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盆草和其混淆品及伪品的鉴别

时间:2022-09-14 01:46:45

关键词:垂盆草;混淆品;伪品;鉴别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8)03-0028-01

垂盆草为景天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垂盆草(Sedum sar-mentoaum Bunge.)的全草。性味甘、淡,凉。归肝、胆、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临床常用于痈肿疮疡、毒蛇咬伤、水火烫伤、湿热黄疸等。现代用于治疗急、慢性肝炎和迁延性肝炎以及癌症等,特别是对降低谷一丙转氨酶有较好疗效,在现代临床上有较广泛的应用。由于近年市场需求的增多,药材市场出现一些混乱情况,严重影响了垂盆草的药材质量,造成临床疗效的下降。笔者通过工作中的总结体会和药材检验发现目前垂盆草常见的混淆品及伪品有佛甲草、鼠曲草、鸭跖草、墨旱莲、马齿苋。

1 垂盆草的原植物形态

垂盆草为多年生、肉质草本,高10~30cm,无毛;不育枝纤细,匍匐生长,节上生根。叶3片轮生,倒披针形或狭长圆形。长1.5~2.8cm,宽3~8mm,顶端短尖,基部狭而有距。花夏季开放,组成黄色,顶生、分枝的聚伞花序;花少而稀疏,无花梗;萼片5枚,披针形至长圆形,长3.5~5.5mm,常不等长,顶端钝;花瓣5片,披针形至椭圆形,长5~8mm,顶端渐尖,有短尖头。雄蕊10枚,2轮,较花瓣短,花药狭卵形,心皮5枚,长卵枚,长5~6mm,基部稍合生,顶端渐尖成一长花柱;鳞片小,近方形,上部较宽而微凹。种子卵圆形,长约O.5mm,表面有细状突起。常生长于海拔1600m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或岩石上。

2 垂盆草药材和其混淆品及伪品的鉴别特征

垂盆草的常见的混淆品及伪品同正品垂盆草药材性状有较大差异,几种药材的鉴别特征见表1。

3 讨论

垂盆草鲜药材在临床上应用较少,且特征较明显,容易鉴别。饮片药材特征同常见的混淆品及伪品有一定相似之处,但详细鉴别,仍存在较大差异,只要认真仔细观察,准确鉴别并不难。在以上品种中,其中佛甲草同垂盆草为同科近缘品种,民间习称小垂盆草,且功效同垂盆草相似,可做为垂盆草的代用品种。其它品种在形态、功效方面同垂盆草都有较大差异,敬请有关同仁在工作应用中注意鉴别,以保证药材质量。

上一篇:温针结合气压反搏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2例临... 下一篇:针灸为主治疗肩周炎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