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减速 投资者理性选择

时间:2022-09-14 02:24:26

新基金发行减速 投资者理性选择

新基金发行经过8月热潮后有所消退。9月份新发行基金8只,与8月份的12只相比,发行频率明显放缓。

不过,9月份新成立基金的总数为13只,合计募集份额近360亿份,单只基金平均募集份额约为28亿份,较之前8月份的平均单只募集53亿份下降47%。

银行系基金有优势

在已经完成募集的新基金中,银行系基金公司旗下的新基金募集规模独占鳌头。其中,农银汇理策略价值股票型基金募集77.88亿元,交银上证180联接基金募集金额为70.87亿元。

银行系基金公司凭借其强大的股东背景,在发行渠道上占有较大优势,首发规模往往超出市场平均水平。农银汇理曾经在新公司成立之后发行首只股票型基金农银汇理行业成长基金的规模高达68亿份,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同样在2008年8月的熊市之中,有的股票基金发行规模只有几个亿。

指数基金也靠捧场资金

9月新成立的13只基金。品种同质化严重,有7只为指数型基金,占全部新成立基金的比重50%以上。其中ETFl只,ETF联接基金2只,跟踪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的各1只,跟踪中证100的2只。

指数基金何以如此密集发行?这是因为新的指数基金想借上半年指数基金的优异业绩而多揽客,基金公司也宣传指数基金的优越性,有点想复制上半年业绩的意味。

市场也对于陆续成立的指数型基金充满期待,由于指数基金是完全复制指数,仓位一般都在90%以上,指数基金的成功募集将为大盘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撑。

市场往往有违人愿。8月份股市几乎是单边下跌,这对指数基金形成致命打击,指数基金净值大幅折损,成为当月业绩最差的基金类别。

尽管基金公司“王婆卖瓜”尽力推广,但指数基金的发行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交银180治理ETF首募份额为10.09亿份,户均认购商达17.23万元;华宝兴业中证100成立规模为20.09亿份,户均认购12.16万元;华安上证180ETF联接募资11.25亿元,其中有149万份为其基金公司员工自购。这些基金都远超过其他股票型基金平均5万份左右的户均认购量,这之中有捧场资金介入,基金规模有点“虚胖”。而一旦开放申购赎回,捧场资金也将迅速离场。

统计数据还显示,有3只新基金的首发规模仅为几亿份。金元比联价值增长为4.12亿份、诺德成长优势5.15亿份、大摩领先优势7.04亿份,这3只基金所属的基金公司在全部60家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中位居53、51、58位。上海财汇统计显示,3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只数均为3只,上半年取得的净收益分别为1.6亿元、3亿元、2190万元。

很显然,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比较注重对基金公司品牌的选择。事实上,大公司在投研团队、渠道销售上都具有一定优势,基金业绩相对较为稳定。因此,在多只基金同时发行的情况下,基金首募规模出现分化也就不足为奇。

震荡市道建仓缓慢

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新的指数基金入市速度放缓。8月成立的易方达沪深300指数基金经过近2个月建仓后,其净值变动与跟踪的沪深300指数还有不小偏离度。9月初成立的中银中证100的建仓也比较谨慎,从净值变化看,其目前的仓位仍然较低。尽管是被动型指数基金,可能基金经理也不想让投资者刚买人就吃套。因此,在市场震荡中,依靠指数基金“托市”并不明智。

过去的历史表明,越是在一窝蜂地发行单一品种基金时,买入者得到的收益往往要此预想的要差。因为新基金发行都是滞后市场行情。

在去年熊市时,债市收益一度走高,股票基金难发,债券基金成为发行市场的主角,但等到新基金发行后债市却转弱,有的债券基金在至今的1年时间中所获收益连1%都不到,甚至还有净值在1元面值之下的债券基金。这样的收益很难令投资者满意。

今年上半年股市的上涨行情,也让指数基金大出风头,指数基金又成为发行大军,但下半年行情急转直下,指数基金一下变成了“鸡肋”。在7月以后买入指数基金的人现在基本都被套,并且指数基金平均亏损额要超过主动型基金。事实上,在震荡市中,指数基金并无优势可言,而主动型基金却有可能战胜大盘。

不确定性致使基金减仓

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在今年后几个月中,市场单边走高的可能能不大,市场更可能是延续下半年开始的震荡走势。

银华基金表示,A股市场目前的估值水平并没有高估,并且相对H股的溢价已降至较低水平,市场仍处于合理区间。基本面方面,经济复苏本身无可置疑,但A股前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目前仍然存在。投资者仍在观望这种转变的时间点以及力度。目前市场的预期仍在调整当中,市场还需要时间来寻找方向。

由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基金仓位也在不断调低。渤海证券基金仓位测算显示,9月28日至10月9日这一测算周,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仓位下降1.03%。至此,基金仓位已经连续6周下降。

根据渤海证券基金仓位监测模型加月9日数据,纳入统计范围的290只偏股型开放式基金上周的平均仓位为77.63%,比9月25日的78.66%下降1.03%。其中,股票型基金平均仓位为81.97%,下降1.19%;混合型基金平均仓位为72.15%,下降0.82%。剔除指数变化的影响后,偏股型基金上周平均减仓约1.58%,其中股票型基金主动减仓1.65%,混合型基金主动减仓1.47%。

从具体基金来看,主动减仓幅度在3%以上的基金有82只,而主动加仓幅度在3%以上的基金仅有9只。上周高仓位基金的比例继续下降,仓位在90%以上的基金已不足五分之一。

根据10月9日的测算结果,60家基金公司中46家减仓、14家加仓。富国、工银瑞倍与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减仓幅度较大,均在3%以上冻吴、友邦华泰与华富等基盒公司小幅加仓。大型基金公司中,易方达与华夏基金仓位依然较高,约为80%,但减仓幅度均超过1%;南方与嘉实基金仓位在75%左右,南方基金加仓而嘉实基金减仓;博时基金继续减仓,仓位已低至65%。越来越多的基金放弃了此前较为激进的仓位配置策略。

基金看市短空长多

中国债券信息网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基金公司的债券托管量为6958亿元,较上月增加288亿元。同期,商业银行、信用社、保险机构等机构的增持量也均有所增大。金融债和政府债成为机构主要增持的债券品种,而央票则出现小幅减持。这已是基金今年连续第2个月选择增持债券。此前的数据显示,8月基金共增持122.09亿元债券。分析表明,基金债券托管增加并非出于对债市预期的改观,而是由于股市走弱而做出的资产配置的调整。

路透资讯公布的最新一项对基金经理的调查显示,基金公司建议未来3个月资产配置比例中,降低股票仓位,提高债券和现金的比例。股票仓位连续2个月出现下降,从84.4%降到83.9%再到81.1%,相比上月下降2.8%,大约处于7月和8月的水平之间。而债券的仓位从4.4%到4.8%再到5.6%,现金比例也连续出现上升,从11.1%到11.3%再到13.3%。

从指数来看,接受调查的基金认为,3个月后点位全部高于9月30日收盘的2779点,预测区间为2850点至4000点。综合看来,基金公司看法为短空长多。

调查还显示,基金对行业配置的看法也有所变化。金融业虽然仍位居基金配置第一大板块,但比例继续下降,继上个月下降4.8%后,再下降2.8%,比例回到6个月前水平。地产业小幅加码,地产配置比例上升1%,结束下降趋势。消费大幅加码,在“十一”长假刺激消费预期下,消费板块配置比例大幅上升5.8%,跃升至第二大配置板块。

上一篇:影响投资决策的心理因素 下一篇:如何选择指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