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讨分析

时间:2022-09-14 04:18:17

论智能电网模式的配网调控一体化探讨分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城市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智能化模式成为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电网模式是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实现电力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主要从调控一体化对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进行阐述,对调控一体化的智能监控技术、灵活经济调度运行管理技术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配网调控一体化;变电运行;配置管理

中图分类号:U66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的发展,智能电网模式越来受到了个方面的重视,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那么本文也是针对智能电网模式下的配网调控一体化的策略进行探讨,希望对智能配网调控一体化的发展有所裨益。但是,传统的调度变电运行管理方式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迅速推进,已不能适应现代电网集约化管理的需要,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智能化模。“ 调控一体化取代传统模式的是采用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

2、目前国内电网变电运行的几种运行管理模式

①国内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种变电运行管理模式:传统模式、集控站模式监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中心加运维操作站模式调控一体化。

②超高压运行管理模式:传统模式、地监控中心独立超高压监控中心。

3、调控一体化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影响调控一体化给传统运行模式带来的变革。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全球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网发展面临新课题和新挑战。智能电网承载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提振,经济发展等重要使命,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电网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统的变电集控站管理模式还在一些电网的变电运行中采用,这种模式投入的人力较多,人力资源使用效率较低。无法满足电网发展的需求,因远程在线监测技术的日渐成熟及调度自动化、电网变电站自动化监控手段的日益发展,电网运行管理方式需要变革。必须采用运维操作站新的管理模式加电网调度监控中心与新形势下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这种模式成立调度控制中心,将电网监控中心和调度中心一体化设置,特殊情况下紧急遥控操作、变电站监控及电网调度等职责主要由调度控制中心承担;主要由运维操作站负责变电站倒闸操作、运行巡视调度指令的分解等工作,两者紧密配合,各负其责。

4、更优化的人力资源配置管理

调度控制中心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了变电站运行操作职能、远方监控职能的彻底分离。以规范用工管理,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精简机构设置为目的,建立新的电网运行管理机制,压缩管理层级、精简机构管理人员,成立综合性生产班组使人力资源合理配置。

5、以人为本科学统筹调配

新的管理模式实行人员集约化管理为运行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特别是设备启动、停送电操作时,可以根据各变电站操作巡视任务的繁忙情况统筹调配运行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人员精力不仅可以放在运行维护、倒闸操作设备、设备巡视等现场执行工作上,还改变了以往各队忙闲不均的现象。同时,开展新模式下运行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6、提升工作效率,信息传递 零距离

因电网调度与设备监控工作需要调控员在同一场所同时进行,可以同时获取和处理电网信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信息沉淀和误判,这样可以为处理事故或故障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电网信息的“零距离”传递可以用调控一体化来实现。在调控一体化改革前事故处理的流程需要通过调度、现场监控、调度等来回几次的信息传递来完成。通过机构整合、流程优化后,调控双方可以同台办公,监控在第一时间会将信息传递给调度,现场处理工作由调度下达指令进行指导操作,这大大的缩短了事故处理时间,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7、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智能监控技术

目前已有很多及时系统实现对电网重要数据信息进行在线监测和控制,但很多应用子系统间通常都是独立完成对应的监视和控制功能,如:SCADA 电网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对实时数据不变化、跳变、异常波动、抖动等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应高级应用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出电网系统运行异常或薄弱的量测数据信息和监控点。监控子系统间相互独立运行模式,使整个电网调控子系统关联性差且效率低,相互数据信息共享和互操作能力差。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需要结合前置系统(FES)。SCADA、PAS 等多个功能子系统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判断,实现电网调度运行的智能自动化功能。综合子系统间进行智能综合分析,可以为电网调度运行监控人员提供准确、全面的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便于其制定高效合理的调度运行计划。另外,调控一体化系统实现对异常量测数据信息的进一步分类排序和预测诊断,对电网系统中最薄弱点进行提示与告警,便于运行维护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计划和处理措施方案。

8、灵活经济调度运行管理技术

为了满足不同专业调控人员对电网运行监视与操作控制功能需要,通过责任分区等灵活经济调度运行管理技术进行解决,即将电网中设备按厂、间隔或信号进行分配,调度运行人员通过切换责任区就能实现对所负责设备的监视与控制。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中,不仅为常规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实际监视操作功能服务,同时还兼顾了电网集控、运行维护等继电保护维护人员的功能服务需求。

9、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调控一体化实现了对电网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优化、预警和动态预测判断、事故智能辨识、以及事故后的智能幅值决策生成和系统恢复,尤其是在紧急状态下的协调控制,实现了集调度、运行、监控维护管理等功能集成化、智能化、自动化的综合整合,大大提高了电网调度运行人员应对复杂多变的运行方式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快速建设发展。调控一体化模式缩短了电网调度的日常业务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电网运行管理的中间环节,整体提升电网调度运行精益化管理水平。总之,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是电网调度运行方式改革的必然趋势,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需要,是电力系统智能电网发展的前提和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姚建国等,中国特色智能调度的实践与

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9

[2] 刘瑞,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应用 [J]云南电

力技术,2010

[3]王晓鹏,调控一体化给电网运行带来的影

响[J].科技资讯,2011

上一篇:浅谈暖通空调安装施工相关问题 下一篇:城市园林绿化中有害生物的分析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