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点滴体会

时间:2022-09-14 02:45:39

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的点滴体会

摘 要:数学教学中的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教师批改作业是了解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和重要途径,教师在作业批改上进行研究、探索,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批改;点滴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189-01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批改面宽量大,令教师非常头疼,占用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尤其是对一名小学班主任来说,每天疲惫于作业的批改,没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教法、备课和班级管理,因此,在作业批改上进行研究、探索,有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一、作业批改对教研教改的影响

小学数学作业的批改多采用全批全改的方法,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1.教师的教研、备课受到影响。数学作业的批改是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它是检查教学效果,发现问题的重要手段,是数学教师每天必做的工作。而全批全改是教师历来的工作习惯,也是学校教学的基本要求,但是,全批全改作业,需要占用教师大量的时间,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钻研教材教法,精心备课,整天被批改作业捆住手脚。而批改后的作业,如再认真分析,查找错误的原因,总结教学中的不足,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等,已无时间来做。这样不利于因材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也不利于素质教育。

2.学生的自主、创新受到限制。素质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育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任。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疲于应付,不管是对还是错,从而使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抑制。

二、作业批改的点滴体会

1.利用评语指导方法。当学生作业中出现计算、观察、分析的错误时,可以利用评语进行方法性指导,让学生明白正确的解题思路,特别是在解应用题及利用简便方法计算的时候,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不明确而产生错误,这时,教师在边上写几个字,如“先找准数量关系……”“采用逆推方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你的简便方法的依据是什么?”等评语,实际是向学生提出思考的方法,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改正、找错,从而真正明白和掌握该类型的题目,此时,教师的几句话就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2.利用评语激发兴趣。恰当的评语,不仅能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动机,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真聪明!你肯定还有高招,因为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就一定有收获。”“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些带有感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教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课前预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布置课前作业时,教师不再指导学生先怎么想、再怎么做,而是放手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预习例题、理解例题。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运用所学知识自主探究,寻找数学规律的实践活动和创新过程,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任,使学习过程变成主动性、独立性、个性化的体验过程。

4.分层设计,做到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水平,把学生分成优、中、差三个等级,并针对等级相应地设计出有弹性的作业,分别是必做题、选做题、延伸题和附加题。要求差生只完成必做题,适当考虑选做题;中等生完成选做题,考虑延伸题;优等生完成延伸题,考虑附加题。从而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层次知识的学习,完成不同的作业。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对差等生实行面批,以便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纠正和指导,对优等生和中等生实行抽查或交换批改。

5.随堂批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新课讲授结束后,对于课后作业应采取集体讨论、解答的方法和随堂批改的方法,等到下节课时,大部分学生作业已经完成,这样减少了学生课后的作业量。当堂批改,反馈及时,事半功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节数学课,课堂上总要完成一些练习题。以前,我也采用巡视指导,上台板演,集体订正的方法。但时间长了,我发现有些同学总是磨磨蹭蹭,不抓紧时间自己独立完成,而是等待老师在集体订正时照抄不误。怎样激起这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就动脑筋想办法,决定每次上课时都带支红笔给学生当堂批改,看效果怎样。因为上课时间有限,每次选择有点难度的题目进行轮流批改,这次改班级左边的一半同学,下次改右边的一半。未改的那部分同学可以互相对照,再叫几位同学上台板演,最后等这边改完了再集体订正。在批改时,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同学给予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及时指正。采用这种方法后,我发现以前做得慢的同学在这种氛围中也变得积极了,速度明显加快了,因为每位同学都想让老师批改,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对于极个别不自觉的学生,因为一个一个地改,就是想偷懒也不行了。当堂批改虽然耽误了一点时间,但看到学生捧着带“”的作业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时,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反馈及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小组批改,让学生当回小老师。把不同水平的学生每4人分成一个小组,教师在每次上课前向学生提供前一次作业的参课答案,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批改,并向教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体验当老师的乐趣。

7.小组交流,总结推广学习经验。由课代表和几名学生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有,一是汇集班上同学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原因,提出解答方案供同学参考。二是收集作业中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的典型范例,及时在全班进行交流推广。三是每一单元结束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总结正、反两种典型例题,以达到使同学们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上一篇:浅谈教学中数学日记的使用 下一篇:注重课堂分层教学 提高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