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田:我是艺术家,但请叫我商人

时间:2022-09-14 07:00:22

李东田:我是艺术家,但请叫我商人

在李东田的身上有很多头衔,像造型师、彩妆教父等,但李东田却说最喜欢别人称他为商人,因为他就是在经营生意,只是是用艺术的眼光经营。在李东田眼里,每一个化妆师、发型师都是艺术家。但是他认为,如果只是单纯做艺术家,会越来越孤芳自赏,而他喜欢百花齐放。

“一不小心”成了中国时尚产业第一人

1996年我从美国回来探亲,遇到著名导演李少红要拍她的第一部电视剧《雷雨》。在去美国之前,我们俩合作过她的电影《红粉》,也因为这个工作,我赢得了在影视界的名誉。那时李少红又找我,问我能不能做一做《雷雨》然后再回去,我说也可以。后来整个戏大概拍了4个月左右,我就中国、美国两边跑。

1997年的时候我又回来一次,正好碰到另外一位朋友,他希望和我一起做发廊。后来就开了一家发廊叫“名人坊”,在北京东四八条。“名人坊”开了以后,我自己又想了一个副牌叫“东田造型”。当时造型这两个字是我当时在中国第一次提出来,大家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其实“造型”从专业角度来说,是制造形状,就是东田想制造的一种感觉。

当时就把这个副标题放在了门口。很多人知道东田,但不知道东田造型是谁,好多人都以为是日本人开的。我这种崭新的思路,让很多人觉得眼前一亮。当时一推出的时候,很多明星来捧场——因为很多明星都是我的朋友,那条街弄得特别炫,一下子就传开了,说李东田回国开了一个发廊,里面还有咖啡店。当时大家耳熟能详的胡斌、林心如等明星老去那儿。

1998年的时候,正好赶上北京的平安大街改造,我们的发廊就挨着大街,很影响生意。我那个朋友问我要不要把发廊关掉,我说别关了。当时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想拜我为师,我就做个培训班,把原来的名字去掉,真正变成了“东田造型”。东田造型就从一个萌芽式的一个概念,变成一个品牌了。

在公司成立之初的时候,正好赶上几件事情。一个是1999年到2000年的过渡,也就是所谓的千禧,人们对千禧年怀揣着新的梦想和崇敬。另外就是,中国的时尚产业正好是在那个时代开始的,杂志业就是从1998年开始的,那时杂志开始组织拍片子、找模特,开始了正规化运作的雏形。

发现吕燕之美

在公司开业之前,大概是5、6月份吧,有一次拍一本杂志,是一组以婚纱为主题的大片。在试衣服的时候,无意中看一个女孩,她的脸很特别,她说她是做背景的模特。我当时就说:“你太美了!”她当时表情很尴尬,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而我却兴奋起来了,说应该整组片都是拍她。

这个女孩儿就是吕燕。后来我们聊天,她说一直听到的都是别人说她丑,我是第一个中国男人突然站在她面前对她语重心长地说“你长得真美”。但我是有感而发,我觉得她真是百年不遇的那种美——身材比例那么好,又天生模特坯子。我见的模特多了,不是每个模特都能达到这种效果。

当时大家都蒙了,说东田怎么喜欢这样一个女孩?我说她绝对是大模、是超级大模,她绝对能红,而且是红遍世界的那种。但当时吕燕就是特别尴尬的一笑,说如果是这样就好了。当时那本杂志的主编赵晋和摄影师冯海——当时的冯海刚毕业,在摄影圈还属于新人,但很有钻劲——也觉得吕燕感觉不错。后来我就说非拍她不可,我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感觉:这个女孩拍完就红了。

后来,吕燕终于走向了国际。之前我的直觉告诉我吕燕能红,我跟很多媒体都说,她是未来之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我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吕燕一成功,人们突然想起来东田当年好像说过这么一句话,说我有预见性。

我喜欢一切美好的东西,喜欢为别人而鼓掌。有的人喜欢孤芳自赏,但是我喜欢百花齐放。如果你能尽自己的努力帮别人红了,是一个特别好的事情。

缩小自己、放大品牌

东田造型开了之后,来的人都找我,所有的摄影师都排队,不是李东田不拍。但是那么多杂志不能同一时间拍啊,而且人家能等你一天,不能等你好几天,人家都等着印刷,每个月都要出。没办法,我就把我的助理们推向市场。当年的助理现在都是大师级的,像唐毅、壮志、田红宇、邰灵毅,还有张仁治、刘横月、奇奇、军军等很多很多。

我刚才说,他们做得好,人家就直接找他们;他们做不好,就丢了我的牌子。可是他们做得都挺好的。当然中间肯定也有一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剪头发是最明显的。化妆你不行能擦擦,但是发型不行,剪刀一下都没了。当时公司有个发型师叫田红宇,现在也很出名了。田红宇剪头发不错,但好多人不喜欢,后来我告诉他要怎么剪、怎么梳。现在像陈涛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当时我急得恨不得大嘴巴扇他了。但是这些人真的很出色。

我希望东田造型这4个字,在一段时间后能代替李东田。最初人们说东田造型是李东田的公司,过了大概3年,人们说你是东田造型的李东田吗?我听到后非常高兴。朋友说:“你怎么会乐呢?这不是把你淡忘了吗?”我说:“这证明这个品牌被别人认识了。”

要做一个让千家万户都记住的品牌,没有个十来年根本不行。圈子里的人知道有可能,但要家喻户晓根本不可能。所以我当时非常高兴。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陆陆续续进入东田造型,而我自己逐渐从一个造型师、彩妆师、发型师成长到今天,我希望别人称我为生意人。但我现在也在教化妆课,从来没有耽误上课,而且越讲我的情绪越好,越讲我的态度越正。我觉得每一次给别人讲课都是丰富了自己,因为我的主张、方法被自己一次次地验证了。一个好的师父就是能教会很多徒弟利用他的想法和思路去创造,并且形成自己的风格。

与苹果、三星跨界合作

我们现在创作的不是单纯的发廊,而是要创造一种生活方式,我们要做一个东田式的生活方式——你可以来这儿聊天、喝咖啡,你在剪头发的过程中,可以让你的同伴有别的事做。后来苹果公司和我们合作,赞助了我们电脑——苹果的电脑很漂亮,也很贵,我们把电脑放在发廊里面,给顾客随便玩。当时这是很轰动的事情,没有发廊会这样。

其实不仅仅是苹果,还有很多品牌,像三星,赞助了我们很多他们的产品,包括电视、平板电脑。我还帮三星做了一个广告,然后我们就把这个品牌跨界推广了。

其实这种生活方式在海外也不多。我后来到日本的时候,看到东京也有这样的店,还挺漂亮,有很多人去。除此之外,在巴黎、旧金山也有这种业态。这就是一种现代的生活方式。

建外SOHO这家店因为是旗舰店,所以很多事情——比如顾客坐的椅子舒不舒服?喝咖啡的桌子到底合不合适?一幅画应该怎么挂?——我都亲自过问,现在新开的华贸店也是一样。我对音乐很敏感,就要求所有的音乐必须定期更换,一个季度要更换一次,每年要更换4次。所有装饰画要部分地、有主题地更换。很多人都说,东田你都做到董事长这个级别了,员工都上千人了,怎么还亲自弄一个椅子、弄一个蜡烛?我说这不是工作,是我的乐趣。

资本介入,转型为资本运营的现代化公司

我们原来是自我经营,很多东西还不是很正规,现在有杂牌军要变成正规军的感觉。中间我们也遇到很多没听说过的词汇或者一些有意思的想法,突然变成一个跟金融圈打交道的人,身边出现了很多企业家,自己也突然变成了企业家的感觉。以前出现在娱乐版,现在发现自己在财富版。我觉得这就像一片新天地。

当时正好是我们公司成立十周年,我们在十周年的庆祝活动上宣布了信中利入股了东田造型。那天晚上我觉得时尚和资本连结起来了,时尚和资本终于握手了。

之后过了大概半年多吧,我接到红杉资本沈南鹏的电话,他说他在美国,过两天回中国,希望和我见个面。我当时有事,就说可能要换个时间。隔了没多久,沈南鹏又给我打电话,说一定要抽个时间见见,哪怕很短都可以。后来就在我自己的咖啡馆见面聊了聊。他特别想作为第二轮的投资人。我说那好吧。然后就开始了。

资本注入以后就可以在短期内同时开很多家店,各种业态完全按预想打开,这以前绝对做不到的。另外,由于资本的注入,公司的名气也确实越来越大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资本是有利有弊的。所以,在整体上,东田造型还是必须得有李东田来掌控。

东田造型是一个有关联性的业态,听起来好像教育和发廊不相关,但我们教育还是教人们化妆、剪头发,所以它一定有关系。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可以自用,也可以输送市场。东田造型是一个服务型的机构,它可以给客人带来更大的方便,也可以给客人带来精神上的享受。

现在东田造型的各种业态加一起,全国有54家。人员从最初的20人,现在已经达到1500人。到明年这个数字可能还会再增长,而且可能会更快。

上一篇:高碑店:家具文化的传播之地 下一篇:对信息化测度基础理论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