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时间:2022-09-14 06:43:52

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实施走过了这么多年,收获了很多,也思考了许多,其中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课堂“动”的学生越来越少,严重影响课堂效益。对此我进行了两年多的研究,下面谈一谈我的认识。

一、动起来的含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进行课程改革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构建一个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语言探研活动中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做到“动脑、动口、动手”。

(一)动脑。动脑主要包括两方面:“质疑和创新”:1.质疑就是善于提出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提出问题是主动探究的开始,引发的是一群人的思考,是新发现的开始。2.创新就是创造性思维。

(二)动口。动口主要指“读和说”。

(三)动手。动手包括写、画、做。

二、学生不愿动的因素

对内容不感兴趣;好学生缺乏动起来的欲望,缺乏“表演”的兴趣;中等生不知如何动;学困生不会动也不敢动。

三、让学生在课堂内动起来的策略

要让学生动,首先必须让学生静下心学;要让学生动,必须让学生静下心思;在充分“学”和“思”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大胆地“动”起来。现代教育对教学研究已经涉及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我们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解决好学生的心理动因问题。人的行为受内在需求的驱动。马斯洛认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里只说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自我实现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期望的人物。

这样教师课堂需要做的就是唤起学生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创设激发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情境,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为此,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1)煽动者;(2)原材料供应商;(3)不妨当一个“傻子”,做一个好听众;(4)产品检验员。

(二)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做。其实很多情况不是学生不愿意说,不愿意做,而是没有给学生机会和足够时间表现,不放心学生,怕耽误时间,抓得太死,学生渐渐丧失兴趣和激情。

(三)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内在需求。需要多研究学生,对学生有准确判断,明白学生真正想的是什么,需要什么,投其所好,引诱上当。我们常说要多观察生活、研究生活,其实,学生就是生活的内容,而且是应该研究的关键内容。兴趣是在生活中发现的。

(四)放下架子,承认自己的有限,以学生为师,虚心向学生学习。很多情况学生会给我们很多启发。“动”就是有互动和交流,而交流的前提是平等。如果自己扮演的是全知全能的角色,那还有什么探究与交流,学生如何愿意说?学生是重要的课堂资源,因为环境、生活、兴趣、性格等的差异,学生拥有教师没有的大量信息,而且正确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五)解读教材,解决好学生和教材的关系,寻找学生、教材和社会三者之间的联系点,再决定目标阶段综合考虑,让内容更贴近时代,贴近实际,更具有人情味。以人为本,用教材教。布鲁纳认为“一门课程不但要反映知识本身的性质,还要反映求知者本身的素质和知识获得过程的性质”。离开生活教教材是枯燥的、是死的,而生活是鲜活的、最吸引人的。学生对课堂不感兴趣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脱离生活。

(六)设计好自己的方案,解决“策略”问题。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可供操作的策略有法可依,有例子可循。问题设计应更优化,不宜多,有探讨空间,或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或举一反三、连类而及。

(七)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方法。如培养质疑能力,可以紧扣材料质疑,抓住重点词质疑,抓住课题与内容的联系质疑,从文中看似有矛盾之处质疑等。

(八)建立激励机制,不一定是物质奖励,可以是竞争性的,如分组竞赛、打分等。适时准确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九)适时变换方式。再好的方法用多就不灵。需要教师平时多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玩的游戏。

(十)少一点功利目的,多一点生活情趣,让教学更人性化、生活化。

(十一)教师需要不断学习,适时反省自己,及时总结自己。好方法是在实践中得来的。“和学生一起成长”不是一个口号,而是教师的生活,不成长,就会落伍,就会老去,所以教师应该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

上一篇:职业规范教育与专业课教学融合的实践 下一篇:对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