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体会

时间:2022-09-14 08:36:20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实践中的困惑与体会

新课程标准下的七年级数学教材已经使用九年了,在实施新教材过程中,既有很多困惑,也有不少体会。

一、《揭开商家“打折”与“酬宾”的秘密》一课的设计意图

主要目的: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购物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我通过背景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本堂课的研究过程中。通过自学提示,知识导航,给出要解决本堂课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

二、我的困惑与对策

困惑一: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来教

我在教学过程中,最不适应的就是没有教参,不仅如此,教材也变得异常“简单”,文字少得可怜。读懂这样的教材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在理解教材内容,特别是理解教材内容背后的课程价值上存在种种困难。

困惑二:如何处理好“自学、合作、探究”这三个环节

我所教的学生,素质不高、文字组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在小组讨论或教师提问时不敢发言,或者是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乱说,加上班级人数多,于是,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

我个人认为,在课改中,我们要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旧的教学模式,要用全新的课程理念,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现有条件,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构建符合课程改革理念的实施方案,在课堂教学中,该分组讨论就分组讨论,该集中学习就集中学习,该教师讲的要讲明、讲深、讲透,该学生讲的,就要用足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培养生教生共同学习的能力。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

三、我的体会

1.学生价值观的培养。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的一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我们应该叫我们的学生每天都来问他们的教师,你们今天教给我们的这些东西,我们到什么时候才能用?”鼓励学生反思自己所学知识的价值,在我们国家可能还为时尚早,即使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也很少有这样的胆识。

2.学生教学兴趣培养。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然后是教学的思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因此我不放过每一个激发学生学习教学的机会,不论是讲解基础知识,还是讲解解题技巧,必须从他们的兴趣着眼,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的快乐。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认知方式与思维策略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4.注重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学科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提出的复杂问题,可以布置一些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课后完成,但一定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充分的探索和交流,并提供一定的帮助。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用合作的态度和他们一起解决,同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得到发挥。

5.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一步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比如,电脑、实物模型、教学软件、远程教育的先进资源等。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愿与每位热衷于新课程改革探索的教育同仁共同交流、共同探究、共同成长。

最后,我希望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取得预想的成果。

(作者单位 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赵圈河学校)

上一篇:探究式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下一篇:沐浴课改春风 提升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