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雨即将来临》看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时间:2022-09-14 12:13:47

从《细雨即将来临》看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摘要:科幻小说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发展下产生的,与科学技术紧密相连,是作家在认识科技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及困惑。本文试从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雷的作品《细雨即将来临》分析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以其为研究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略尽勉力。

关键词:西方科幻小说 主题构建 写作特点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也造就了大量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科幻小说的产生源自西方工业革命,科学与幻想便是科幻小说的关键要素。1818年,玛丽・雪莱发表的《弗兰肯斯坦》被公认为科幻小说的开篇,此后出现了爱伦・坡、儒勒・凡尔纳、雨果・跟斯巴克、克拉克等优秀的科幻小说家。科幻小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日趋走向成熟、鼎盛。《细雨即将来临》是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雷(Ray Bradbury)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极其低调的口吻,描述了科技在给人类带来生活上便利的同时,也能毁灭人类及地球,小说中的人类曾享受着机器人全方位的周到服务,却最终成为核战争的受害者,走向灭亡,空荡荡的房间里,只有电脑仍发出按部就班的指令,依照固有的程序为早已不存在的主人提供服务,小说以略带感伤主义的文学色彩,试从小说的幻想故事中影射现实社会,提醒人类时刻保持警惕,提防高科技的过度运用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细雨即将来临》不仅是科幻小说家雷・布拉德伯雷的重要作品之一,从一定程度上也折射了西方科幻小说的特点。

一、从《细雨即将来临》看西方科幻小说的主题构建特点

《细雨即将来临》以在未来社会人、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关系为主题,描述了未来核战之后的大悲剧。在未来的家庭生活中,人们享受着家庭生活现代化带来的安逸和便利。然而随着核弹的爆炸,一切都凝固成一幅木炭画。人类消逝。受核辐射的影响,人类的忠实伙伴小狗也痛苦地死去。噩梦结束后,自然界的生物依然存在,高科技所带来的服务依然存在,而人类却已经灰飞烟灭。小说中引用了美国浪漫派诗人莎拉・提丝黛尔(Sara Teasdale)的同名诗歌《细雨即将来临》概括它的主题:细雨过后,泥土芬芳。矫燕环飞,细声鸣唱。犹如轻歌,雾掩池塘。野生李树,洁白无常。知更鸟儿,火红衣裳。篱笆堤下,轻唱梦想。关于战争,无人知晓。时过境迁,无人稽考。树鸟无心,何人知道?人若消亡,无痕无兆。天界春神,佛晓起身,众人已亡,何从知道?小说不但揭示了科学的奥秘,还深刻思考了科学发展对人类的影响,揭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人类的愚蠢和荒谬。纵观西方科幻小说史,不难看出与《细雨即将来临》类似的主题不胜枚举,均以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为创作的主题,这也是西方科幻小说的重要特点。不论是早期的科学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的《气球上的五星期》等多部作品,英国科学家、科幻小说大师克拉克的长篇科幻小说《2001年:太空之旅》,美国“新浪潮派”科幻小说家飞利浦・法马的四部曲《走向你们分散在各处的新体》、《传说中的河船》、《阴谋》和《魔迷宫》等,到20世纪80年代,诸如雷戈里・本福德的《时间图像》描写了剑桥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用超光速信息,罗伯特・佛伍德的《龙蛋》讲述了宇宙飞船在中子星表面的历险等反映人类对太阳系和宇宙研究的太空小说。这些都表现了西方科幻小说作品中融合科学与幻想,并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的特点。科幻小说家多以时间与空间的转换来发挥其想象力,例如英国科幻小说家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对时间机器的描述,开启了科幻小说描写时间旅行的大门,1897年,威尔斯发表了《隐形人》,有力地揭示了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还给人类敲响了警钟,此后美国、日本等国都投入巨资做“隐形人”的相关研究,可见迅速发展的科技让人兴奋的同时,也使人们不由地担心技术失控引发的严重后果。

二、从《细雨即将来临》看西方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一)情节设计紧扣人类日常生活。《细雨即将来临》讲述的是一家人在核爆炸之后的命运。小说刻画了一家人的幸福生活场景:夫妻二人儿女双全、自在幸福。他们的房子由于高科技产品的使用而显得方便舒适:音乐、诗歌和图书可以自己发声;床褥可以自动加温,自动整理;女主人早晨不用早起,因为早饭可以自动做出;甚至家里的卫生也是由小机器人来负责的……小说中对家庭日常生活的描述也许正是大多数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而且作者在小说的第一段就指出这种生活是那个年代许多人都可以享有的。作者所设计的情节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朴实而真切,吊足了读者的胃口。而美梦在顷刻间化为乌有,巨大的落差给人深刻的警醒。西方科幻小说中,与人类日常生活紧扣的情节设计也不胜枚举,例如美国作家飞利浦・法马的《洗不得的钻石》,讽刺了现实社会中人们的金钱至上心理所谓的物质文明。阿西莫夫在《150年后我们这样上学》中描述了2157年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感受。

(二)运用过去时体现故事的逼真性。科幻小说是作家根据科学对未来世界的幻想,讲述的是未来发生的事件,从语法上讲应使用一般将来时,但许多西方科幻小说的语言却运用了过去时态,这使得故事情节显得更加逼真,使读者更为信服。《细雨即将来临》发表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描述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事情。文章使用过去式,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到它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容易引起心灵的触动。例如凡尔纳的《地心游记》,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英国作家斯特普尔顿的《最后和最初的人》等作品,都是将发生在未来的故事,今天尚未发生的故事当做已经发生的故事来描写,以十分确切的词汇描写作家的幻想,而并非“可能”,“希望”之类不确定的字眼,以实现故事的逼真性。将过去时态运用到科幻小说中,由此产生了科幻式倒叙的特色写作手法,可以通过全景模式构建作家对未来人类世界的模式,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

(三)段落分明,结构紧凑。西方科幻小说作家一般利用词汇相等链、链式结构和编列结构衔接段中各语句来推展段落 ,从而使段落具有交际功能,整体上来说,大段主要重在描述,以深化主题,小段主要是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小说《细雨即将来临》一共有约2000词,分为55个自然段。其中行数在五行以上的大段只有七段,这七个大段主要讲述了未来科技带来的家庭生活;核爆炸后一家人在花园里静态的画面;通过小鸟表现出的悲哀的宁静;小狗的痛苦挣扎;引用的诗歌《细雨即将来临》;房子的惨状;房子的混乱。七个部分的描述从不同角度刻画了人类从享受科技成果到毁灭于科技成果的过程,对细节的细腻描写使人感到悲哀和惶恐。其余的段落多为两三行的小段,多以时间短语为首句。从第一个时间短语Today is April 28th, 1985.到最后一段的Today is April 29th, 1985.中间段落使用Eight one、Ten fifteen等时间短语,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描述了在一天当中人类世界毁灭的过程。时间短语的多次使用使读者感到急促,短小的段落加快了阅读的速度。这些都让读者切实感受到灾难来临后,人类多么美好的一切都会在瞬息间消失。

(四)特色修辞手法的使用。西方科幻小说家充分发挥其勇于探索的精神,透视现实世界,作出许多未来可预见性的想象。作家在引入了现代的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的同时,也不乏诸多浪漫和丰富的遐想,作家紧随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以其敏锐的思维,运用形式多样且富有特色的修辞手法,诸如押韵、头韵、辅音一致和重复等语音修辞手段,博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更富有魅力,更具感染力。其中押韵是指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元音前的辅音应不同;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头韵是指韵要押在相同的第一个音节上,其他音节不同。辅音一致是指韵要押在最后一个音节的相同辅音上。博喻则指的是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又叫连比。《细雨即将来临》原文中有这么一句:“Seven nine, breakfast time, seven nine.”就是运用了押韵的修辞手段,以使语言声情交融、音义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阅读的同时好像听到了灾难中嘈杂和慌乱的声音。作家雷・布拉德伯雷在情节设计、语言、段落、修辞等方面独具匠心,使小说的主题得以更好地体现,是西方科幻小说作家的代表之一。

三、结束语

西方科幻小说的作者善于用朴实的情节和叙事的语言来表现主题。我们在欣赏小说的同时,能够了解新科技的动态,增加科普知识及对科技的兴趣。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对待科技的发展。理性的科学研究可以造福人类,而疯狂的、毫无节制的科学研究会毁了人类。小说《细雨即将来临》的作者雷・布雷德伯里巧妙地使用简单的情节和精彩的语言突出了小说的这一主题。让读者在阅读后会有所震撼,有所思考。

参考文献

[1]毕文静.西方科幻小说述评[J].大众文艺,2012.

[2]陈许.试论美国科幻小说的产生和发展[J]. 国外文学, 2002(02).

[3](美)雷・布拉德伯雷.雷・布拉德伯雷中短篇科幻小说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上一篇:冰天雪地四驱都不怕 下一篇:学好电子技术 增强就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