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丝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14 01:41:58

大棚丝瓜长季节高效栽培技术

导读:丝瓜在浙江湖州市已有近千年的栽培历史,是城乡居民喜爱的夏秋季节消暑佳蔬。湖州市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采收期从5月上旬至11月中旬长达190 天,每667 m2产量12 500 kg以上。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的明显优势是播种时间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管理要求是采1批瓜,就要换1次头、整1次枝、落1次蔓、灌1次水、施1次肥。

湖州市地处浙江北部,太湖南岸,晚春至早秋期间气温高、湿度大,非常适合种植丝瓜。丝瓜色泽青绿,味道鲜美,爽口不腻,营养丰富,是城乡居民喜爱的夏秋季节消暑佳蔬。进入21世纪后,随着标准钢管大棚的广泛应用,湖州市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面积迅速扩大,采收期从5月上旬至11月中旬长达190 天,每667 m2产量和收益比露地栽培翻两番。现将该项技术整理汇总,以飨广大菜农。

1 技术优势和特点

1.1 播种时间早,采摘时间长,产量高,效益好

根据3 年观察记载,大棚丝瓜长季节栽培2月上旬播种,3月上旬定植,5月上旬采摘第1批丝瓜,一直到11月中旬结束,全程可采摘10~11批瓜,每667 m2丝瓜产量12 500 kg以上,产值约2.5万元,收益约2.0万元。

1.2 根据不同季节,用好大棚设施

3月上旬定植时正值低温季节,用大棚加小拱棚两层塑料膜覆盖保温促缓苗。进入夏秋高温多雷阵雨季节,保留顶膜,拆除四周裙膜,实行避雨栽培,四周通风降温降湿,控制病害发生。晚秋低温来临,重新围好四周裙膜,实行保温栽培,延长采摘期。

1.3 及时调整株型,同步灌水施肥

大棚丝瓜在整个生产期间要及时调整株型,同步灌水施肥。根据栽培记载,日平均气温达到18℃后,丝瓜茎蔓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为了控制茎蔓生长,应人工整枝和落蔓。同时要充分利用丝瓜主侧蔓都能结瓜和需肥水量大的特性,每采1批瓜后,就要换1次头、整1次枝、落1次蔓、灌1次水、施1次肥。

2 产量构成

2.1 种植密度

每667 m2标准大棚种植丝瓜2 000~2 200株。

2.2 采摘批数

5月上旬开始采摘第1批丝瓜,到11月中旬采摘结束,全生育期共采摘10~11批。

2.3 平均单瓜质量和每批产量

平均每批每株坐瓜、留瓜2条左右,早春第1~2批和晚秋第9~11批,平均单瓜质量约300 g,每667 m2每批采摘丝瓜约1 200 kg;晚春至早秋的第3~8批,平均单瓜质量约350 g,每667 m2每批采摘约1 400 kg。

3 主要栽培技术

3.1 品种选择

根据消费市场选择适宜丝瓜品种,湖州市一般都选择普通丝瓜品种绿王子或三比2号。绿王子瓜长50 cm左右,三比2号瓜长30~40 cm。若瓜条太长,容易碰到畦面,影响品质。每667 m2大棚准备种子2 500粒左右。

3.2 浸种催芽

丝瓜种皮厚,冬季需浸种10~12 h。浸种后放入催芽箱催芽,温度控制在30~32℃。催芽24~30 h后,人工挑选已露白种子,放在20℃左右的室温下保湿保存。对未露白种子继续催芽,待种子全部露白后一起播种。

3.3 两棚配套,保温育苗

早春季节气温、地温低,需在钢管大棚内用电热线加温育苗,大棚内还需套中棚或小拱棚。苗床宽

1.2 m,长10.0 m,置放1条1 000 W电热线。用10 cm×10 cm规格的塑料营养钵育苗,每钵播1粒已露白种子。保持苗床温度25~30℃,36~48 h子叶就能顺利出土,此时要加强检查,及时摘去“带帽”的种壳。待秧苗子叶完全展开后,降低苗床温度,白天保持22~25℃,夜间保持15℃左右。定植前3天,进一步降低苗床温度炼苗,为定植做准备。

3.4 耕地作畦、基肥施用

定植前15~20天大棚土壤深翻20 cm,基本整平后,开沟集中深施充分腐熟的畜禽肥作基肥,每667 m2用量3 000~3 500 kg,配施尿素10 kg。8 m宽钢管大棚作4畦,畦面宽1.0 m,底部宽1.2 m,沟底宽50 cm,畦高30 cm。为方便农事操作,边缘两畦离大棚棚边应加宽到85 cm左右。每畦中间放置1条滴灌带。为控制草害,定植畦作好后,畦面覆盖黑色地膜。然后密封大棚膜闷棚,提高土温,等待定植。

3.5 定植方式

3月上旬定植,每畦种2行,交错行种植,每行离畦边10 cm,自然形成同一畦内行距80 cm,相邻两畦行距90 cm的宽窄行种植,株距35 cm,每667 m2大棚种植2 000~2 200株。

3.6 搭架和吊蔓

待瓜蔓长到30 cm高时,拆除小拱棚,用竹竿作立柱,间距4 m。用10号铁丝作水平拉线,每畦纵向拉2条铁丝,搭成离畦面1.6 m高的平架。用塑料绳作吊线,及时引蔓吊蔓。

3.7 采摘期田间管理

①人工授粉 早春季节气温低,大棚内授粉昆虫少,活动能力弱,在第1~2批瓜开花结瓜的时候,要求在7:00~9:00人工辅助授粉,保证结瓜均匀、产量高。

②换头 第1批瓜主蔓结瓜,当主蔓长到1.6 m高与水平铁丝拉线持平时,摘去主蔓顶端生长点,进行换头,控制主蔓生长过快。

③整枝 每次换头后,在顶端保留1条生长健壮的侧蔓,让其生长成结果蔓,其余侧蔓都要及早摘去,同时摘除卷须和多余的雄花,以减少养分消耗。

④落蔓 每批瓜采摘完毕后,及时落蔓,落蔓时只摘除失去生长功能的枯黄叶或病叶,保留具有生长功能的全部叶片,茎蔓一律按顺时针方向盘绕在畦面上。

3.8 灌水和追肥

丝瓜属最耐潮湿的蔬菜作物之一,在生长期间,每采收1批瓜,就要追1次肥、灌1次水。一般施肥和灌水同步进行,每667 m2每次随滴灌施高浓度水溶性三元复合肥3~5 kg。

3.9 病虫害防治

病害主要是灰霉病和病毒病。前期主要是灰霉病,可选用40%施佳乐(甲基嘧菌胺)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中后期主要是病毒病,可选用2%菌克毒克水剂200~250倍液或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害虫主要有瓜绢螟、黄守瓜、黑守瓜、蚜虫和烟粉虱。瓜绢螟可选用24%美满(甲氧虫酰肼)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15%安打(茚虫威)悬浮剂3 500~4 000倍液喷雾防治。黄守瓜和黑守瓜可选用4.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和烟粉虱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夏秋高温期尤其要重视在大棚内悬挂黄色板诱杀蚜虫和烟粉虱,控制病毒病发生。

3.10 及时采收

从开花授粉到嫩瓜采收,早春和晚秋为15天左右,夏秋高温7~10天,嫩瓜要及时采摘,以保证商品质量和食用品质,同时有利于提高产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中国蔬菜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 苏小俊.丝瓜高效生产新模式[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3.

上一篇:木兰文化软实力构建商丘市体育旅游发展的探究 下一篇:武汉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