者存在缺陷的地方,也要给予学生行为上的肯定,并引导他们得到正确的答案。总之,教师反馈不应该将答案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是要综合学生的表现,给予以”肯定”为主的评价反馈。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直流断路器手车离线测试装置 下一篇:历史阅读课如何上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