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时间:2022-09-14 03:25:30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摘要:以五年制高职护理学生基本情况的分析为基础,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安排的深入研究,探索适合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应用文写作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应用文;写作教学;教学探索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称“新课标”)于2009年颁布,其中再次重申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并着重强调了要通过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其应用能力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

众所周知,应用文写作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最难的部分,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将学习需要变成学生的心理需要,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在教授应用文写作课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探索了一套适合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课程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制约着学习的开展和深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制定任何教学策略和方法之前,都必须对其所面对的学生进行深入客观的调查分析。

1.生理和心理特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大多16-18周岁,是真正的90后。这一阶段的他们,个性张扬,乐观开朗,性格直接,讲义气,对于人、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有较强的叛逆倾向,但对于班集体有着较强的荣誉感,对于喜欢做的事情比较容易投入。

2.学习能力分析。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会比五年制高职其他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高一点,但即便如此,他们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自觉性较差,自制能力较弱,学习缺乏主动性,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

3.应用文写作基础调查。作者执教的是09级高职护理专业4班和5班的学生,通过事先的问卷调查,对他们的应用文写作基础有了一定的了解。表1选取了问卷调查中的部分问题及统计数据: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应用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知之甚少,应用文写作能力急需提高。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主要有以下三个版本,分别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苏州大学出版社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这三套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应用文共有五类,即海报启事类、便条契据类、家书情书类、专用书信类、申请书类。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学习需要,作者从中选取了20种应用文样式进行教学。

除此以外,作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还应结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学习一些基础的护理应用文写作知识和技巧,所以作者还选取简单的护理应用文进行讲授。

新课标中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当在基本要求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我校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课程(以09高职护理为例)分为六个学期,时数为22课时,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较好地完成新课标要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作者根据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学校教学安排,将应用文写作教学具体做如下安排: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知识的明确性、具体性、有效性都依赖于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利用。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学习技能和技巧,特别是学习实际应用知识的技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洛克曾说过,任何东西都不能像良好的方法那样,给学生指明道路,帮助他们前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者时刻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基础,结合语文新课标和专业实践需要,针对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试图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以典范应用文为模板。应用文写作不同于其它文体写作,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特点和格式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以典范应用文为模板,通过研读范文和比较阅读的方法来掌握各种应用文样式的语言特点和格式要求。如在讲授条据这类应用文时,就应着重强调每种条据的具体格式以及它们确切、直接、简明的语言特点。

2.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兴趣是促进行为的动力,只有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作者始终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基础,根据新课标要求,确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如在第一学期作者安排的是一般书信的写作,要求每位学生给自己的亲人写一封信。之所以有这样的教学安排,主要是因为一年级的新生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亲人到外地学习生活,书信的写作能够寄托他们对亲人的思念,能够表达自己对新生活、新环境的看法。又如在第四学期学生去医院见习之前安排了说明书及病历的阅读和写作教学;在第五学期学生第一次实习之前安排调查报告写作教学,结合学生今后的求职活动开展求职信和简历的写作教学。这一系列的教学安排既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求,也符合由浅入深的教学规律,所以学生学习兴趣浓厚,都能够很好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3.紧紧围绕校园生活。应用文写作的契机是需要寻找和创设的,而最便利的方法就是将校园生活与应用文写作训练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应用文写作是贴近生活的,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有实实在在的内容可写。例如在第三学期,作者安排的应用文写作活动是“宣传与海报制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训练,这次教学活动是围绕着学校的“推普周”活动而进行的。首先,课前教师将班级分为五个大组,要求每组同学合作完成一份关于推广普通话方面的宣传稿,并初步进行“推普周”海报宣传的设计。其次,课堂上,教师在讲授完“宣传与海报制作”的相关基础知识之后,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一一解答,然后让每组学生对本组的宣传稿和海报设计作出修改和完善,最后以小组作业的形式提交一份宣传稿。再次,课后由班长组织本班学生利用班会活动的时间,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推普周”的口头宣传,随后展示本组的海报。最后,每位学生以不记名投票的方式选出两组最佳宣传奖和两组最佳海报设计奖,并以班级的名义颁奖。这次教学设计课时为2课时,而学生学习和实践的时间远远多于2课时。从课前自主学习宣传稿和海报制作的相关内容,到课堂上合作探究完善宣传稿和海报,到课后以自由展示、竞赛投票的方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些无一不体现了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也实现了教学评价的多样化。这次教学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评价方式和考核方式的转变。新课标中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评价内容应“突出内容的综合性”,“评价主体要多元化,以教师为主,学生、企业、社会等共同参与”,“评价方式要兼顾形成性评价、阶段性评级终结性评价”,“评价的功能要注意诊断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作者除采用试卷测试的考核方式外,还采用课题综合作业、成果展示等方法,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帮助学生找出差距,明确改进的方向和目标,树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例如在讲授求职信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先让学生之间互评,选出好的作品,再通过教师的点评,来完成求职信相关知识的讲解。这样做既改变了以往写作课上先讲授后练习的陈旧模式,又能够通过生生互评的方式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知识,教学效果相当好。

5.密切结合专业。新课标指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通过基本能力的训练,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根据这一理念,在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常见的应用文之外,还应结合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需要,适当地增加专业应用文的写作教学。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一般会在二年级下学期即第四学期进行为期一周的见习活动,那么在见习之前,对于常见说明书和病历的写作教学就成为了必需。这种由于实际需求而产生的学习需求会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实际应用能力的发展。

四、教学反思及改进意见

教师只有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深入反思,善于发现问题,积极解决问题,才能够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在一系列教学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作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思考了一些对策。

1.教学安排的调整。建议将现有的教学安排调整为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和第十学期,即在最后一学期开设语文课程,主要原因如下:

(1)实习之后,学生对曾经学习过的应用文写作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此时教师可针对其中一项或几项内容进行讲解和训练,可以达到巩固知识,再次提高能力的效果。

(2)学生在完成专业论文时,对于论文的内容要求、格式要求等普遍不明了,写作难度较大,此时可设语文课程,教师可以在论文写作方面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

(3)最后一学期,学生即将面临找工作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此时语文课程再教授例如简历制作、求职信写作等相关内容,更能帮助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更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2.教学场所的多样性。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加强日常的写作能力训练,在课堂训练的同时,还应加强学生课外时间的写作锻炼。教师应该创造条件走出课堂,亲自带领学生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了解每个单位应用文的写作流程,现行的各种应用文的具体写法;或相关专业有经验的专家到学校进行现场讲座,讲解各种应用文的文体格式、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课外社会实践,让学生切身体会应用文的写作流程、写作方法,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技能。

五、结 语

教无定法,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学生需要,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的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英)约翰·洛克.杨汉麟(译).教育漫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 《语文》编写组.语文(第一、二、三、四册)[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

[3] 沈星怡,陈正.语文(上、下册)[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 江苏省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编写组.语文(基础模块·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5] 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中职、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报告[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7] 王敏杰.高职应用文写作精品课程建设初探[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4):93-94.

[8] 游云琳.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探微[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122,141.

[9] 王卓.职业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4):185-186.

[10] 张长辉.高职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尝试[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4):42-44.

[11] 冯曹璐.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中的学生能力培养[J].新疆教育,2012,(13):92-92.

上一篇:育儿沙龙 第12期 下一篇:赣州有名菜 鱼头鱼尾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