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悦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时间:2022-09-14 05:33:41

愉悦中学习,快乐中成长

学生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开设物理这门课程。如何使学生学好物理,这就要求学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而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差,有的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丧失学习的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针对此种问题,解决的方法主要如下:

一、运用丰富多彩的方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在学习物理中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1.联系知识与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如,学习《力》时,让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让全体学生举手拍书桌;学生用双手拉弹簧等,让学生动起来,借助“感受、思考、总结”等手段自己去感悟“力”。通过体验,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然后,列举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用力的例子。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与探索精神有重要的作用。

2.让学生动手操作,促进兴趣

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直观形象、易于激发兴趣、理解知识等特点。总之,使学生在愉快的操作活动中掌握抽象的物理知识,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先让学生用食指和中指放在喉咙上,说“我一定能学好物理”,然后体会有什么感觉。再如,把纸屑放在鼓面上,用鼓槌敲击鼓面,你观察到了什么?动手操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性也很高,得出的规律也便于记忆。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动手操作参与实验比看教师做,听教师讲解获得的知识牢固得多,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平均分配小组,制订合理的评价体系,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分层次评价学生

依据学生学业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平均搭配将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此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让优等生有“劲头”,中等生有“想头”,后进生有“奔头”,在课堂上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原有水平上都得到发展。

2.真诚地评价学生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真诚相待,以真情的话语激励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学生精彩回答之后,我都会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当学生回答错误了,我会用眼神示意:不要紧,勉励他(她)加油;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赏识中得以舒展,师生之间产生了一种心心相印的情绪体验,他们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互助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应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必须给学生留下大量的自主探索的空间,切忌学生根本没有思考完问题就匆匆叫停。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他(她)会对同学的说法认真思考,而对教师给出的结论则默认接受,往往缺乏思考的过程。只有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空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使他们真正地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真正地提高学习成绩。

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课堂评价为动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学习成绩有较大幅度的进步。

(作者单位 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桃园初中)

上一篇:实施分层教学 挖掘学生潜能 下一篇:浅谈高校校长的管理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