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化学课中的渗透

时间:2022-09-14 10:09:44

德育在化学课中的渗透

一、德育教育在化学课中渗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德育教育与化学教育相互促进的需要。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性格、情感方面的特征。如果学生具备顽强的毅力,好学善学的精神,可以说具备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这对其今后发展是非常重要。学生走向社会后,又将开始新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更广泛,如果具备了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则完全可以经受终身学习的挑战。

二、化学课中开展德育教育的内容

在过去的化学课教学中,我们也有德育教育的成分,但这种教育是无意识的、无目的的、零散的、不系统的。在化学课中开展德育教育应侧重哪些内容,我个人以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德育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化学课中开展德育教育,也应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但要进行物质文明建设,还要大力提倡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该从青少年抓起。热爱自己脚下的土地,热爱生我养我的家乡,热爱伟大的中华民族,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具有的爱国之情。所以说,德育教育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

第二、开展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教育

在化学课中开展德育教育,应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做为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世界观的教育,引导学生初步形成对世界的一些科学认识和看法,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正确认识世界,感知事物;通过进行人生观教育,初步引导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现实的、有崇高追求的人生观;通过进行价值观教育,初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正确评价社会评价自我,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第三、化学教学中,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化学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讲课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好其它课程也是有帮助的,主要是在讲课或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的求知欲,遇到困难敢于挑战的顽强毅力,对化学实验现象仔细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能力,在共同学习和实验中与他人的交往能力,解决疑难问题时的创造能力等等。这些因素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都有重要的作用,也应化学课教学中开展教育。

三、在化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首先,处理好化学课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化学课的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辅助手段,德育教育只能为化学课的教学服务,要掌握火候,注意理解"渗透"两个字的含义。这个过程是一个在学生意识中逐步渗透的过程,只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才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其次,要注意方式。德育教育要在提高能力、塑造人格、培养品德上下功夫,要结合课程实际情况开展。例如讲铜元素时,可以讲一讲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的青铜文化;讲有关火药的知识时,可以讲一下我们祖先发明了火药,但最终却被列强用火药打开国门的屈辱历史;讲有关造纸的化学常识时,可以讲我们祖先发明造纸术,但被列强用来签订不平等条约、割地赔款的历史。

四、总结

总之,在化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要掌握好方式方法,掌握好了,事半功倍,掌握不好,事倍功半。本文所涉及的在化学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有些方面还是粗浅的经验,更多的内容还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作者:鹿洪莲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蒙古族中学校

上一篇:后现代书院德育模式解析 下一篇:德育教育下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