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的艺术

时间:2022-09-14 10:07:17

唯美的艺术

 [摘 要] 电影《纳尼亚传奇1》又名《狮子、女巫和魔衣橱》,这是一部宣扬基督教真、善、美主题的美好童话故事。早在2005年《纳尼亚传奇1》就吸引了全球亿万观众的眼球,并创造了当时全球高达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风靡海内外。该电影以其纯粹的色彩、精巧的选景和精湛的拍摄技巧给观众展示了一幅幅唯美的艺术画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从该片的选景、拍摄技巧、色彩等方面分析其中的美术画面,以期从这部片子的唯美画面中找到艺术的巨大感染力。

[关键词] 《纳尼亚传奇1》;色彩艺术;选景艺术;拍摄技巧

  《纳尼亚传奇1》是根据英国著名作家、基督教神学作家克莱夫·斯坦普斯·刘易斯(C.S.Lewis)以虚构的魔幻世界纳尼亚王国为背景而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奇幻电影。该电影讲述了一个人类在二战期间的故事,佩文西家四个兄弟姐妹彼得、苏珊、爱德蒙和露茜,为逃避二战的枪林弹雨,便跑到一位老教授家避难,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露茜通过教授家的衣橱到达了纳尼亚王国,接下来便是这几兄妹在纳尼亚王国的传奇故事。导演安德鲁·亚当森在制作电影时就紧扣该作品的文学主题——基督教的真、善、美,他用一种唯美的艺术使得该片无论是从主题上、拍摄技巧上还是从画面上都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温馨感和美感,影片接踵而来的精美绝伦的画面展示了摄影师精湛的专业水准和对色彩理论的高度认识。影片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从心理上,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艺术的盛宴。

一、不同选景的拍摄技巧

(一)天山共色的冰天雪地

《纳尼亚传奇1》在电影中有两组对比鲜明的画面,其中一组便是处在白女巫黑暗统治下的冰雪天地中的纳尼亚王国。白女巫用自己的魔法将纳尼亚王国永远处在冰天雪地中,永远也见不到春天,见不到绿色。撇开在该电影中冰天雪地(黑暗统治的象征)的真实寓意不说,也恰好是这种冬天,在画面上却给人一种纯净、纯粹的感觉,是一种隔绝于世人硝烟之外的别样天地,别有一番风味。冰雪是冬季的一大特征,冰雪意味着寒冷,意味着与温暖的相距甚远。导演选择用冰天雪地来衬托白女巫对纳尼亚王国的无情镇压和黑暗统治实在是相得益彰。寒冬腊月,当大雪纷飞,冰雪覆盖大地时,正是冰雪摄影的大好时机。在电影《纳尼亚传奇1》中,冰雪天气的拍摄体现了摄影师精湛、高深的摄影技术,下面分以下几个方面谈谈。

1.场景选择

拍摄冰雪与拍摄其他景物一样,选景十分重要。选景包括场景的选择,前景、背景的选择以及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大小等多个方面。 场景指全景、中景、特写等多个景别。选择远景和全景等大场面,其目的是在展示声势,制造气势,让观众放眼欣赏辽阔的冰雪世界或白雪皑皑的高山大川。

在《纳尼亚传奇1》中,第一次出现冰雪皑皑的世界是露茜由于好奇而通过教授家的衣橱来到了美丽神奇的纳尼亚。在这里,选择的场景主要是前景,因为这里的主角还是露茜,并没有转移到纳尼亚的冰雪天气的刻画,主要刻画的还是露茜来到纳尼亚之后的激动、好奇的心情。随着剧情的发展,冰雪天地作为背景的画面也很多,例如,在四兄妹逃离白女巫的爪牙追捕时,在一片茫茫雪地中奔跑采用的就是背景的选择。

2.逆光

对于雪景的拍摄,光的选择非常重要,受雪景固有的物理性质(反射)影响,如果光线的把握不到位,那么拍摄出的雪景是非常糟糕的。在《纳尼亚传奇1》中,雪景给人一种天山共色、浑然天成的纯净感,是因为摄影师独具匠心,采用了逆光的技巧,将纳尼亚唯美的雪景展示得淋漓尽致。在逆光照射下,才显得晶莹剔透,放射出光彩。逆光给冰雪镶上了一圈闪亮的轮廓线,透明发亮,很有神气,冰雪质感异常突出。

3.曝光量

景物的曝光量有两个根据,一是被摄景物的亮度,二是作者的创作意图,两者相辅相成。但比较而言,作者的创作意图更为重要一些,因为被摄景物的亮度,各个面的受光情况不同,亮度也不一样,如果按受光部分确定曝光量,阴影部分感光则不足,便会有可能失去影纹,成为死黑一片;如果按阴影部分确定曝光量,光亮部分则会感光过度,失去影纹,成为白板一块。在《纳尼亚传奇1》中,摄影师很好地掌握了曝光要领,曝光得体,画面质感突出,拍摄出了美轮美奂的纳尼亚雪景。例如,四兄妹和海狸夫妇在逃离白女巫的追捕时,原本完整无缺的冰面瞬间变成了支离破碎,露出了汹涌的激流,四兄妹不得不趴在体积不大的冰面上漂流,此时冰块的白色与海水的蓝色一个是硬色调一个是软色调,如何处理曝光量的问题影响到整个画面的美感。此外,摄影师充分理解导演要表现的创作意图——冰块与海水的刻画为主,人物的刻画为辅。所以在此情节拍摄的时候,摄影师掌握了冰块和海水的不同亮度和受光情况,把雪景和海水的拍摄画面处理得非常出色。

(二)一派生机的绿色王国

在电影《纳尼亚传奇1》中,与白女巫统治下的冰天雪地场景相对的是狮王阿斯兰统治下的代表和平、温暖的春意盎然的场景。在电影中,当海狸夫妇与兄妹几人成功逃离了白女巫追捕后他们就来到了阿斯兰统治的温暖的阿斯兰,这里到处显示出一派春意盎然、大地复苏的美好图景,成功地掌握拍摄技巧,把纳尼亚王国万物复苏景象拍摄得精美绝伦也是《纳尼亚传奇1》创作的惊人之处。

阿斯兰统治下的王国处处显示出一派生机,春意绵绵,温馨如画。在这里,有柔嫩的、无边无际的小草,小草中还有星星点点的花朵,不时还有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如此良辰美景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呢?以树木的拍摄为例,摄影师主要是运用了侧逆光和逆光照明综合运用的技巧。具体来说,拍摄树木一般应应用侧逆光和逆光照明,以侧逆光照明为最好。侧逆光对树干的立体感和质感都表现得很好;树枝和树叶是用逆光照明的,树枝在逆光照明下,形成了双轮廓光的效果,树叶在逆光的照明下,也可以充分地表现出树叶半透明的质感。在构图上应注意角度的选择,可以拍摄树木的整体,也可以拍摄某一个局部,甚至只是表现具有某种特点与色彩的枝叶。《纳尼亚传奇1》当之无愧是大片,大片的风范就是大到整体效果美感的讲究,小到每一个出现的小画面都不放过。森林出现较多的场景是阿斯兰替埃德蒙受死之后的情节,例如,为逃避白女巫的追杀,露茜和苏珊都躲到树上,这里虽然是对主角那种担惊受怕神情的刻画,但是背景的树林刻画也没有落下,树木在逆光的照明下,显得非常有半透明的质感。此外,还有一个画面是对绿叶的特写,在四兄妹彻底解放纳尼亚后,聚到了一起,他们看到了在梦中经常出现的火烛,这时的火烛就是立在一个盘旋着的绿色植物之上的。

二、唯美的色彩

色彩是影视文本基本的视觉性元素,是属于影视艺术中造型艺术的类型之一,影视中的色彩艺术除了本身物理表层意义外,最主要的是其深层的象征性。不同的色彩表达可以引起人类不同的心理反应和情感反应,以致产生不同的情绪效果。色彩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具有推动情节发展和把握节奏的重要职能。色彩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增添电影画面的美感,还可以对故事情节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所以说,色彩是电影无声的语言,有时候甚至可以表达有声语言无法逾越的效果。《纳尼亚传奇1》这部影片的场面宏大壮观,画面唯美多姿,这是与色彩的有效运用息息相关的。

在电影《纳尼亚传奇1》中,采用的主要色调是:白色、绿色、灰色、蓝色、黄色,其中白色、绿色是主打色,灰色则是调和色。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白色是硬色调,象征着寒冷、黑暗和死气沉沉,绿色在这里是软色调,代表的是和平、和谐、温暖和生气。下面具体分析不同颜色在不同场景中产生的不同效果。

1.黑暗灰色。影片开场就是二战期间硝烟弥漫的画面,一幅接着一幅灰、黄色的画面直逼观众的眼球。直升机在空中狂轰滥炸,地上的居民被炸得无处藏身,佩文西家中的四个孩子只能躲到地洞里面暂时避难。电影开篇便是灰色调,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空中是灰色的,地面是灰色的,灯光是灰色的,人的表情也是灰色的……这与后面露茜发现的雪白纯净、天山共色的纳尼亚王国有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白色与灰色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种黑暗现世和世外桃源的区别。颜色的区别象征着主题的区别,反映了人们对乌托邦世界的向往和期盼,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厌恶和对硝烟的逃避。此时,电影的主题基调便被初步定下来,资本主义世界的人类,已经开始出现人性异化的现象,人们被战争的威力所折服,他们开始选择另一种没有硝烟只有美好的世界。

2.纯净白色。露茜从教授家的衣橱中进入纳尼亚王国开始,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冰雪世界,一片白雪茫茫,树上、山上、地上全是披着白雪的唯美画面,一幅幅冰雪美景不仅吸引了女主角露茜,也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冰雪的白色,给人一种纯洁、干净和无杂念的心里感觉,是人们对美好童话的共同期盼。但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观众开始了解到冰雪覆盖的纳尼亚是白女巫黑暗统治的象征,人们的心情便不再纯净,取而代之的是对白女巫的憎恨。影片中只要出现冰雪画面,就有镇压和血腥,就有黑暗和压抑。所以,该影片的白色调象征的是一种黑暗和压抑,与白色本身的意味是相悖离的。

3.温馨绿色。绿色在电影中代表着一种和平、温暖和生气,唯美的绿色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与白女巫统治的冰雪天地相对,阿斯兰统治的王国是一派生机盎然、万物复苏的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美景,有和谐安定的居民,到处出现一派祥和的景象。当佩文西家中四兄妹逃离白女巫爪牙的追捕来到阿斯兰领地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望无际的柔嫩小草,随风飘摇的小草丛中还掺杂着星星点点的五颜六色的花朵,偶尔还有几棵独立的树木。这是西方电影经常出现的唯美的自然景色画面——用远镜头展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物,几棵独立的树木便是空旷草地的点缀物,这样更显得景色的大气磅礴。

三、结 语

电影《纳尼亚传奇1》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塑造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乌托邦家园纳尼亚王国。影片之所以以其画面的美感夺得亿万观众的眼球,主要是因为其选景的巧妙、拍摄技巧的拿捏适当和色彩运用的协调。这部影片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出于电影制作者对画面把握的独具匠心。对美术画面的要求甚高是这部作品成功的主要因素,同时这也是这部影片历久弥新,一直被观众所青睐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陈晨.本土纯粹电影色彩美学初探[J].大家,2010(04).

[3] 石洁.色彩在当代电影艺术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09(40).

[3] 周登富.电影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

[4] 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巩玉兰(1973— ),女,山东济南人, 硕士,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影像艺术。

上一篇:从电影《苏州河》试述第六代电影人美术创作的... 下一篇:从电影《立春》看声乐艺术的叙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