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证比对研究辨识法鉴定元青花(二)

时间:2022-09-14 04:15:02

物证比对研究辨识法鉴定元青花(二)

下面我们将从元青花器型入手,进行第一项具体的实质性的研究。鉴识、分辨、研究元青花器型,首先要求我们在理论知识上和大脑印象中对元青花的已知要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知。

元青花器型中的各种造型艺术都鲜明的带有着草原马背游牧民族的文化及生活环境中的信仰、崇尚、喜好、习性等的物象特征。元青花实物时代文化历史背景的反映突出,草原文化,生活气息浓厚,元青花器型造型艺术的主导思想理念表现形式上充分展示出雍容、壮美、健硕、挺拔,饱满、坦阔、博广,宽丰的印象。

元青花器型成型工艺中独到的手法和诸多的特征细节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和不断提高鉴识分辨技能的重要问题。它的成型工艺是按照已经做好了的器型模具,按程序分断模制,晾干后大部用泥料粘接威完整的器物,外部做以修饰,器内不做修饰,上架晾干后交由绘画装饰纹样。元青花成型不是手拉胚的做法。

元代高岭土麻仓土二元配方的配料工艺和磨料练泥的方法,程度。明洪武时期瓷器实物有延续,永乐起瓷器实物已经完全有区别了。离开了高岭土麻仓土二元配方炼制的胚胎材料,大件元青花器型中的各种造型变化是无法实现的。

元青花胎体中究竟显露着哪些不被大众熟知的神秘特征现象呢?我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在“物证比对研究辨识法”中考证。

1 真品元青花实物的模制成型工艺。手法老练随意、帅气、并留有不经意间留下的手指痕迹。

2粘接手法娴熟。接胎痕迹自然。

3 元青花实物中的修足现象、老练、快速、准确、娴熟、自然、犀利。

4 元青花实物胎体的薄厚是随形制规格的大小而制的,有薄如纸的,如:小碟、小杯,有厚达二厘米的,如大盘、大罐的胎体。

5 元青花实物胎体的重量在同等规格中,薄厚一致的条件下重量轻于明、清瓷器和仿品的重量。

6 元青花实物胎体的物料显像是有着玉质感。并具有莹润的油性感,真品是熟了的熟胎料象。仿品反之。

7 元青花实物的沧桑感、岁月感显鼹在露胎处和底足中。七百年的自然变化蕴藏在胎体之中。传世品也反映在莹润似玉的釉面之上。

8 仿品无论怎样做旧,除了其他所有的综合特征完全不相符之外,做旧也只能是人力所有意为之的轻重不同程度的污染,丝毫不具有七百年的烙印信息。

9 元青花实物的胎体是自然的灰白色,仿品做旧是人为的污染色,仿品不做旧胎体是火气冲天的颜色,没有岁月的信息感和元青花胎体的材料感。

10 元青花实物大部分底足胎像都有着程度不同大小各异的外小里大而深入的老鼠洞、夹心饼干、冻豆腐的显象特征。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仿制者近年来也在费尽心机的仿制这一现象。

11 元青花实物的各类器型中的足底有所不同,分类如下所示:

浅足器物:直颈罐、梅瓶、高颈盖罐等。

平足器物:小碟、砚台洗、盖盒匝等。

深足器物:象耳瓶、高足杯、连座梅瓶、玉壶春等。

平底有墙器物:20厘米以上盘、碗(碗有脐心,带墙)。

以上是笔者用“物证比对研究辨识法”研究元青花的一些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共同探讨。

上一篇:刘益谦:收藏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下一篇:王铎:书法家中的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