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动力学在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4 09:26:30

家庭动力学在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出院后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的 探应用家庭动力学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 将2014年10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后好转出院的符合纳入条件的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庭动力学理论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血压达标率、康复训练干预效果。 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康复训练效果(患肢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坐站平衡及步行稳、无废用性肌萎缩及软组织挛缩、有社交活动)明显优于对照组,干预组遵医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家庭动力学;高血压;脑卒中;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7)08-14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 dynamics in hypertensive strok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40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stroke discharged from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July 2016 were chosen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00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care.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nursing intervention with application of family dynamics based on nursing routine.Patients compliance,patients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reaching rate and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reaching rate on discharge had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6 months after discharge,the patients blood pressure standard reaching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appare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Moreover,the function of movements of patients affected extremity,sit-stand balance and walking stability,no disuse myatrophy and soft tissue contracture,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with social activities and patients medical complianc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all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Family Dynamics;Hypertension;Stroke or cerabrovascular accident (CVA);Nursing

数据调查表明,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人数不断增加,由于健康知识缺乏、生活方式不良,成为导致脑卒中发病的重要因素[1]。脑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脑卒中是人口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也是长期致残的主要原因[2]。研究发现绝大多数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在住院期间均能正确按照要求进行治疗,但在出院后其遵医程度却大大下降。遵医程度低与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风险增加相关。家庭动力学理论把家庭功能作为一个互动的护理干预方法,分析以家庭为背景家庭成员对患者个人健康问题的作用,强调家庭对个体健康的影响[3]。为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遵医程度,有效控制病情,增强康复训练效果,本研究通过应用家庭动力学理论对出院的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x择2014年10月~2016年7月在何贤医院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好转出院的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400例,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例,其中干预组男116例、女84例,年龄48~65岁,平均(52.5±9.2)岁,脑出血128例,脑梗死72例;对照组男115例、女85例,年龄47~65岁,平均(52.6±9.3)岁,脑出血125例,脑梗死7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1)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经CT或者MRI检查确诊为高血压性脑卒中疾病;(2)意识清楚,认知能力基本正常,有肢体活动功能障碍;(3)自愿加入本研究者。排除条件:合并其他严重器官病变者。

1.3 方法

1.3.1 护理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出院时责任护士指导患者出院回家后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时测血压、加强肢体功能锻炼、定期回医院复查及相关注意事项。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家庭动力学理论对患者家庭进行护理干预:(1)出院时,组织患者及家属学习高血压性脑卒中健康教育视频,通过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视频案例,教育患者及家属饮食、情绪、锻炼等因素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的重要影响,如何配合治疗才能达到理想的减轻致残率及复发率效果,家庭成员在帮助患者配合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如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起居调养、协助功能锻炼及督促患者按时服药等。视频结束后,责任护士将该视频学习光盘交给患者家属,嘱咐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再认真学习,并训练患者及家属正确掌握血压测量及肢体功能锻炼方法。建立家属微信群,定期发送脑卒中康复知识、方法和家庭护理措施,并嘱咐患者家属在家庭护理过程中有疑问可在群中提问、发视频或打电话主动咨询主管的医护人员,微信还作为病友及家属之间互相交流与疾病抗战的心得平台。(2)患者出院后第10天及每月月底,责任护士均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度及家庭人员的配合情况。对于治疗依从性差、家庭支持不足、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协同医生进行上门随访,并联系患者所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社区医护人员加强上门随访服务,争取患者的家人及亲朋好友对患者起理解、支持和监督作用,帮助患者遵从治疗方案,积极配合治疗。(3)科室每季度组织一次由患者和家人共同参与的脑卒中病友联谊会,责任护士为患者及家属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患者自我训练及家属照顾患者的能力。让康复训练效果良好的家庭分享经验,并解答其他庭提出的疑问,从而密切了患者之间以及患者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加强患者和家人对治疗高血压性脑卒中的信心。

1.3.2 评价方法 遵医行为根据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的实际内容,结合国内有关文献[5],自制“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该表包括自觉监测血压、按时按量服药、注重起居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患肢功能锻炼6项内容。该表的内容效度为0.89,Cronbach 'sα系数为0.756,重测信度为0.875。该表由经过培训的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家人作充分解释后,由患者家属填写。

1.3.3 血压达标 是指血压达到12.0Kpa(90mmHg)≤收缩压

1.3.4 康复训练效果 指患肢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坐站平衡及步行稳、无废用性肌萎缩及软组织挛缩和有社交活动。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

2 结果

2.1 出院时及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血压达标率的比较

出院时两组的血压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半年后,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康复训练效果比较

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患肢活动功能明显改善、坐站平衡及步行稳、无废用性肌萎缩及软组织挛缩和有社交活动比较,干预组的康复训练效果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出院半年后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比较

干预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家庭动力学理论应用

Kuisma等[6]把家庭定义为由家庭动力学调节的交互式系统。庭动力学从个人、家庭和护理工作者在家庭中的角色出发,强调对患者个体进行护理,发挥家庭对患者健康的作用[7]。一些研究证实,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及高血压性脑卒中病患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合作,能增进家庭成员对脑卒中疾病的认识和重视,调动家庭支持力量,使患者与家人一起共同努力寻求控制脑卒中病的健康家庭生活,同时也有助于高血压性脑卒中病防治知识的推广和普及[8-9]。

3.2 血压的控制效果

在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血压的持续曾高是一种最重要的原因。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增5mm Hg(1mm Hg=0.133 kPa),脑卒中的风险尤升高46%[10],因此血压控制是否控制得当是预防高血压性脑卒中复发的重要因素。从表1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遵医行为良好,出院时血压都控制在正常范围;出院后实验组进行家庭动力护理干预,半年后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而对照组无进行家庭动力护理干预,部分患者由于缺乏监督及自我管制能力,不能按时按量服药,半年后导致血压不能控制在正常范围。调查结果显示干预组的血压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 康复训练的必要性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患肢功能缺失,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治疗具有显著效果。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如果单纯依靠药物治疗而缺乏有效的康复措施,可能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足下垂等继发障碍的发生。对残疾者开展训练与再训练活动,锻炼肌力及平衡力,最大限度纠正典型偏瘫姿势,防止肌肉萎缩,为日后日常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减少因致残因素给患者带来的不便。当患肢活动能力提升后,增强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促使患者重新参加社会活动[11-13]。表2结果显示干预组出院半年后坚持康复训练,患者患肢活动功能改善情况、坐站平衡及步行稳、无废用性肌萎缩及软组织挛缩、有社交活动的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4 遵医行为依从性

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由于出现病程长,身心有不同程度的损害,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患者对疾病恢复、治疗及护理措施感到怀疑,失去信心,表现为不愿意接触外人等,使遵医行为依从性下降。家庭动力学护理干预采取出院时组织患者和家属学习脑卒中病健康教育视频,出院后每月电话回访,对遵医依从性低者上门随访及联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加强上门随访,组织脑卒中病病友联谊会等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身心健康和价值观等问题,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5-16]。表3结果显示,干预组实施家庭动力护理干预后,患者自觉监测血压、按时按量服药、注重起居饮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坚持患肢功能锻炼的遵医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家庭动力学理论对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起到良好的效果,通过出院后脑卒中康复知识教导和家庭成员护理指导,充分凋动家庭内部人员积极性及配合性,发挥家庭成员对患者的鼓励、支持和监督作用,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心态,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使患肢达到最大的功能恢复,增强生活自理能力,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为患者的预后提供有利条件,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蔡亦强,吴赛珍,陈力宇. 首发脑卒中患者卒中相关知识的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9):822-824.

[2] Lopez A,Mathers C,Ezzati M,et al.Global and regionalburden of disease and risk factors,4001:systematic analysisof population health data[J].Lancet,4006,367:1747-1757.

[3] 杨建中,康传媛,赵旭东,等.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4001,15(2):92-95.

[4] 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5] 张作记.中国行为医学量表手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110-118.

[6] Kuisma M,Murtonen I,Paunonen M,et al.Family dynamics of families with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Finland. J Adv Nurs,1997,26(6):1111-1116.

[7] 康传媛,赵旭东,许秀峰,等.系统家庭动力学自评问卷的初步制及信效度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4001,15(2):92-95.

[8] Cyrino AP,Schraiber LB,Teixeira RR.A educao parao autocuidado no diabetes mellitus tipo 2:da adeso ao "empoderamento”. Interface (Botucatu),2009,13(30):93-106.

[9] Zanetti ML,Otero LM,Peres DS,et al.Evoluo do tratamento de pacientes diabéticos utilizando oprotocolo Staged Diabetes Management[J].Acta Paul Enferm,2007,20(3):338-344.

[10] 孙宁玲.减少血压波动性、血压达标是脑卒中预防的关键[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2,10(11):801-803.

[11] 吴魏霞,卢竞,吴东岳,等.早期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及继发障碍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6,24(10):216-216.

[12] 魏雷梅.谢丽敏,张慧敏.神经内科护理中关于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6,29(2):369-371.

[13] 杜振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9):12-13.

[14] 万丽红,邓石凤,张小培,等.不同阶段高血压性脑卒中患者健康知识及行为的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13,5(48):428-431.

[15] 王新田,刘雅莉,杨克虎.循证护理融入整体护理的理性思考与展望[J].护理学报,2010,12(9):189-191.

[16] 肖红,王芳,张丹,等.脑卒中患者及照护者脑卒中知识认知状况与护理康复需求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7):4-6.

(收稿日期:2017-02-03)

上一篇:胆固醇代谢紊乱SD大鼠肝细胞膜生物泵糠蛋白表... 下一篇:明明嫁进豪门,她却偏要靠本事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