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监管

时间:2022-09-14 12:10:52

论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监管

摘要:我国刚性市场下的民间金融暗流涌动,处于监管真空的影子银行发展迅速。影子银行的发展为民间融资,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融资渠道,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影子银行在超常规扩张的同时,其风险隐患和内在脆弱性也不断积聚。其高杠杆率更是被形象的称为“在刀尖上跳舞”。欧美等国对影子银行体系监管缺失的前车之鉴也告诫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影子银行的作用,引导其规范发展并将其作为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

关键词:影子银行 金融监管 金融危机

一、影子银行的中国式发展

我国刚性市场收缩性有限,政府调控手段过于强硬,导致民间融资艰难,中小企业的发展受阻。而新世纪以来,国内中小企业数量剧增,影子银行的增长正迎合了这样一种趋势,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然而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手段,影子银行游离于央行监管体系之外,经营类似银行的信贷业务。具体探析影子银行的中国式发展道路,可表现为对国民经济、货币政策及金融稳定等多层面的的影响。

(一)风险与利润的衡量――影响国民经济的“双刃剑”

囿于国家的紧缩货币政策,目前我国部分中小企业面临比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更严峻的考验。而此时,作为紧缩货币政策下“盛开的罂粟花”的影子银行,无疑给踟蹰中的中小企业带来了生存希望,为中小企业解决了眼下的融资难题。然而,这“镇痛剂”般的解决手段并非一劳永逸,较之商业银行贷款,影子银行特殊的借贷机制也导致了大量的市场风险。影子银行通过民间贷款或个人委托贷款为资金需求企业提供融资。同时以一些大型企业、国有企业为代表的资金供给企业通过违规操作从商业银行中获取低息贷款,又以高息转手给资金需求企业。在理想情况下,资金投资成功,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资金需求方获取充足利润,偿还债务之后自身又得以发展。而资金供给方又获取了高息借贷收入。然而,一旦投资失败或投资不够成功,受困于高额的借贷成本,中小企业(部分大企业) 无法及时偿还债务就不得不被迫延期、甚至出逃。[1] 影子银行其灵活的再融资功能有利于促进经济体中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若无合理的规制框架,其安全患将成为有碍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

(二)游离于央行监管之外――货币政策的不稳定因素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在经济繁荣时,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导致信贷过度扩张。而在影子银行体系出现经营困难或者危机时,会影响到传统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导致信贷过度收缩;其次,影子银行体系干扰了利率等货币政策价格型工具的传导,如民间金融的利率远高于正规金融利率。

因此,鉴于不在传统的货币银行体系之列,游离在监管体制之外的部分影子银行可能会像商业银行一样具有货币创造的功能,并参与货币乘数的放大过程,不仅使央行所能调控的对象和掌握的信息资源日趋受限,也已成为干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削弱央行宏观调控能力的一个因素,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宏观调控的失灵。因此,影子银行要引起中央银行的关注,在货币信贷政策制定和执行中,需要充分考量影子银行因素,考虑新情况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进而建立全方位的金融调控体系。

(三)风险的诱因――导致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影子银行在中国的扩张发展可归因于体制异化。自2009年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以来,经济上的“后遗症”逐步产生(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中央不得不进行宏观调控,主要是对中国正规的信贷系统加紧约束,包括信贷额度配给制、资本金的约束、贷存比的流动性约束等;此外,银监会早在2010年、2011年就开始着手清理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下了“降旧控新”的规则,要求银行对于到期的平台贷款本息,一律不得展期和以各种方式借新还旧。逐步加强的调控力度使得许多已经开展的地方政府项目的后续资金得不到有效的满足,若出现“半截子”工程,有形成大规模坏账的风险,前期2009年大投资借的信贷逐步到期没办法偿付。而在中国国有银行体制中,银行也不希望前期发出去的贷款变成坏账,所以也有继续供款的动机。两方一拍即合,银行就开始绕道,以非信贷的方式,通过“影子银行”来接济地方政府。各种金融创新因此层出不穷,包括前期的信托,后期券商的资产管理,实际上都扮演着通道的角色。

二、我国影子银行监管的因应之路

(一)法律层面:力图变革是关键

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是我国金融监管法制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 在国际层面上,利用现有的诸如G20等国际金融治理平台,我国可以推动更多关于影子银行监管共识和建议的达成,进而推动相关国际金融法制的变革,以指导和推动各国监管机构采取一致性的监管行动,将影子银行体系在全球范围内纳入监管。在国内层面上,应当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影子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目前,从监管法律的完善程度来看,美国有《证券法》、《证券交易法》、《投资顾问法》、《信托契约法》等专门法律来规范投资银行。目前我国由于金融体系发展的不完善,只有《证券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因此我国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来填补影子银行的监管盲区,包括对于资产证券化进行规范的条例,对基金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细则,民间金融法律法规的建设,以及关于金融机构破产的条例等等。

此外,应当大力推动中小企业立法。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是中小企业选择风险融资的原因之一,而健全的立法是中小企业稳定发展的基本保障。以美国为例,美国目前有50多部专项法律构成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保证了美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但是,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一直缺乏比较有效的法律保护。尽管近年来我国已经出台了《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乡镇企业法》等法律法规,但都是从不同的法律侧面对中小企业加以规定的。

(二)措施层面:以培育市场为己任

目前我国的金融业实行由国务院统一领导,“一行三会”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然而,对于游离于监管之外的融资机构,尚未制定整体性的监管政策框架,导致缺乏相应的履职手段和监管权限,权责脱离。由于影子银行的业务多属于混业经营,对其专门性的监管仍是空白,“影子银行”体系所创造的金融工具,几乎完全破除了金融系统结构与市场之间的边界,这种格局让已习惯于各司其职的监管体制变得无所适从。同时,我国金融机构的信息披露机制不够完善,监管部门对此的重视程度和监管力度也不够到位,这些问题都急需进行改革。

随着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壮大,单凭任何一个监管部门都不可能完成有效的监管,需要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相互协作,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合力,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政府部门还应考虑对影子银行的救助机制的建设,防止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建议中央银行对部分影子银行施行类似针对银行体系的贴现窗口制度或引进保险制度。

三、结语

影子银行的发展可以说是金融监管与创新这对矛盾相生相克的衍生,由此看来,金融监管理念的不断创新要比制定更为严格的金融监管规则更加重要,这样才能克服“金融稳定是不稳定的(stability is unstable)”的悖论。[3]而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充满了“中国味道”,对其的监管也应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陈剑、张晓龙.影子银行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财经问题研究,2012(08).

[2]袁松达.影子银行加强监管的国际金融法制改革[J].法学研究,2012(02).

[3]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银行业研究,2012(01).

作者简介:汪湛,(1989―),中南大学法学院经济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税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原则的比较与思考 下一篇: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