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写字教学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时间:2022-09-14 01:44:19

当前写字教学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摘 要:写字教学不受重视,写字水平下降,是目前写字教学面临的事实。写字是语文基本素质,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语文教师还是语文教学研究者,都应该重视写字并做好写字教学工作,为此,必须认真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从目前来看,社会流行键盘输入、学校重视应试教育、教师书写素质不高是导致写字教学效果不好的三个重要原因。正确分析写字教学的问题所在及其形成原因,是改善写字教学的理论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写字 语文教学 书写 汉字

中图分类号:G623.2;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7-0017-03

作者简介:王敬敏(1975―),女,黑龙江鹤岗人,硕士,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教育,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汉字有几千年的历史,自从有汉字便有汉字书写,并随之产生写字教学。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写字已经成为人们交流思想和传承文化的基本方式和手段。汉字书写和教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当前,无论是从学校教学要求看,还是从教师课堂教学看,写字教学都在被忽视,“作为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的文字书写正在遭遇冷落”[1],这直接导致学生书写质量下降。调查显示,学生执笔姿势和坐姿的正确率仅为43.61%和31.56%,在学生的日常作业中,30%至40%书写潦草或难以辨认,学生的书写姿势不正确、错别字、笔顺笔画错误等现象严重。

新《课程标准》强调,要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和方法”“知识和能力”三个维度,通盘设计和考虑每个学段的写字教学目标,要在写字过程中提高学生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写字是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当前,写字教学不尽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无法满足提升学生书写能力的要求,写字教学现状令人忧虑。为了改善写字教学,需要分析造成写字教学不良现状的原因。

一、社会环境的原因

首先,信息交流手段的多元化对手写汉字造成冲击。

信息社会,人们的交流工具和手段日益多元化,手机、电脑成为通讯和交流的主要方式,已经逐步取代手写的方式。电脑把人们从繁重的手工抄写中解放出来,也使人们获得信息和交流信息更加方便和快捷,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对写字造成冲击和影响。

现代生活中,电脑键盘越来越忙,人们手中的笔越来越懒,作家用电脑键盘进行写作,学生用电脑键盘敲击作业,教师教案也多是电子版,“电脑的汉字输入技术看起来使写字的必要性变得越来越小,同时,也为写字不好的人‘藏拙’提供方便”[2]。各种各样的信息交流,越来越排斥手写文字,比如,很多报刊杂志谢绝手写稿件,要求电子稿,大学生毕业设计,用人单位要求自荐书不要手写,要用电子稿。社会上重视书写电子化,汉字手写必然被忽视。在长期的键盘书写中,有人甚至患上了“电脑失写症”,手写成为陌生方式,因此,“提笔忘字”的情况经常出现。

其次,多元文化观念冲击下,写字的价值观念和评判标准发生变化。

以前,字写得好与坏是读书人的“脸面”,是读书人的价值体现,如果读了几年书却没有把字写好,那将令人羞愧万分。现在,字写得怎么样,在大多数人心目中已经不那么重要,或者说,字写得好与坏,已经不是一项直观具体的评价标准,在信息社会中,即使是字写得不好,也不太影响一个人在各种工作岗位上做出成绩。在这种观念的冲击下,花大力气练习写字,已经成为既浪费精力而又意义不大的事情。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生写字水平整体下滑,与学校教育不完善有关。学校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导致教学中不重视写字教学。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下,“人们在对教育作价值判断和选择时采取狭隘功利态度”[3] ( P.126 ),大多数人的学习带有功利目的,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教育急功近利,完全背离教育目标,片面追求考试成绩,学校教学内容围绕考试内容确定,受考试指挥棒影响,考试考什么,教学就教什么,与考试成绩关系不大的内容,能省就省。

近些年的考试评分规则大都是以答题正误为标准,很少对写字质量提出要求,即使在语文类试卷的作文评分标准中,对“写字”有所要求,但所占分值却微乎其微。

很多省份的《中考语文试卷评分标准》,只用2分的分值评定学生写字水平,以作为作文卷面分。按语文试卷总分150分计算,这个分值只占考卷总分数的1/75,字写得好与坏,对考试成绩高低影响极小。

高考与中考一样,字写得好与不好,不影响作文题以外任何题型的得分。翻阅近年的《高考试卷评分标准》,只在《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表达”一项中有关于“写字”的要求,对一等至四等作文的写字要求分别是:“书写工整”“书写较工整”“书写潦草”“字迹潦草难辨”,但写字水平所占的具体分值,没有明确规定,由评卷教师依据主观判断给出。

在中考和高考等重要的考试中,对写字做如此“轻松”规定,学校教育自然只重视答题正误,而忽视写字好坏。

应试教育的弊端早已显现,很多有识之士早已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仍然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的过渡时期,人们对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还缺少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应试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仍然普遍存在,写字教学被忽视的现象,依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改变。

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也是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小学写字教学承担很多任务,包括:学会写铅笔字和钢笔字,学习写毛笔字,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等。

在对几所学校的调查中,我们看到,依据有关要求,学校设置了写字课,但大多都是把“写字课”三个字写进课程表就算完成了任务,学校对担任写字课的教师不把关,对写字课的讲课内容不要求,对写字课上与不上不检查,对写字课教学效果不测试,对学生的书写不评定,并且写字课的上课情况不纳入对写字课老师的评定,学生的书写情况不纳入对所有老师的成绩评定。听之任之的放任态度,使很多教师对写字教学在思想上和行为上都不重视。虽然这种功利教育思想的形成,并不是某个学校或某个领导的个人行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由于学校对写字教学不重视,直接导致一线教师忽视写字教学,这直接导致学生的书写水平无法提高。

三、教师素质的原因

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场所,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实施者,教师的思想和认识水平,教师的素养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效果。当前,我国学生的书写质量下降,除了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学校的功利教育思想有关外,与广大教师自身的认识和水平也有很大关系。

首先,教师对写字教学缺乏科学认识,不能对学生写字给予科学指导。

写字教学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写字的活动。写字教学虽然建立在识字教学基础上,但是,写字教学并不依附于识字教学,而是有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写字教学在学生身心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写字教学是“依据各年龄段的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遵循千百年来人们所总结的汉字书写规律而形成的前后学段互相联系、螺旋上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教学”[4],是科学的教学指导过程,广大教师对此缺少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把识字和写字混为一谈。

学生进入小学,开始正式学习写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很重要,因为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体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身心健康的关键。正如《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使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容易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有利于呼吸顺畅和精神集中,能防止儿童脊椎弯曲和眼睛近视;在写字过程中,坚持正确的写字姿势,书写认真仔细,规范整洁,会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力的发展。”所以,小学阶段的写字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为出发点,力求做到:不写字便罢,只要写字,就务必正确规范。

低年级学生,骨骼发育还不完全,生理和心理都还不够成熟,写字的时候,手指很容易疲劳,非常容易改变原本正确的写字姿势,常常是写几分钟,就无法保持坐姿和执笔姿势,因此,教师对低年级学生,不必有过高的写字要求,重在要求学生能把字写得横平竖直,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并形成习惯。教师要特别注意控制学生的写字时间和数量,不应要求书写的快速,而应要求写一个字有一个字的收获,写一遍有一遍的效果。给学生布置作业或练习,写字的量不能太大,写字时间不能太长,要注意循序渐进,在巩固住正确的姿势和方法后,再稳步提高书写的速度和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把写字当成是巩固识字的手段,认为写字居于从属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正确指导和把握写字教学。要么是指导学生写字的意识不强,要么是违背写字教学的原则,忽视写字教学规律,盲目布置习题和作业,甚至以十倍、百倍罚抄的形式,达到识记字形的目的。这种做法直接导致学生写字疲劳,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无法形成,书写质量下降。

其次,很多教师自身的文字知识不够,书写水平不高,不能胜任写字教学的指导工作。

小学教师承担写字教学的重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自身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字知识,才能有讲解文字的能力,才能让学生对文字的理解具有一定深度。

调查显示,大多数教师缺乏文字知识,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对文字的理解和讲解都比较苍白,对语言的驾驭和把握也显得力不从心。在课堂教学中,在文字知识方面,大多数教师只能照本宣科。

此外,教学行为具有示范性。我们知道,小学生对教师有特殊的信任和依恋,他们的学习往往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来进行,在教学过程中,示范是引导和规范学生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在写字教学中,教师的字写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写字教学的效果,教师的板书往往是学生临摹的范本,形体端正规范、笔画清晰得法、结构匀称美观、布局合理整齐的板书,往往能激起学生的美感,让学生产生向往,进而产生学习、模仿的心理和行为。

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较为扎实的“三笔字”功底,但是,我们也看到,还有“部分教师功底较差,板书歪歪扭扭,横不平,竖不直,字不端,行不整”[5],还有的老师,写字姿势都是错误的,大量的笔顺错误和错别字现象也严重存在。一位教师影响的至少是一个班级的五六十个学生,教师缺少文字知识,书写素质不够,是导致学生写字水平下降的直接原因。

当前,写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大致如上所说,原因主要来自社会、学校、教师三个方面。正确认识写字教学的不足及其原因,可以避免写字教学认识上的误区,避免把写字水平下降的原因归在学生身上。这对进一步完善写字教学,制定科学的写字教学策略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将对写字教学策略问题另文论述。

参考文献:

[1]陆建南,祝贤平.读图时代更需要加强写字教育[J].作文教学研究,2006,(2).

[2]王玛乃.搞好中小学写字教学[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2).

[3]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于年河.中小学写字教学育人的新理念与策略[J].龙岩师专学报,2003,(10).

[5]王忠超.写字教学的现状与思考[N].书法导报,2004-02-11.

上一篇:学生作文评分方法中的误差控制 下一篇:浅析连云港方言助词“五的”与“守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