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汉语疑问代词“谁”的用法与习得情况

时间:2022-09-14 02:23:56

刍议汉语疑问代词“谁”的用法与习得情况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疑问代词“谁”的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然后通过对留学生习得“谁”的语料库的研究,发现留学生习得疑问代词“谁”时,比较容易习得其非疑问用法,本文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疑问代词“谁” 疑问用法 非疑问用法 习得

【中图分类号】H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010-02

疑问代词,就是指表示疑问意义的代词。汉语中疑问代词“谁”往往询问特定的人,可以指一个人,也可以不止一个人。从语法功能上看,“谁”可以作主语、宾语和定语(王凌,2009)。一般情况下,“谁”是用来表示疑问用法的。但在特定的语境下,即与某些词共现时,“谁”的指称范围发生变化,不再表示疑问,而表示任指、虚指和定指(张伊琼,2009)。这些被称为疑问代词“谁”的非疑问用法。持此观点的学者很多,如王力(1985)、刘月华(1983)、邵敬敏(1996)等。

一 疑问代词“谁”的用法

1.疑问用法

第一,“谁”在句中作主语时,可以是及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例如“谁动了我的奶酪?”“谁帮你学英语?”“谁做的这项工作?”也可以是不及物动词作谓语的句子。例如:“谁在哭?”(“刚才谁哭了?”)“谁在跳舞?”也可以用于判断句。例如:“谁在门口?”“谁是你爸爸?”“你爸爸是谁?这时,“谁”既可以放在句首,可以放在句尾。另外,“谁”也可以用于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当中,如“你们班谁最高?”等,后面可以直接跟形容词作谓语,不需要系动词。

第二,“谁”在句中作宾语时,后面通常是及物动词。例如,“你想见谁?”“你刚才赞扬谁勇敢了?”

需注意的是,“谁”不能作不及物动词的宾语,要想带宾语必须借助于介词。如“他在为谁工作?”“你替谁出的这个主意?”“我能跟谁讲?”此时“谁”通常位于介词后面。

第三,“谁”在句中作定语的情况比较简单,通常构成“谁的……”的形式。例如,“谁的书丢了?”“你在修谁的电脑?”“这些房子是谁家的?”

2.非疑问用法

第一,任指用法。“谁”表任指,指代的对象具有普遍性意义,可以是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或任一对象,用来强调“任何人”或“任何事”,其后常用“都”“也”“不论”“不管”“无论”等词语搭配,形成一定的句法格式(王凌,2009)。如以下例句:

“不论谁挨打,只要不是你,你就不管?”

“丧事一切又是哥哥的钱,不管谁的钱吧,反正不能不给死鬼个体面发送。”

“谁都有办法,哪里都有缝子,只有祥子跑不了,因为他是个拉车的。”

“谁也不希望他出事。”

有时也会出现“谁”和“无论/不管”“都/也”三者共现的情况。例如,“至于救你父亲,无论是谁,看见他在地上爬着,都得把他拉回家去!”

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格式出现的句类有细微的差别。一般说来,“谁都”句式既可以用在肯定句中,也可以用在否定句中。而“谁也”句式则往往用在否定句中,其后往往带“不”,构成“谁也不”句式。

另外,“谁不+动词……”类也表示任指,相当于“每个人都”“任何人都”。例如,“谁不想有这样的哥哥?”

“我正儿八经地说,‘谁不喜欢有个响亮的名字。’”

这一格式的“动词”前还可以插入能愿动词,形成“谁+能愿动词+不+动词”。例如,“丁经理的吩咐,谁敢不遵呢!”

最后,还有一种固定格式“谁……谁……”,两个“谁”指相同或不相同的人。举例如下:

“谁先到谁买票。”

“谁想好了谁回答我的问题。”

“他们俩谁也不比谁差。”

“他们几个人过去谁也不认识谁。”

前两句的“谁”指同一个人,在句中作主语。后两句中的“谁”指不同的人,常用于否定句。

第二,虚指用法。虚指性的“谁”,指代的对象不是实际存在的某些人或某个人,而是指句子主语或言语者不知道也说不出的某个人,或者某些人或对剧中所提关于“谁”的问题不感兴趣,答案是什么也无所谓。可构成“谁知道”“谁料想”“谁知……”等固定格式(王凌,2009)。举例如下:

“看他样子并不强壮,谁知道却得了世界冠军。”

“谁知道孩子原来是这么不好养。”

“当初他在大学里是尖子生,谁知他现在变成这个样子。”

“我以为你们进行得很顺利,谁料想会发生这样的事。”

这一类结构多用于句首。在有些句子中,如果去掉并不影响基本意义的表达,可看做插入语。虚指意义的“谁”还可指不知道或无须说出或说不出姓名的人。例如:“哭声,又是谁家的哭声,随着秋风,伴着败叶,悲悲戚戚地传来。”(冯德英《山》)

有时也表示代替转述别人的话时所列举到的人。例如:“他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谁谁擦玻璃,谁谁打水拖地。”

当人们转述别人的话时,为了避免用词的累赘,列举到的人常不直接说,而用“谁”的叠用形式“谁谁”代替。“谁”的这种用法,多为列举使用。例如,母亲说了许多村中的事情,说谁谁家的女儿出嫁了,谁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了。

第三,定指用法。“谁”的定指用法是指“主语”已经明确知道“谁”所指称的具体对象,或者“主语”对句中所提及关于“谁”的问题不感兴趣,但知道问题的答案,可是“主语”对答案是什么并不关心(王凌,2009)。举例如下:

“我心一烦,把电话挂了,对着一支烟刚抽了两口,突然反应过来是谁来的电话。”(王朔《浮出海面》)

“小二黑说:‘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到边区政府你也不能把谁怎么样!走!’”(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他立刻知道他是谁了。”

“我看清了他是谁,他就是王主任。”

在已知所指对象是哪一位的情况下用定指性“谁”来指称这一已知信息往往带有些顾忌、设想、故意绕圈子或加强气势的意味。如第一和第二例句。第三和第四例句通过“知道”“看清”这样的术语表示“已经清楚答案”,明确说明“主语”已经知道了关于“谁”的这个问题的确切答案。

还有一类句子表示“提醒”。即不是说话人不知道“谁”指称什么,而是提醒听话人某些被忽略的部分。这些被忽略的部分通常由“谁”指称,有时在后续的小句中会明确“谁”的答案,有时会隐含在语境中。例如,“别忘了是谁把你教会的,没有老师就没有现在的你。”“好好反思吧,究竟谁对你的帮助最大。”前者给出了听话人已经知道的答案,后者只是为了提醒听话人注意。

二 留学生对汉语疑问代词“谁”的习得情况

本文以中山大学语料库已完成的中高级留学生的作文为语料,研究了留学生习得汉语疑问代词“谁”的情况及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的次序。

1.习得情况

本研究对中1、中1A、中2、中3、中4、高1、高2共7个班的237名留学生作文语料进行考察,统计出了留学生疑问代词“谁”的习得情况(见表1)。

从表1中发现,在这237名留学生中,有29人使用了“谁”这个疑问代词,约占12.24%。说明习得疑问代词“谁”对留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而且,从不同等级的班级习得人数中发现,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遗忘和退化。如在中1班时,有8人使用了“谁”,到了中2班,没有人使用。中3和中4班又开始使用。整体上呈波谷状分布。

2.习得两种用法的次序

研究发现,在使用“谁”的29人中,有3人使用疑问用法,有26人使用非疑问用法。这说明大部分人比较容易习得“谁”的非疑问用法,而语法上相对简单的疑问用法却很少人使用。原因可能是“谁”的非疑问用法大多是固定句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这一点可以从表2中对两种用法的分析中看出来。可以看以下留学生的例句:

“谁没有上街买过东西呢?应该说这是很简单的事。”(中1,卢旺达)

“谁也不让谁,服务员也觉得焦急极了。”(中1,越南)

“一定发生了谁不知道的事情。”(中1,韩国)

“如果谁来找我,给他看这张纸条。”(中4,日本)

“谁知他的父亲把钱全用来赌博!”(中4,日本)

三 结束语

疑问代词“谁”有两种用法,即疑问用法和非疑问用法。其中,非疑问用法分三种情况,包括任指、虚指和定指。本文通过对留学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留学生习得“谁”这个疑问代词还存在一定的难度。同时,有一点令人费解的是,与语法结构相对简单的疑问用法相比,他们更容易习得非疑问用法。这可能与日常使用频率有关,我们很容易把这些结构当做记忆性套语。

参考文献

[1]王凌.汉语“谁”与英文“who”的疑问用法[J].文教资料,2009(3)

[2]张尹琼.疑问代词“谁”的非疑问用法考察[J].文教资料(初中版),2004(15)

上一篇:例外原则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 下一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英语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