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12-02 20:12:59

新基建工作思路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1

目前,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的各项管理和规章制度日趋完善,这些企业在领导体制、管理模式、组织结构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开展党建工作过程中,应结合这些新特点,紧紧围绕参与企业、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加强党建思路、工作方法、内容等创新的探索,实现党建工作和施工生产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创新观念出思路

要体现科学发展观时代特征,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兴企的第一要务,从安全、质量、效益、进度上统筹兼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维护好最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是和谐之本。要以企业的发展促进企业和谐。以“明确职能定位、实行梯次管理、强化项目管理,抓好制度管理,突出效益中心”的管理新思路入手,严格按照这个方针,紧紧抓住施工生产中心,各个项目优质高效地完成工期任务,精干高效,走出困境,实现项目部效益最大化。安全是发展之基,是企业生存之本,要始终坚持安全发展。要坚持与安全管理和安全文化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的安全意识,全面树立安全观,杜绝违章操作、安全隐患。各级党组织班子是发展之重,时时抓住龙头关键,突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政通人和,要坚持用党的先进理论创新来武装班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班子,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班子,任人唯贤。创新是发展之力,要处处营造创新氛围,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多用新工艺、新技术, 确保持续发展,建立内部激励及分配机制,以不竭动力发展企业。廉政是发展之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公平正义,坚决打击。要以“一章两则”、“三保一树”等主题教育活动为载体,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风廉政和反腐倡廉教育,规范合同管理,强化源头监督控制,有力地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创新工作内容抓队伍

一方面要及时调整企业党组织设置和确定领导关系。国有企业实现重组、改制、联合、兼并等形式改革后,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要与企业改组、改制同步进行。要按照规定,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同步组建、改建或更名党的基层组织,并理顺好领导关系。

合理设置党组织工作机构和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随着企业的深化和减员增效,党组织有些机构要合并,专职党务干部减少,要根据实际,按照既符合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又能适应党的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工作机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目前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方法陈旧等问题,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严格选人,按照“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优化党务干部结构。抓紧培训,加强对党务干部的继续教育,开展现代管理、科技、金融、法律知识的培训,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健全制度,研究企业党务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在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奖金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对党务干部与其它管理人员真正一视同仁,稳定政工干部的情绪。

在项目部开展党建活动,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在严格履行职责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工作内容,如围绕施工管理的重点、难点,大力开展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党员上技术课,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和争当知识型员工活动,以提高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本领;通过多种形式,有计划地对党员和员工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积极开展综合治理活动,把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同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增强员工的诚信意识和信誉观念,推进项目文化建设,塑造企业精神,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等都是项目党建工作的新内容。

三、创新工作方法抓规范

在领导方式上要保证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实现,必须健全其在政治上、组织上、制度上的保证。政治上的保证,关键是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权力。在企业的行政、业务工作中,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而在思想政治方面,党组织处于领导地位。组织上保证,就是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工作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制度上的保证主要应建立三个方面的制度:要建立保证企业党组织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方面的制度;要建立党组织领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制度;要建立党组织自己建设及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制度。

在具体的工作上,建筑基层党组织要做到四个转变,即从单纯的党务工作转变到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并重来抓,做到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从单纯抓政治理论教育转变到政治理论教育和生产力培训相结合;使单一的专职党务、政工干部转变为既能胜任党务工作、政工工作,又懂技术业务、会经营管理,也能做好其他行政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干部;从单个考核评价党建工作成效转变到党建工作成效考核评价与经济责任目标考核评价相结合。

项目部党组织要密切围绕努力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开展工作,要根据项目部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创建“好班子”为载体,促进领导班子“两手抓”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以创建特色党支部和争创一流作业队党支部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党组织建设水平;以技术创新和各具特色的劳动竞赛活动为载体,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促进生产任务的完成;以共青团“创新创效”、“青年突击队”等活动为载体,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显身手、作贡献,使项目部党建和现场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四、工作载体创新促党建

多渠道多平台开展党建工作。党的基层组织活动要加大围绕施工生产、经营中创新创效、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等活动来开展工作。以“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创优争先”、“党员先锋工程”、“保持先进性,塑造新形象”等活动为主要载体,创造性地开展各种内容丰富的党内劳动竞赛活动,使广大党员在各项工作中真正叫响“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使各个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建筑企业都存在流动党员多的特点,为切实加强流动性强的党员的日常管理,党组织有必要建立基于互联网络的党建管理信息系统,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先进信息平台和信息网络等手段,有效整合党的相关信息资源,真正实现每个党员和党组织的信息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管理起来。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2

国华盘电公司管理联合党支部自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及创建“五好四有”党支部活动以来,支部建设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引起重视和解决。

一、党支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业务,轻党建”。因为是联合党支部,党员又分别涉及7个职能处室,日常党建工作的开展不同于行政隶属关系为同一部门的支部,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党建命令执行不力的倾向。

(二)“重表象、轻质量”。支部组织生活重表象,尤其是民主生活会,质量不高,效果不理想。讲成绩多,提问题少,说圆滑的话多,真正的批评少。

(三)“重传统、轻创新”。支部活动多为会议式、教育式。多为传达公司党委精神,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都为既定动作,鲜见自选动作。

(四)“重党内、轻党外”。开展党的活动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凝聚人心,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号召力和战斗力。党支部缺少与非党员即群众员工的沟通和联系。

二、在“找抓促”工作中的新方法

自2012年神华集团组织“找抓促”活动以来,党支部踏踏实实找自己存在的差距,积极向公司内的先进党支部学习和取经,鉴于联合党支部、党员分布在多个部门的特殊性,拓宽思路,创新思维,开创了支部工作的新局面。

(一)保持党员思想的纯洁性。结合公司党委在全体党员中开展的《五个标准找差距限时整改促提升》自查活动,号召支部全体党员对照及五个标准的各项要求,按照规定时间节点制定提升措施完成整改,将自查结果闭环管理。要求党员保持思想的纯洁性,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在理论是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杜绝精神懈怠、思想不作为的现象发生。

(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党支部要求全体共产党员都要争优。对优秀共产党员的定位和标准: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

(三)服务公司中心工作。在公司机组检修期间,有效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机组检修提供协同服务,制定了党支部参与机组检修党员示范岗、劳动竞赛等方案。鼓励管理人员参与机组检修工作的热情,紧紧围绕“服务生产”“奉献生产”开展义务劳动、现场督察,培育全厂一盘棋的文化氛围,为机组检修做好优质服务。

(四)选聘有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的党员从事党务工作。建好建强党支部,最重要的是要有个好书记即支部工作带头人,有一个好的支部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及支委带头“真心关爱员工、真诚依靠员工、真情服务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积极性。

(五)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对党小组进行任务分解、评价。针对各部门业务性质的区别,无法在相同的时间完成相同工作的实际情况,党支部在接到公司党委的工作任务后,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分解,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对其进行管理、考核、评价。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部门月度绩效相结合,将党员的日常表现与年度个人绩效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各党小组参与党建、支部工作的积极性。

(六)强化支部工作创新。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党支部的经常性建设上来。通过制定组织生活计划、落实组织生活负责人、定期汇报分析党组织建设形势和情况通报等制度,确保党支部建设常态化。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3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领导发展;促进和谐

中图分类号:I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9-0007-02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提供了新思路,进一步强化了责任。高校基层组织的职能、性质、任务和目标以及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文化素质不一样,要紧密结合高校的职能及组织成员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党的建设工作。

一、高校基层组织的特点

高校的基层组织主要指院、系级单位,其基层党组织便是与之相对应的院系党委或党总支。高校基层组织具有自己的特点:

1,客体的可塑性和个性化。高校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国家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承担着国家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要历史使命。与其他生产单位相比,高校产出的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可塑性和心理、个性特点的产品一学生,其产品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作为基层组织的院系处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和最前沿,扮演着“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直接责任人”的角色。院系的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好坏,质量的高低,

2,主体价值取向的自主性和多元化。高校是知识分子和高层次人才云集的地方,其作为责任主体的教职工具有更强的专业性特点,其价值追求具有更强的自主性,思想意识具有更明显的多元性,特别在全球化、市场化时代,其价值取向和利益实现形式更加多样化。

3,组织运作机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高校实施党委领导下的行政负责制。在这种运作机制下,党委和行政的工作既要有分工和侧重,又有交叉重叠。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委在宏观上是一个掌舵者,但涉及具体业务时,党组织可能又是一个辅助者。

二、突破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制约瓶颈的新思路

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和先进性作用归根结底要通过推动工作来体现,高校基层党委的“有所为”要始终围绕中心工作,开拓创新,着重在引导方向、凝聚人心,培育和谐的文化氛围和人才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高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能力,促进推动中心工作和自身的建设的有机统一。

1,强化大局意识,提升党组织的领引力

(1)解放思想,加强对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认识

观念、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院系党组织要站在国家发展的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自身的责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破除一些陈旧落后的观念,提高党的建设对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强化党组织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责任意识。树立强烈的执政意识、大局意识和使命意识,具备更高的理论水平、更多的远见卓识、更强的超前意识和奉献精神;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战斗堡垒作用,增强“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能力。

(2)引导方向,发挥党组织的思想导向功能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坚持党的宗旨、基本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全部的工作和学习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河可持续发展不动摇。而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引领师生员工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潜心人才培养工作;着力开艮党的理论建设和创新,坚持弘扬主旋律,传播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师生员工结合专业特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多元的社会思潮和师生员工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这是院系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原则。

2 建设和谐的组织文化,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面对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所形成的一整套非正式的规范体系。一般由组织的传统和精神氛围等构成,具体表现为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成员的行为规范,它是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追求的共同价值、理念、精神、制度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组织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教化功能。文化是无形的,潜在的,根本的,长期的,但它一经形成,就成为促进、激发活力的土壤,构成组织有效运行的内在驱动力、凝聚力、向心力。塑造良好的组织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找准突破口,遵循组织运转本身的规律。

(1)塑造核心价值体系,凝练共识

文化是一个组织的灵魂,通过成员普遍认可的杨心价值体系来引导、融合成员的价值和思想意识是塑造组织文化的关键。党组织要在师生中不断倡导和谐、创新等核心价值理念,要勤于、善于、敢于在院务会、教师大会、学生大会、党员会等各种公开场合阐释和谐、创新等理念和力学指导思想、力学理念等,并使之不断深入人心,形成全体成员的共识。作为出思想、出人才的高校,又要遵循科学研究和人才成长本身的规律和特点,强化正气建设、学风建设,倡导兼容并包,和而不同的理念,包容和鼓励组织成员多样化的观点和意见的交流和碰撞,在意见交流和行动实践的过程中,启迪心智,激发团体智慧,凝聚共识。

(2)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整合力量

发展战略即指关于一个单位发展的长远规划目标和具体措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如指导人们前进的灯塔,不断引导成员朝着预期的方向进行。由于高校事业的专业性特点和公益性质,组织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员对组织目标的认同和理解。当个人认同和理解组织目标时,个人就会主动和自觉调适个人目标,创造性地的实践组织目标。这就需要领导者从战略的角度对组织的未来发展进行设计,进行战略管理。制定单位战略规划时既要以促进单位的各项事业发展为逻辑起点和前提,又要广泛征求意见和充分沟通,认清和小心谨慎地处理好利益相关者的信仰和需要,尽量照顾到每一个成员的利益和价值发展方向,让每个^都能感到自己在组织中存_在的位置和发展的空间,通过建立单位良好的愿景、价值体系和组织目标,加强组织内部的沟通与交流,可以大大的起到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功效,党组织在这个方面大有可为。

3 创新机制制度,提升党组织的执行力

党组织的领导力、凝聚力、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的提高,归根结底在于其将理念、价值、目标付诸实施的能力,在于落实工作,化解矛盾,应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即它的执行力。执行力的提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制度来保障,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是提升党组织执行力的有效途径。

(1)健全党委会议、议事决策机制,提高党委的感召力和公信力

党委会作为党组织的代表和决策机构,要真正履行职能,起到核心和龙头作用,就要将党委会议和议事决策制度化,不断创新内容和形式,凝聚党委委员集体的智慧,提升合力。如定期召开党委会,结合政治时事、社会热点、难点和社会思潮定期开展探讨和研究:根据学院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以及存在的思想倾向、学科发展、就业等关乎师生切身利益的问题展开讨论,研究对策,为大家排忧解难,把关号脉,指点迷津,发挥党组织在人才培养和推动学院中心工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党委会整体的影响力、权威性和公信力。

(2)建立骨干党员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优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

党委委员是按照规定的严格程序,经过充分酝酿,由全体党员民主选举产生的,他们是先进分子的先进分子,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不仅要发挥领导职务党委委员的领导核心作用,还要充分调动非领导党委委员的积极性,给他们明确主管的工作,派任务,压担子,如通过建立党委委员党员发展、支部建设联系人制度、督导制度。或在队伍建设、干部培训。战略规划制定、帮扶困难群众等方面给非领导职务党委委员明确任务,强化责任,形成党委委员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他们推动和服务中心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此外,将单位中存在的各种矛盾、问题进行梳理和归类,形成一个个的研究课题,建立“党委与支部对口联系”,“党员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等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根据骨干党员甚至每一个普通党员的特点和优势给其委派任务,各尽所能,人尽其才,优化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体制,引导党员形成服务中心工作和群众的自觉习惯。”

(3)以人为本,创新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4

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企业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给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增加了丰富的时代内容,带来了新的要求,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既要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又要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在按照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如何深入研究和解决深化改革给基层党组织建设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认识时代特点,创新工作思路。

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时代特点,我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指导思想上,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赋予了新时期党的建设以新的内容,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要坚持围绕党的基本路线,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增强中心意识和大局观念。二是在自身建设上,强调加强制度建设。党内生活规范化的加强,使党的自身建设实现了从群众性的“运动建党”到“制度建党”的转变。基层党组织建设也必须努力走一条靠制度建设来解决问题的新路,不断增强制度建设的功能和机制。三是在领导方式上,党的领导在不断改善和创新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坚持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增强党建工作的改革精神和意识。四是在建党方针上,强调从严治党。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建立,使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开始得到落实,基层党组织严格了责任制,明确了责任人,增强了党组织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五是在党建目标上,确立了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党建总目标的形成,标志着党在自身建设理论和实践上的深化,而基层党组织建设既明确了长期的目标任务,又突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增强了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根据以上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时代特点的分析,结合我市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用新的思维和视角来评价当前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用改革的精神、时代的精神探讨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就是说,既要有规定动作,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认真抓好落实,又要有自选动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客观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有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思想观念创新,抓思路。一是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放在国际国内大背景、大趋势下去考虑和审视,充分认识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新课题、新挑战,来确定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思路和实现目标,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突出实践“三个代表”这个时代主题,把是否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作为检验和衡量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标准。三是紧紧抓住建设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这一主题,服从服务于加快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第二,工作内容创新,抓队伍。一是及时调整企业党组织设置和确定领导关系。国有企业实行重组、改制、联合、兼并等形式改革后,党组织的设置和调整要与企业改组、改制同步进行。要按照党章规定,根据企业规模、党员人数和工作需要,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同步组建、改建或更名党的基层组织,并理顺好领导关系。二是合理设置党组织工作机构和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减员增效,党组织有些机构要合并,专职党务干部减少,要根据实际,按照既符合精干、高效、协调的原则,又能适应党的工作的需要,合理设置工作机构。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变目前相当一部分党务干部文化程度偏低、思想观念落后、理论水平不高、工作方法陈旧等问题,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要严格选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不得随意降低标准,要通过招聘、引进、与行政管理人员轮岗、交流等途径,优化党务干部结构;二要抓紧培训。加强对党务干部的继续教育,开展现代管理、科技、金融、法律知识的培训,改善他们的知识结构,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提高他们服务经济工作的能力;三要健全制度。研究企业党务干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出一套看得见、摸得着、便于考核的职责,并落实到每个人头上;四要落实待遇。在职称评定、评选先进、奖金分配、职务晋升等方面,对党务干部要真正做到与其他管理人员一视同仁。从根本上消除人们轻视党务干部的心理,稳定政工干部的情绪。三是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党员标准,保持党的先进性。要改变一部分单位出现的党员发展数量下降、队伍结构不合理、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的观念淡薄和对下岗、流动、离退休党员有效管理的办法不多、管理难的问题,积极探索一条适合当前形势、贴近党员实际的党员队伍建设新路子。一要加强教育。突出抓好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党员,解决思想入党问题。不断坚定“四信”即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政府的信任,自觉在实践中体现先进性;二要尊重和保障党员权利。建立健全制度,发扬民主,维护党员权益,关心爱护党员,帮助其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同时,教育和监督党员履行义务,深入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等活动,充分发挥共产党员首先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三要抓好党员发展。一方面重视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推优入党”工作,注意在生产一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青年中发展党员,推行党员发展“公示制”。同时,按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要求,把握党员标准,不断增强党的影响力;四要加强和改进对下岗、流动及离退休党员的管理。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属地管理”的精神,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四是坚持和探索组织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统一的原则,把党管干部的原则落到实处。一要将管资产、管人一体化,实现以资产责任为主线的用人机制,以解决管资产与管人脱节的问题;二要严格工作制度和程序,按照企业特点,研究培养、选拔、管理、考核、监督的办法,并形成制度认真落实;三要强化市场配置,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选配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积极推进经营管理者职业化、市场化;四要建立分配激励机制,按照绩效挂钩的原则,改进收入分配办法,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者收入分配机制。

第三,工作方法创新,抓规范。一是在领导方式上创新。要保证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实现,必须健全其在政治上、组织上、制度上的保证。政治上的保证,关键是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对企业实施思想政治领导的权力。在企业的行政、业务工作中,党组织起保证监督作用;而在思想政治方面,党组织处于领导地位。组织上的保证,就是要建立健全党的组织体系、工作机构,配备适应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特别是要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制度上的保证,主要应建立四个方面的制度:一要建立保证企业党组织了解生产经营情况、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方面的制度,包括党政领导碰头会制度、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董事会向党委通报情况和总经理定期向党委报告工作制度、党委负责同志参加(列席)董事会议(经理办公会议)制度等等;二要建立党组织领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制度,应明确规定,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由党组织决定、机构由党组织领导、专职人员队伍由党组织管理,涉及党政工团各个方面有关事宜由党组织协调等等;三要建立党组织自身建设方面的制度;四要建立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制度。二是在活动内容上创新。要重视教育,把政治理论的学习教育培训与业务知识的培训相统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一个是表现在政治上的坚定性,一个是表现在业务水平的先进性上,只有这二者统一起来,才能说是完整的先进性。要开展与工作和生活相关的知识、技术、业务的学习和竞赛,改变过去那种与经济建设和党员的实际工作相脱节的单一政治化的活动内容,培养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浓厚兴趣,充分调动党员参加党的活动的积极性,并把在党的活动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业务能力,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转变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三是在工作方式上创新。一要紧紧抓住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围绕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积极主动地开展党的活动;二要通过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和企业管理人员中的党员领导干部的作用,通过发挥党支部、党组织和共产党员在各自岗位上的作用,通过加强对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领导,对职工群众进行组织和动员,通过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等多种渠道,来实现党的意图,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三要把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和严格管理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第四,活动方式创新,抓效果。一是在活动形式上。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把多样性的活动和必要的统一活动结合起来,把小型、分散、业余为主的活动与必要的大型、集中活动结合起来。要选准突破点、找准结合点,踏准落脚点,方法求活,内容求新,时间求短,效果求实。二是在工作手段上。要充分发挥党校、党员活动室和党员电化教育的作用,运用现代的工作手段,利用信息网络技术、现代传媒,用新的传播方式和教育方式,设置网页,开展网上党务工作、组织生活、民主评议,改变和解决使用传统模式开展思想教育的“讲浅了没有人听,讲深了说不清”的矛盾与困惑,以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三是在党组织活动效果的评判标准上。要改变过去那种以活动次数、参加人数多少来评判的形式化标准,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是否有利于党员群众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力提高,是否有利于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是否有利于经济建设和业务、生产工作取得更大的成绩,作为评判和检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标准。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5

一、基层统计法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统计法律法规体系存在缺陷

实施企业一套表联网直报条件下,现行统计法律体系面临新问题:一是统计法没有赋予网上直报的法律地位。依照现行统计法,统计调查对象不从网上上报统计数据即不构成违法。二是统计法没有对名录库建设作出明确要求。在统计执法时,对名录库建设中的违法行为缺乏执法依据。三是统计法对利用统计网上直报平台实施犯罪的行为没有进行界定。四是执法的可操作性不高。现行统计法对违法行为如何处理缺乏具体量化的条款,对违法责任规定不严格;对《统计法》规定的行政处分、追究刑事责任、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统计部门本身无权,执行起来难度较大;对调查取证的证据种类、有效性(特别是网络证据)没有必要的界定。

(二)基层统计执法体系先天不足

多年来,县区统计执法体系建设远远滞后于统计制度改革进程,无法为日益增加的大量统计工作任务提供保障。一是机构不健全。虽然《条例》《意见》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建立统计执法机构,配备统计执法人员做出了明确规定,但是编制、人员、经费预算受制于地方政府,一直得不到落实。县区一级缺少专门的执法机构,尤其是区统计局,都无法安排一名专职人员从事统计法制工作,执法力量极为薄弱。统计检查人员都是临时抽调其他专业人员,使得统计执法人员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与加强执法监督的要求格格不入,执法水平达不到执法要求,责任心和能力无法满足执法检查工作的需要。二是保障不力,执法设施手段滞后。目前,县区一级财政预算没有将统计法制建设纳入盘子。县级统计系统缺少执法用车辆、摄录设备、复印传真等基本硬件设施。而执法罚没收入进入财政帐户,统计部门无权使用。执法成本较高,执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大大降低。三是难以扭转“软法”的社会形象。虽然经过多年的统计普法宣传,社会上对统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统计法》是 “豆腐法”的形象,这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基层统计执法人员缺乏信心、缩手缩脚、不敢碰硬,而给违法者带来可乘之机。四是执法的程序和方式缺乏规范。程序上不规范主要表现为对执法工作缺乏认真总结、对经验教训缺少深入的探讨、对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缺乏研究、对案卷的评估流于形式等。方式上主要是套用老经验老做法,生硬、单调。往往都是按照年度计划采取“运动式”模式,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短期内完成检查任务,而不是贴近统计工作的实际,开展常态化执法。

(三)法制工作环境较差

长期以来,统计法律法规的强制性在社会上体现的不明显。地方政府和社会公众对统计工作尤其是法制工作的重视、支持和理解、配合度较低。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出台了一些规定,要求执法部门一般情况下只允许去企业检查一次。现行的政绩考核机制难以引起地方政府领导对统计法制工作尤其是执法工作和重视和支持,甚至出现抵触情绪和干扰执法工作的情况。统计部门对执法检查普遍存在忧虑,担心统计执法检查多了影响发展环境,被领导怪罪,会引火烧身等。对于体外干预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不但难以取证,而且缺少敢于执法的信心和动力。尽管每年都在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但总是小心翼翼,慎之又慎,对于一些重点、敏感的行业和单位检查较少,缺乏广度和深度。

(四)培训缺失,执法人员能力不强

县区统计局工作任务繁重,对统计执法人员业务培训重视不够,即使开展业务培训,大多采取以会代训的方法进行。师资力量不强,方法单一,时间短、层次低,使得统计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特别是对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会计知识、执法技巧学习掌握不够,以致在统计执法工作中畏手畏脚,底气不足,不敢碰硬。

二、基层统计法制建设工作思路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加强基层统计法制建设要从观念上解决四个问题:一是依法统计的观念树立不强的问题。长期以来,政府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习惯于以计划模式开展工作,对法律规定应当作为的不作为或者作为不到位,依法统计的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切实树立依法统计的观念,严格依照统计法律法规,依法管理统计调查项目,依法开展统计工作。二是依法统计的主体认识不清的问题。有的人认为统计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调查对象要严格履行统计法律义务。实际上统计部门是依法统计的主体,统计部门首先要按照统计法律法规的要求,依法开展统计工作,才能管理统计工作,规范各种统计关系,才能要求统计调查对象履行统计法律义务。三是依法统计与己无关的片面认识问题。统计部门内部有些同志总认为统计法制是统计法制机构的事,自己是搞专业的,与依法统计、统计法制、统计执法关系不大,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依法统计、统计执法涉及到统计部门各内设机构,不解决这些片面认识,就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依法统计和统计执法等工作。四是认为统计法是软法的问题。任何一部法律都有强制性,新的统计法及其一系列统计法规通过多次的修订完善,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可操作性。认为统计法是豆腐法的,实际上是不敢进行统计执法,不会统计执法,不善统计执法,也没有执法效果的具体表现。因为没有执法的力度、没有执法的量,社会认可度才会较低。很多部门的执法工作,都是从大家不认可到认可,再从认可到自觉守法,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二)完善统计法制制度,建立统计法制建设长效机制

统计法制工作对于推进“四大工程”建设,促进“三个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要把统计法制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工作来抓,即建立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政策法规人员主抓、相关人员配合抓的齐抓共管格局。一是要建立统计法制责任制,实施一把手工程。在组织机构建设上,要成立以统计局一把手为组长的统计法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统计法制工作;在经费落实上,要充分保障统计法制工作需要。从普法到执法层层建立领导责任制,确定目标,责任到人;建立《统计执法责任奖惩制度》,对那些在统计执法中有突出成绩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出现重大失误的给予处罚,做到赏罚分明。二是进一步完善统计法制工作制度。建立健全《统计行政处罚裁量标准》、《统计处罚案卷评查办法》、《统计行政处罚监督制度》等统计法制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制度规定,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确保统计法制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建立统计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对没有法定依据越权执法或者违反法定程序的;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行为不予查处的;干扰上级统计执法机关办案,包庇、纵容统计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结果显失公正的,泄露执法对象商业秘密的等违法行为实行过错追究。规范统计执法行为,保证统计执法人员正确履行统计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预防和减少执法过错的发生,维护基层单位及人员的合法权益。

(三)建设强有力的法制队伍

实践证明,健全统计法制机构,充实统计法制力量,对于加强统计法的贯彻执行,推进依法统计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设一支忠诚法律、作风过硬、业务精湛、敢于执法、善于执法的统计法制队伍显得尤为迫切。针对当前执法机构不健全、人员力量薄弱、执法能力仍待提高、知识结构落后等问题:一是加强统计法制机构建设。当前,基层统计执法机构和人员配备与执法检查任务极不相适应,要通过有效的手段促使地方政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要求建立独立的统计法制机构,充实与统计法制工作相适应,并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及熟悉统计法规和统计业务的法规专干和执法检查人员,并保持执法队伍的稳定性,确保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常态化开展。二是加强统计法制队伍能力建设。采取充实法律专业人才,以提高统计执法队伍的执法意识、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建立执法骨干力量平台。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就逐步推广网上直报过程中带来的数据质量控制难、统计执法取证难等新情况,及时研究解决途径,并及时对专业和执法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实行执法人员岗位学法培训和复训制度。定期对统计执法人员开展统计业务和统计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法律知识、案卷评查、执法程序和执法技能培训。打造一支事业心强、业务熟悉、有工作能力、年富力强、能打硬仗的统计法制队伍。三是加强统计法制工作的硬件建设。加大经费投入,解决好办案设备,普法经费保障等问题,确保各项统计法制工作的开展。

(四)加大执法、宣传常态化力度,优化外部环境

统计执法是保障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手段。统计违法案件之所以屡禁不止,就是因为执法不能常态化、对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不够、处罚力度较轻,使违法者存有侥幸心理,违法成本较低,认识不到自己的行为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和为此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从而对统计违法不以为然。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统计违法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心慈手软。这样不但是对违法者一种惩戒,而且是对没有被发现的违法者的一种震慑;更重要的是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对《统计法》和统计工作的认识,扭转《统计法》在群众中“豆腐法”的观念,提高统计法的约束、监督和震慑的威力。执法方式上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探索新方法。实行常规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整合资源,实现市、县(区)联动联合执法、县区间交叉执法;借助同级人大、司法监察部门的力量和支持,推动和形成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探索试行同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配合,建立统计诚信评价体系,实行统计违法“黑名单”制,增大违法成本。对少数有法不依、严重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加大媒体曝光力度,促使调查对象不愿违法、不敢违法,以此提高统计执法的震慑力和影响力。坚持执法与宣传相结合,起到发酵效应。执法的过程本身也是统计法宣传的过程,通过以点带面,营造学习统计法、遵守统计法、敬畏统计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增强全社会的统计法制观念,树立统计法的权威。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6

摘要根据体制机制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中原油田将采油厂原来的生产单位进行了改制重组,组建了“油公司”模式下的基层油气生产单元,梳理了机关和后勤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调整各级单位和部门的管理职能,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实施信息化改造,优化组织和人员结构。在此新常态下,如何从实际出发,找到加强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是一个值得重视和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新常态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

一、新常态下基层党组织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在以经营效益为中心条件下,油气生产单位由原来追求油气产量转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经营效益指标是刚性任务;而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被视为“软指标”,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受到相对削弱。

二是个别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对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局限于贯彻上级文件精神,缺乏对本单位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力不强,工作职责难以真正到位。

三是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党员教育弱化。改制后的基层单位有很多职工外出闯市场,流动性大,时间长了各项活动制度不能坚持;有的单位开展活动流于形式,不能与本单位生产经营紧密结合,效果不理想。

四是由于人员精减,有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行职责不力,尤其是一些兼职支部书记由于生产经营任务较重,投入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力不够,对生产经营性工作热情高,对党支部工作关心不够,影响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

五是基层党组织人员变动比较频繁,个别党员对组织关系接转不不及时,两边挂“空档”, 造成组织生活落实不到位,削弱了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六是监督机制不健全。有些基层组织中没有完善的监督制度,考核力度不大,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处理问题往往就事论事,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无“法”可依。

(二)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外部项目部党建工作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党政主要领导的自身素质。就采油管理区而言,主要的效益在油气生产经营上,有很多党员在外部闯市场。对这些党组织如何发挥作用,党员如何教育管理,虽然在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工作机制。

二是基层党建工作方式的转变,明显滞后于企业机制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从桥口采油区的情况来看,施工队伍分布在新疆、四川、陕西等不同地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难度很大,临时党组织逐渐增多。在较短的时间内如何开展党建工作,尤其是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实现有效化、连续化和制度化,从工作方式上讲,目前还没有摸索出成功的办法。

三是对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关系的认识不到位。由于人员大幅减少,人均工作量增加,时间紧、任务重,干部职工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很难挤出党建工作的时间和空间;有的人认为党建思想政治活动作用不大,即使有时间和空间,也不认真开展。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途径探讨

为了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施工企业应该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结合每个具体单位的特点,在工作内容、方式、方法、机制上不断改进创新。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不好,关键在于领导,可以说领导班子的认识水平和执行力,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水平。通过优化结构,实现领导班子的“新老”搭配,既保证领导班子把方向、谋全局、抓大事的能力,又保持班子敢打敢拼的精神和接受新事物开拓新思路的朝气,使基层班子的整体水平得到较好地发挥。同时,要强化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决策制度,防止独断专行或搞“一言堂”。另外,还要积极领导广大职工参加单位重大事务的民主决策,使基层党组织在接收职工群众监督中,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培训和教育。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头雁”,素质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强弱,对基层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极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基层党组织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因此,要实现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标,必须加强对党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和教育,重点抓好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提升理论素质和工作能力,使其具有组织群众、发动群众和服务群众的能力,管理本单位的能力,协调矛盾、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常态下,基层油气生产单位党员的先进性,主要表现在充分发挥骨干、桥梁、纽带的作用上。油气生产单位要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倡导和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激发学习热情,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三高”型党员队伍。

(四)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不断创新党组织的工作方式方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生产经营来进行,把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与提高业务能力结合起来,既要重视科学理论的学习,又要大力倡导党员学技术、学业务、学管理,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要结合油气生产单位的特点和实际,在保证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采取集中与分散、脱产与业余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组织活动。要适应生产经营组织结构多元变化的趋势,适时调整组织设置和隶属关系,保证哪里有生产队伍,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7

关键词:公路行业 党建工作 时代精神

在国家社会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公路行业一直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和命脉工程。加强公路行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尤为关键和重要的,因为只有具有了良好、规范的思想指导,建立了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铁路官员的作风问题,培养基础员工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才能更好地推动公路行业的建设,才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劲的力量。

1 公路行业党建工作的现状

1.1 方式方法陈旧 由于公路行业具有线长、面广的分散特征,公路行业遍及到全国各个道路、各个省市以及各个城镇,这样的局面不利于党建工作的组织化、整体化,而以往的党政工作方式陈旧,容易简单地宣传和宣讲思想内容,而没有做到真正地让员工去理解透彻。传统的党建工作不能结合时代新思想、新精神的转变,对于当今新的社会背景没有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传统方法僵硬,脱离实际,这样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不利于公路行业的建设的。时代在不断更新,社会也在不断发展中,其中也包括了党建和思想政治的内容和思维方式,如果一味地留在原地,只能是固步自封的,这样的党建工作不仅不能成为促进公路行业发展的动力,甚至成为一种思维上的阻碍,是需要紧跟形势不断改革和进步的。

1.2 空话、套话的不良习气 公路行业的某些领导不能发挥干部的积极带头作用,而是在党建工作中讲空话、套话,只是在一种养尊处优的状态中,不去真正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习惯性地用语和做事方法。这样的不良习气,是一种上层领导干部班子的建设不完善,没有服务意识,而是在摆官气、甩威风。不去切实落实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一种游离状态下,这样的党建工作是十分危险和不利于公路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

1.3 和基础员工的沟通缺乏 公路行业由于工程浩大、分布地点广,处于公路行业最庞大的队伍是公路基础员工,这些员工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贡献了自己的许多汗水和劳动,理应受到尊重。而在党建工作中,往往对于基础员工缺乏交流和沟通,不去真正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不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去处理党建工作中的重难点。党建工作如果缺乏基础员工的参与和理解,是没有根基的,是空架子。基础员工是公路行业真正的“一把手”,他们只有在好的思想氛围的熏陶下才能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公路行业的整个队伍中形成一股好的作风,推动公路行业的建设。

2 加强公路行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几个要点分析

2.1 保持良好的凝聚力 公路行业是我国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基础力量,是需要有良好的凝聚力的,只有在上下一心的核心力量的支持下,公路行业的建设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力量。良好的凝聚力是对于每一个员工都有较好的号召力,能够起到一个鼓舞人心的作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系统性的党建学习,让公路行业的各个部门、各个员工都能参与到学习中,在政治思想觉悟上不断进步。

2.2 加强先进队伍的建设 一个系统的建设离不开先进个人和队伍的带头作用,这样的领导班子才能真正带动起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先进队伍的建设是要能够深挖党建工作中的核心政治思想的,能够不断去了解行业和队伍的现状,以完备的政治思想知识去开展工作,将思想政治的个人学习当作一件大事,将公路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作一件灵魂工程来完成。

领导干部首先自己要能够不怕吃苦,同时坚持不断学习,才能至上而下形成一股优良的思想政治学习风潮,才能形成一批吃苦耐劳的员工。领导干部要去体味基础员工的困难,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关怀,保持与群众对话的方便性,这样利于更好地开展工作,建设好队伍。

2.3 紧跟时代步伐 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在坚持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中央思想路线的基础上,要能不断跟进党中央新的政策路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在实践中总结思想,在思想指导下参与实践,做到两者的互动和结合,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坚持的依托和前进方向。

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中一个核心内容,创新就是要不断运用新的手段、新的思维去应对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结构。公路行业中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坚持改革精神的工作,也是公路行业中的重点工作,只有在最前端的思想政治的领导下,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

3 总结

公路行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影响到公路行业整个发展的重点工程,而传统的党建工作在方式方法上的不创新,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脱离,以及一些官话套路,都是不利于新时代下公路行业的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只有不断地去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得出教训,形成一个完备的思想体系和路线,才能真正促进公路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斌.以人为本加强高速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见[J].改革与开放,2011(04).

[2]邬捷.高速公路思想政治工作探讨[J].怀化学院学报,2008(02).

[3]项水.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问题研究[J].科技资讯,2009(12).

新基建工作思路篇8

今年是全省公路系统凝心聚力谋发展的关键一年。基层公路职工的思想动态如何,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稳定和发展,要使各项公路工作目标如期完成,不仅需要一个和谐顺畅的工作环境,更需要一支凝心聚力的职工队伍。而要保持职工队伍的持续稳定、团结,就必须适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特别是一些基层公路职工的思想状况和动向。针对我市公路部门职工队伍现状,笔者通过走访、座谈和交流,现就当前加强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促进职工队伍建设谈谈本人的初浅看法。

一、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一)调查内容 结合当前公路系统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紧密围绕职工关心、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拟定了调查问卷,并采取了抽样答卷的形式,选取__县公路局机关、工程一处S333磁宁段二合同项目、工程二处103济临线__界至燕家庄大修工程一合同项目、虹桥宾馆、路政大队、宁阳县公路局三八女子养护队、京沪路__养护工区、京沪高速__服务区、泰莱高速范镇收费站等9个基层工作单位共计320人作为调查对象,希望能最大程度的代表整个__市公路部门基层职工的思想动态。调查内容包括对领导班子与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对工作环境的接受度、对个人待遇的认可度和对单位发展的期待度4个方面,共计下发问卷320份,收回答卷298份,收回率93.1%。

(二)调查方法 深入基层,随机发卷调查,将9个基层单位分为工程施工类(工程一、二处)、工程养护类(宁阳三八女子养护队、京沪路__养护工区)、机关服务类(__县公路局机关、虹桥宾馆、__服务区)、路政管理类(路政大队、收费站)四种类型,以问卷、座谈等形式与一线职工交流,获得了一线职工的思想动态状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从调查总体情况来看,职工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实事求是地反映自己真实想法。从答卷的内容上看,反映出公路系统的职工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积极向上的心态,对公路事业的发展,对领导班子都充满信心,对待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公路事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职工的思想呈现出健康向上、积极进取、观念在不断转变的新态势。

(一)职工对近年来公路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对领导班子表示信任,对干部作风和廉政建设给予认可。职工问卷调查中,有85.98%的职工对近年来公路事业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和基本满意,有90%的职工对基层单位的领导班子比较信任,有94%的职工认为自己单位的领导班子比较廉政。在当前公路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职工能就领导班子近年来的工作成绩达成共识,可以说领导班子的工作以及作风廉政建设均得到了职工的认可,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二)部分基层职工认为工作环境有待改善,基层工作时间不稳定。调查统计中,有近25%的职工认为自己的工作环境、工作时间不够理想,尤其是工程施工、养护和收费站的一线职工对工作环境表现出了不满意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近年来,国家交通先行政策的激化,政府和社会对公路建设任务的加码,广大人民群众对公路交通超乎寻常的期待,公路部门负重爬坡的艰辛……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自觉不自觉地给公路职工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尤其是一些长期在野外参加施工的公路职工,一年四季与家人聚少离多,再加上往往野外工作条件枯燥而恶劣,影响了基层公路职工队伍的和谐稳定,也影响着公路事业的科学发展。

(三)职工对收入分配公平及个人发展问题有着不同的意见。调查发现,有13%的职工对收入状况不满足,尤其是有近23%的工程养护和路政管理职工认为自己为公路事业所创造的价值大于收入,收入太低将影响自身工作积极性。有19%的职工认为收入分配还存在不公现象,近20%的职工对个人发展前途表示担忧,这些数字集中反映了部分公路行业内部,尤其是在基层与非基层,管理与非管理,正式人员与非正式人员之间的收入存在差距。所有这些,都可能挫伤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职工对公路事业改革发展的认知有待深化。调查中职工对公路改革政策只有38%的职工表示比较了解,有41%的职工只是一般性知道,还有个别职工对改革政策根本不知道和不关心。这说明基层公路部门的政策学习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调查中有39%的职工对将来公路部门是否像中国铁路体制改革一样表示迷茫,只有25%的职工认为自己不关心事业单位改革。由此可以看出,公路事业单位改革已影响着部分公路职工的思想。职工对公路工程建设、公路养护等已经面向市场的现实还没有一个完整、全面的认识,因此转变思想观念是公路部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保持队伍稳定的关键。

三、原因分析

(一)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凸显。俄罗斯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所基里尔罗季奥诺夫最近发表的《未来世界的格局》一文中指出:“10年来对中国的崛起已经写了谈了很多,它的强大在本次危机(20__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中尤为明显。20__年中国的GDP超过了过去40年中经济实力仅次于美国的日本。”但是,不少国家的实践证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的门槛后,可能出现两个结果:有的跃起腾飞,有的盘桓不前。对我国而言,这一新阶段是现代化建设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关键时期,是社会矛盾突出和社会问题多发期。因此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从未遇到过而且又绕不开的矛盾和问题,成为新形势新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体现。以我国的公路系统为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旧体制的交替,绩效工资改革;公路老龄化、公路病害可提前预见性偏低,资金入不敷出,捉襟见肘;公路安全保护执法力度加大,工作内容增多、工作时间延长、工作难度增大,职工的思想包袱加重,“等、靠、要”的错误思想依旧存在。

(二)基层公路职工队伍素质及自身建设模式的滞后性。用人机制的单一化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公路行业内部的生机与活力。很多职工在学历和文化层次方面都难达要求,强烈的优越感削弱了一部分人的竞争意识、责任心和使命感,造成职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难以提高。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特别是基层职工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和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心理影响也越来越大。职工因工作、生活、家庭、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产生了许多心理矛盾,心理失衡。由于近 几年公路建设高速发展,而相应的分配制度以及一些制度措施尚未完全配套,使职工心理“落差”较大,造成心理失衡。

(三)公路基层职工思想工作与公路发展相脱离。公路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最容易犯的毛病不外乎就是没有开展调查研究,拍脑袋、想当然,说起来夸夸其说,做起来一哄而起,形式和效果未成正比。由于公路行业工作点多线长面广的现实,加之职工队伍文化层次差异颇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就难免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重视程度也就打了折扣。思想政治工作成了空洞说教,没有真正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丰富多彩的实践载体相结合,不能完全释放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职工群众往往无法接受,失去了公信力和感召力,效果也就大打折扣。公路行业由于工作单位的性质,工程技术干部待遇好、晋升快等现实,使广大干部职工心中不同程度形成了重视技术干部职工队伍、轻视政工干部队伍的思想现状。虽然近年来各级党组织着力加强了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当前一些基层组织尚未建立一支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政工队伍基本业务素质差距过大,未能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一些基层存在“一支笔”现象,由于公路建设工作的主导地位,往往使一些党支部召开的会议临时被行政生产会挤掉,即便二会合一,也是行政工作优先,思想政治工作扫尾,久而久之,致使少数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可有可无、可松可紧、可抓可放。

四、对策与建议

当前在我市公路系统内广大基层职工思想问题逐步显现,在引起我们深思的同时,唯有狠抓落实解决问题,才能有效促进我市公路建设的又好又快发展。围绕基层公路职工思想动态研究,当前首要抓好以下三个结合: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思想教育与队伍管理结合起来。动之以情是交流思想的桥梁。交流思想、谈心交心、以情感人是激励公路职工积极性的有效方法。各级管理者要自觉地增加“感情投资”,用真挚的感情和公路基层职工交知心朋友,关心他们的进步和疾苦,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要带着感情做工作,在“情”字上下功夫,要坚持用政策解人心、用保障换人心、用温暖热人心、用感情动人心、用真情换人心。晓之以理是打开人们心灵的钥匙。我们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贯彻始终。当前要认真学习同志主持的关于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精神,教育和引导人们全面理解和掌握群众路线,使之深入党心、民心,打牢建设和谐公路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融于科学规范的社会管理之中,更有效地引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保护基层职工的合法利益。既要通过健全规章制度,把思想政治工作所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融于各种管理制度和要求之中,实现内在约束和外在约束的统一、他律与自律的统一,又要通过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管理手段,依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防止侵犯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把握新形势下职工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民主的方法,以协调、沟通、服务的方式来增强整个公路系统的凝聚力。建立健全群众意见的表达机制,使群众的意愿能够真实、迅速地反映到决策机构;尊重基层职工的政治地位,相信职工的政治觉悟,扩大职工的政治参与;强化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党组织的服务质量,深入基层,倾听职工呼声,关心职工疾苦,以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工作重点,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关注职工的切身利益,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增强群众工作的主动性和有效性,凝聚人心,形成广大职工共谋经济发展、共建和谐公路、共享改革成果、共创美好生活的良好局面。构建和谐公路的主体是人,必须依靠广大职工。同时,人的全面发展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群众素质的提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牢扎实的社会基础。要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就要用先进文化培育人、塑造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调节,能够引导职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先进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确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方式,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使广大职工具有良好的品德,从而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实现公路人与社会各阶层、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

(二)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把思想政治工作与提高职工素质结合起来。“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进行职工素质教育的先导,没有正确的理想信念,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职业操守,素质教育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要将政治理论素质的教育作为职工素质教育的主要和基础性工作来抓。坚持集体学习政治理论是我们的优良传统。要结合时事形势,进行调查研究,确定集体学习的主题。现在我们理论学习方法的传统落后与时展的日新月异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集中读书读报,浇尝辄止的讨论发言难以达到预期目标。要将讨论交流作为集体学习的主要方法,要重实质,加强理解,促进提高,不能流于形式。更应该通过举办丰富的知识竞赛、座谈辩论、演讲、充分利用现代网络等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通过长期润物无声式的潜移默化,在职工思想中树立坚定的理论信念,使其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理解领会大政方针,水到渠成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公路行业职工队伍的文化水平提高是相对而言的,广大公路基层职工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的趋向。而文化知识的低下对政治理论素质和业务技能素质的提高有着明显的制约作用。要鼓励和支持职工参加各类学习深造活动。单位和集体要对职工参加函授学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等给予大力的支持,强化单位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主体地位。要不断提高广大基层公路职工的业务技能素质。在实际操作中练就过硬的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能力,力求创新,勇于实践,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通过业务技能素质的教育和培养,不但要成为本岗位的行家里手,同时要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公路事业发展的需要。

(三)鼓励先进,循序渐进,把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人民群众是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构建和谐公路,最根本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广大公路职工的作用。要继续扎实推进公路系统各部门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为构建和谐公路增添新力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区分层次,着眼多数,发挥好典型的示范效应,挖掘、树立和推广一批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公路战线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并从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形成共建和谐公路的合力。

五、结语

茫茫九脉流中国,纵横当有凌云笔。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公路系统职工思想变化大。但是,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职工为突破口,在坚持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创新,时刻关注职工的思想动态,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职工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有效应对社会风险,为改革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就能使__的公路事业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加快实现富民强市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范炳良,朱有华.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 ].常熟高专学报,20__(2).

[2] 唐德林.加强和改进公路系统思想政治工作[J].交通职业教育.20__,4(25).

[3] 陈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公路职工思想整治工作[J].企业政工,20__(16).

[4] 唐柯平.浅述创新公路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 20__(7).

[5] 薛学建.论新时期公路部门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J].考试周刊;20__(23).

上一篇:改厕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疫情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