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时间:2022-09-14 02:14:19

妙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课堂提问也是最常规的形式,课堂提问运用得好,能够活跃课堂氛围,锻炼学生大胆发言,加强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合适的提问方法和手段,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提问;小学语文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堂提问的学习方法之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需要掌握的有效手段。有效的教学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基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做好铺垫。

一、结合教学需要,有目的地去提问

有效的提问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产生怀疑的态度,而这种心理又能促使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加深知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提问绝不能信口开河,而是要明确学习目标,设计问题时要做到“三问”:为何提问?为何要提此问题?为何是提此问题?这样既保证了提问的有效性,又让我们把握提问的目的和价值。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二、抓住时机,连贯提问

找准课文中的关键内容、关键词去提问,关键内容是全篇课文的中心。抓住关键词的字眼去展开教学提问。比如在教学《开天地》一文时,教师出示课题后既启发学生寻找字眼,抓住“开”字来设疑:为什么开天辟地呢?怎样开天地呢?开天地之后的结果如何?由于抓住了重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也会有目的地去思考问题,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如果当时我是生活在那个年代的人会怎样呢?一步一步去进行更深的提问。细节和关键句在教学中可以起到点明中心的作用,有的句子的含义是深奥的,常常隐藏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也有些句子需要细细品味才能了解它的味道。教师在进行语文教课时能抓住重点的词句,并且进行适当的综合,设计成问题,找准文章的疑难点。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都是学生难以弄明白的问题,必须依靠教师的巧妙设问,深入引导教学,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趁此时机,教师再次提出更深的问题,学生在借助上一个问题的同时,解答出更深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且充分利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如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在学到老人去世后海鸥在遗像前翻飞盘旋,不肯离去的场面后,提问:“如果当时你在现场,看到这样的场面有什么样的感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想象着仿佛真的来到当时的现场,心灵受到震撼,从他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他们感受到海鸥的情义,感受到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表达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答案不唯一,但是学生努力从多角度去思考、去感悟,老人的形象在学生心中高大了起来,海鸥的情义也深深地驻扎在学生的心里,学生学习起来也能通过想象更加深刻地记住这篇文章,从而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悟能力,把这种方法运用在其他文章中也会得到很好的效果。

三、有效的提问要有深度

设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是关系到整个阅读理解的一项重要任务。课堂上学生是主体,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和配合,积极地动脑去思考问题,才能得到答案,也只有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才能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学生如果不动脑思考、不去创新,是不会有所收获的,光靠单纯地去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很难真正理解的。让学生在心灵上触动、在知识上领悟、在阅读理解中提高,才是具有启发性和针对性的提问。有些教师不注重课文的重点或者教学的重点,往往都是一带而过,做不到面面俱到,为此教师要抓住内容的思想中心和语言表达的结合点,使学生进入一个想象的境界,开阔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提出一个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课堂上教师经过精心设计问题,往往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氛围,正确养成课堂上提问问题的好习惯,才能在实践生活中发挥想象,使课堂提问变得更有灵活性和有效性。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着重提出巧妙的提问技巧和巧设疑问等方式,提高课堂效果,使学生在疑问中不断前进。我们教师拥有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念,掌握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5).

[2]余荣虎,冯上荣.走出小学语文教学的困境[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4).

上一篇:新常态下劳动者规避劳动风险的选择 下一篇: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将中职数学锻造成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