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示范园效应 引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

时间:2022-09-14 05:02:35

发挥示范园效应 引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

摘 要:对威宁县学前教育状况分析,阐述示范性幼儿园如何发挥示范园效应,引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指导和帮扶乡镇幼儿园。总结了乡镇幼儿园存在的问题:1.幼儿园教育方法小学化、教育观念陈旧化;2.经济落后、教育意识不强;3.安全隐患大。提出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思路:1.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硬件水平;2.农村幼儿师资队伍建设;3.转变学前教育观念;4.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搞好转岗培训、顶岗培训、加强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性幼儿园要成为全县学前教育的培训中心、教研中心、信息中心、辐射中心,真正发挥示范园效应,引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

关键词:示范园 引领 乡镇园 发展

一、威宁县学前教育基本情况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脉腹心地带,地域面积6296.3平方公里,35个乡镇,140.27万人口,3――6岁的幼儿86506人,在园幼儿26822人。全县有公办幼儿园16所,民办幼儿园28所(4所在县城),其中有10所办理了审批手续(县城4所,乡镇6所),幼儿园集中在各乡镇政府所在地。在管理上和教育教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小学化,有的幼儿园没有设保育员,而是参照小学一个班配备1――2名教师,幼儿教育的保育功能被严重弱化;幼儿的一日活动与小学生如出一辙,幼儿到园后坐在教室里读书,按照小学的铃声上下课,教学方面,注重读、写、算的学习,教学方法上,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教、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的“注入式”,给幼儿布置课外作业,进行期中测验、期末考试。重视“知识”教育而不是”养成”教育,忽略了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虽叫幼儿园,但是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上,仍然是小学化。

二、政府重视、示范园引领指导

近两年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县委、县政府抓住了国家对学前教育空前重视的大好发展机遇,制定了威宁县学前教育工作发展规划,2011年启动15个乡镇各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建设,2012年又启动20个乡镇各一所公办幼儿园的建设,这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关系威宁学前教育发展的重大工程,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完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提高威宁县学前教育普及率,威宁学前教育将健康快速发展。

威宁县民族幼儿园是县城唯一的一所公办园、示范性幼儿园,为了指导和帮扶乡镇民办幼儿园,威宁县民族幼儿园按照县政府和教育局的安排,送教下乡。我们把教师分成五个组,各组按幼儿园“五领域”教材,精心设计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课,到各乡镇幼儿园进行教学示范活动,活动的方式是:每到一个幼儿园,我园教师组织一个示范活动,当地幼儿园教师也展示一个示范活动,然后组织活动的教师,大家在一起相互讨论、交流,谈后反思。然后我园送教下乡的领导、教师对乡镇幼儿园的教育、管理、安全等工作作指导。

我们利用这次下乡支教的机会,对我县乡镇学前教育情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乡镇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园)办园条件极其简陋,管理、教育、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从教师结构、办园规模、幼儿园设施、设备情况看乡镇幼儿园的发展令人担忧。

三、乡镇幼儿园存在的问题

1、幼儿园教育方法小学化、教育观念陈旧化

我县各乡镇幼儿园的班级模式:学前班(5―6岁)、幼儿班(2―4岁)。我们到过的好几所幼儿园,学前班和幼儿班都上同样的内容:语言课上拼音、读汉字、写汉字,我们听的一节语言课,(孩子大的4岁,小的两岁多)老师在黑板上写了汉字“上、下”就反复的教孩子读,然后又写上声母“b”还是反复的教读:“b、菠萝的菠”后就布置孩子写“上、下、b”各一排,家庭作业各写一页。课堂上孩子们趴着不管笔画、笔顺的写啊写,有几个小一点的孩子不会写,哭了。

我们听的一节计算课,“学习数字9”,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上这样的:

(1)1 2 3 4 5 6 7 8 9(复习)

(2)单数1 3 5 7 9 双数2 4 6 8

(3)写9的分解和组合

(4)写“9”的算式:

1+8=9 2+7=9 3+6=9 4+5=9 5+4=9 6+3=9 7+2=9 8+1=9

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也是反复的教孩子读,读到最后,有好几个孩子睡着了。

又有一个老师上一节“学习6” 的计算课,一上课就叫孩子数数,从1数到100,全班幼儿非常大声整齐的数到了100,数完就叫孩子写数字“6”一页,有几个不想写就说老师我没带本子。课后,我们抽10个孩子对应数数,有4个数不到“10”。

我们带下去的示范活动有“健康、社会、艺术、语言、科学”五领域的内容,都是游戏的方式组织活动,孩子们动手操作、探索学习、互动好。活动后孩子们很留念的问:“老师明天还给我们上课吗”?在评课、讨论的时候,乡镇幼儿园的老师(都是幼师生)给我们的说法是:“为了满足家长,我们就上主科语文和数学,像你们上的那些副科,我们就随便讲讲,还有我们一个人包一个班,孩子多的有七八十个,没时间来准备教具”。乡镇的老师是怎么理解《幼儿教育纲要》的,还分出了“主科”、“副科”,把小学也要几个课时才能完成的教学内容,拿到幼儿园一课时完成。而且教具就是一支粉笔、一本书,教法枯燥、乏味。一些民办园的老板说,他们幼儿园教的很正规,比一年级教的还深、还难。家长很满意。

我们和乡镇中、小学的一些领导、老师闲谈时,他们说还是幼儿园好教,又没有教学任务、升学压力,等乡镇的公办园建好后,应该把小学教学能力差、上不成课的老师调到幼儿园去。我们听了无语。乡镇领导和老师对学前教育是这种理念,对发展农村幼儿教育认识不到位,农村幼儿园不得不偏重于读、写、算等枯燥的形式教育,违背幼儿教育规律。使幼儿的养成教育、游戏活动、行为习惯、特别是创造性的培养显得苍白而无力。

2.经济落后、教育意识不强

在威宁各乡镇,幼儿教育理念得不到广泛的接受,农村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乡镇幼儿园经费不足,物质基础设施还很薄弱,农村多数家庭以务农为主,农民的经济收入不高,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不免费,每年几千元的学费是一些家庭的年收入,虽然家长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美好愿望,但由于家庭困难,家长认为孩子上幼儿园要交这么多的钱,还不如在家自己带,还能省下不少的钱,等到上小学,不交费再送去读。有一部分家长既使将孩子送进幼儿园,但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也存有偏差,认为孩子送幼儿园就要读书、写字、计算,教育孩子是老师的事情,自己无暇顾及子女的教育培养。

3.安全隐患大

乡镇一些民办幼儿园的校舍都是利用民房或者是闲置的仓库开办的,有的通风、采光差,楼梯高、窄,存在安全隐患;公办、民办幼儿园都有一部分孩子没有家长接送,自己来、去。有的是上小学的哥哥、姐姐接送,来回的路上存在安全隐患。;乡镇多数幼儿园的食堂几乎是家庭式厨房,没有“三防(防蝇、防尘、防鼠)”设备,卫生条件极差,存在饮食安全隐患。

三、威宁乡镇学前教育发展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要“重视学前教育”,这对我们发展学前教育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学前教育公平,城乡均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认为要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农村学前教育的硬件水平: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农村幼教的投资扶持力度,加强农村幼儿园的各种教育、保育和游戏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幼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物质保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流向农村学前教育。

2.农村幼儿师资队伍建设:除了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硬件水平以外,建设一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师资队伍,以提高农村幼儿教育的软件水平,为农村幼儿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增加他们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保证农村幼儿教师不但有投身农村幼儿教育的激情,而且有长期工作下去的动力。

3.转变学前教育观念:学前教育管理的领导,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端正对幼儿教育的认知。一方面,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幼儿的潜力只有在与适当的教育和环境相互作用中,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幼儿知识的丰富、能力的提高、个性的形成是通过自身积极的探索、主动的参与活动实现的,不是光靠教师教、读、写、算被动习得。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彼此之间的发展水平与速度、兴趣与爱好都不尽相同,教师应尊重关心和爱护幼儿;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必须严格把握教育对象是学龄前幼儿这一基本特点,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使每一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4.完善学前教育管理制度:规范办园行为,尽快制定《威宁县学前教育检查评估方案和细则》,对公、民办幼儿园进行制度化的检查、督导、评估。城乡幼儿园在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等方面“实行“手拉手”帮扶,县城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园进行管理指导,定期派教师到农村支教,搞好转岗培训、顶岗培训,加强园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幼儿园要成为全县学前教育的培训中心、教研中心、信息中心、辐射中心,真正发挥示范园效应,引领乡镇学前教育发展。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与尝试 下一篇:会计精神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