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诗序 第7期

时间:2022-09-14 10:58:11

《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因。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犀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迭于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然则《关雎》《麟趾》之化,王者之风,故系之周公。南,言化自北而南也。《鹊巢》《驺虞》之德,诸侯之风也,先王之所以教,故系之召公。《周南》《召南》,正始之道,王化之基。是以《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叉也。

(选自阮元刻《十三经注疏》本《毛诗正义》)

【注释】

风,指国风,《关雎》为国风的首篇。《诗经》十五国风,比较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感情和愿望,基本上是人民的诗歌,具有地域的特征。它跟雅、颂有地方乐歌和朝廷乐歌的区别。

风,指教化。

动,指感动。

化,指感化。

所之:所向,所往。

形,指表现。

永指长,永歌即引声长歌。

文,指官、商、角、徵、羽五声之调。

乖,指乖戾、反常。

莫近,指莫过。

以是经夫妇:以,用。经夫妇,指使夫妇之道入于正常。

风,依据下文的解释是指风化、讽刺。赋,用作动词,含有铺陈直叙之意。比,比喻。兴,起的意思,兼有发端和比喻的双重作用。雅,正的意思,谈王政的兴废。有大雅、小雅之分。颂,指周王朝和鲁、宋二国在祭祀时用以赞神的舞歌。

变风变雅:变指的是时世由盛变衰,政教纲纪大坏。

国史,指王室的史官。郑玄说:国史采集众诗。明其好恶,令目盲的乐官歌之。

四始,指风、小雅、大雅和颂。郑玄说:“此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

正始之道,王化之基――《论语正义》:“《周南》《召南》二十五篇之诗,皆是正其初始之道,王业风化之基本也。”可见,《周南》《召南》(属十五国风)在儒家学者看来,对国家统治有举足轻重之势。

【赏析】

出于政治统治的考虑,汉代治国者非常重视儒家经典,尤其是汉武帝接受儒生董仲舒建议,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基本国策,从而真正奠定了儒学在封建时代的正统地位。先秦儒家经籍《诗》《书》《易》《礼》《春秋》在汉代被尊为“五经”,设“五经”博士,于是一门训解和阐释儒家经典之学崛起,史称之为“经学”。对《诗》的阐释品评(文学批评),自然就和经学密不可分。汉儒解《诗》,几成时代风尚,是汉代一种重要的学术文化现象,在儒学经学特别是《诗》学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而《毛诗序》就是汉代《诗》学批评的最富权威性的经典之作,是儒家诗学在汉代的全面总结,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里选录的是《诗毛氏传》在国风首篇《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本序究属何人所作,目前尚无定论。

《毛诗序》阐说了诗歌的特征、诗歌音乐与政治的关系、诗的分类和表现手法,以及诗歌的社会作用等,可以看作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首先,它进一步阐明了《诗经》言志抒情的特征。之前的《尚书,尧典》和《论语》,对“诗言志”的特征有过论述,《毛诗序》在其基础上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只是它把志和情结合起来谈,则更清晰地说明了诗歌的特征。“诗者志之所之也”的志和“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情,实际上指的都是思想、情感、怀抱。正如孔颖达《论语正义》云:“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

其次,《毛诗序》指出了诗歌音乐(诗乐舞三位一体)与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作品,社会的政治情况往往可以在诗歌和音乐中反映出来。对于诗歌的认识、反映现实的作用,《论语》中有过阐述,诗的“兴观群怨”说中的观――“观风俗之盛衰”“考见得失”足以印证。只是《毛诗序》将诗歌音乐和政治、道德、风俗的关系进一步指出来了。后来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中的“时运交移,质文代变”“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理论就是源于此。

再次,在诗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上,《毛诗序》提出了“六义”说――“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其中,风、雅、颂为《诗经》的分类,赋、比、兴为《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朱熹指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它说明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感情的激发、联想和对事物的描写都是结合具体形象进行的。赋、比、兴的方法实质上是形象思维的方法。

总的来说,《毛诗序》的批评标准可以概括为“主文谲谏”四个字。其意指批评劝谏,不直言其过。隐约其词,使之自悟。这就指出诗歌音乐在对统治者进行批评劝谏时,要注意方式,含蓄委婉为上。所以,《毛诗序》认为诗歌在言情时要“发乎情,止乎礼义”。

诗歌音乐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这是《毛诗序》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它对诗歌的社会作用的总的阐述为“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具体体现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这种思想,是对《论语》中“思无邪”说、“兴观群怨”说、“事父事君”说的儒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它对诗歌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上一篇:论词 第7期 下一篇:论语(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