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困境成因及突破

时间:2022-09-14 01:36:38

浅议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困境成因及突破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学生兴趣低下、教学模式陈旧、拓展不足等问题,应当深入分析其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困境分析;突破研究

在当前初中教育教学工作中,许多学校存在重视语数外等应试学科,而轻视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情况,导致了信息技术教学效率处于低位,这一现象有必要引起重视。

一、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困境

笔者事先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初中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信息技术教学重视程度不足、教学素质化程度不高,以及资源整合不力等方面问题,导致信息技术教学没有完成预期目标任务,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浓厚。在有些初中教师的眼中,分数才是最重要的,分数就是学生的命根。而教师的这一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他们唯应试学科马首是瞻,对信息技术学习兴趣不浓。有的学生宁愿在信息技术课上偷偷的写其他学科的作业,这样的状况严重干扰了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开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强大的动力,而失去了浓厚兴趣的学习活动,必然是敷衍应付的,无法达到有效深入的程度。

二是教学过程有游戏化倾向。信息技术学科是近年来新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从小学中年级段就开设了这一门课程,到了初中阶段,无论是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是学习习惯等方面都应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研究,甚至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其只是各学科教学的一个调节,导致教学工作中出现游戏化倾向,对学生应当掌握的要点、训练要求没有能够紧紧盯住,放任学生在课堂上玩一些游戏,或是从事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活动。

三是学生主体地位未能体现。新课程对学生主体地位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每一位教师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在内,都应当在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不是采取师徒传授、单向灌输的模式。在信息技术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中直接进行讲授示范,看似能够完成一些目标任务,但是对学生而言参与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满足,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

四是教学空间拓展程度不高。信息技术和生产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大到防现代化,小到日常生活的便捷设施,信息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么好的机遇,这么好的资源,在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中竟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教学局限于课堂,教学内容局限于教材,从而导致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的生活联系不够紧密,也就无法充分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

二、立足现状寻求突破,有效提升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面对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困境,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既要进行深入研究,更要进行优化改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补充丰富信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升学压力巨大、学习节奏较快的初中生活,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动一番脑筋。首先,教师要向学生介绍信息技术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过去一百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撑下,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超过了过去有历史记载的总和。这样的数据是惊人的,可以体现出信息技术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此让学生明白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教师可以补充一些信息技术的趣味知识。如程控机器人、无人驾驶技术等,这些方面的趣味知识是学生所感兴趣的,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也能够较好的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

2.严肃教学常规,保证信息技术质量。信息技术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既要保证教学时间的充足,又要保证教学目标任务的圆满达成。为了解决部分学校教师身上存在的教学随意化问题,学校教导处应当强化教学常规的管理。应当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时间,坚决不得挪作他用,不得以复习或时间不足等理由挤占信息技术教学时间。其次,要强化对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考核。如果没有科学的考核,必将导致教学工作的混乱。学校应当从教师的教学五认真、学生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等不同方面,对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评估,通过严肃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管理两措并举的方法,推动信息技术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高效开展。

3.改进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身心特点,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参与的空间、发挥的余地。特别是要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让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针对一些具体操作内容,例如电子邮箱的申请,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演示要求自己探索,然后安排学生上台进行操作表演,并针对他演示的过程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指出存在的问题。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学习,并通过相互交流、教师点评等辅助手段,完成教学任务中的一些难点,这也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素质化程度的重要抓手。学生在这样的过程中,往往兴趣得到了满足,能力得到了培养,更好的完成了信息技术学习的目标任务。

4.延伸课堂教学,打造自主发展平台。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都是固定的,教师应当努力拓展教学空间,将课外的资源充分整合起来。例如将信息技术学习天赋较好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拔高性训练,这也是增强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教师还可以结合校本课程,结合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迅猛态势,选择一些内容供学生自主研究,包括鼓励学生参加校外机构举办的各类与信息技术学习有关的活动,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内外结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充分发展。

【参考文献】

[1]詹伟强.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

[2]赵一鸣.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0)

上一篇:浅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扼杀 下一篇:皮带机的防漏料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