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13 11:51:54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观察

作者单位:262500 山东省青州市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曹显利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入住本院的甲状腺腺瘤病例85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45例,传统手术(对照组)40例,对术中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颈前切口平均长度仅(4.1±1.2) cm;术中出血(32.1±14.8) ml,住院时间降低至(4.5±0.9) d,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甲状腺腺瘤; 小切口; 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位于颈部前下方,甲状腺腺瘤是临床常见病。按照肿瘤类型,甲状腺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目前甲状腺腺瘤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传统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需于颈部开一长6~8 cm切口,切口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且术后颈前会留有明显的瘢痕,对美观及观感造成影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活[1]。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Mini-Thyroidectomy,MTD)微创治疗可以起到隐藏手术瘢痕,加快临床恢复的效果。本院近年来开展了新的MTD手术,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为2008年12月~2011年3月在本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患者85例。术前均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超声和甲状腺抗体检查,病理检查证实为良性甲状腺腺瘤,影像学分析发现结节平均体积为2.8 cm×2.3 cm×3.3 cm。85例病例分为两组,45例行MTD手术(观察组),40例行传统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平均(32.5±11.6)岁;传统手术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35.6±12.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主要临床表现 患者临床症状不典型,两组患者颈前均有包块,多无明显体征,仅少数病例出现颈部压痛或咽部异物感,均无声嘶、呼吸困难。体检可触及甲状腺区随吞咽上下活动的包块,无压痛及搏动。

1.3 方法 观察组:采用颈丛强化局麻,患者取仰卧位,垫高肩部,将头部后仰,拉伸颈部。以两锁骨交界作为切口中心,沿皮肤横纹开一弧形切口,长3~4 cm。将肾上腺素生理盐水15 ml注射至切口,依次划开皮肤、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皮下、颈前肌群将结缔组织分离,上缘和下缘个延伸约0.8 cm,再将颈白线切开,不切断两侧的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腺肌,再应用甲状腺拉钩将颈前肌群向两侧牵拉,暴露甲状腺,观察腺瘤形态、性状,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贯穿缝合后显露肿瘤,钳夹并彻底切除瘤体,并包含正常组织。之后以“0”号羊肠线缝合甲状腺残面。止血后关闭切口,行皮内缝合,略加压包扎切口。传统手术组行传统手术切除瘤体后,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 术后分析两组患者的腺瘤长度、切口长、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观察组腺瘤平均长(2.5±1.3) cm,与传统手术组的(2.7±0.9) cm相近;观察组的颈前切口平均长度仅为(4.1±1.2) cm,短于传统手术组的(6.8±1.8) cm;观察组手术时间(75.5±16.2) min,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的(95.4±24.3) min;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2.1±14.8) ml,少于传统手术组的(96.4±21.8) ml;术后住院时间(4.5±0.9) d,短于对照组的(8.7±1.9) d。观察组术后使用镇痛药比例占13.3%(6/45),低于对照组的30.0% (12/40)。以上数据除瘤体大小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术后随访情况 两组所有患者均随访2个月以上,观察组患者颈部紧缩感、颈前区疼痛、吞咽困难及切口皮下结节各1例(2.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1/40)、5.0%(2/40)、5.0%(2/40)及7.5%(3/40)。

3 讨论

甲状腺腺瘤是临床较为多见的一种甲状腺良性肿瘤,具有一定癌变率,一旦发现应尽快切除,消除隐患[2]。甲状腺腺瘤手术并不复杂,最关键的是如何压低切口,尽量减小切口长度,保护颈前肌群,降低手术对美观造成的不良影响。手术只切开肌纤维,保证颈前静脉通畅,使得患者术后颈部正常功能能够得以维持[3]。本组研究发现,与传统手术相比,改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观察组颈前切口平均长度仅(4.1±1.2) cm;术中出血(32.1±14.8) ml,住院时间(4.5±0.9) d,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微创化是小切口甲状腺腺瘤切除术遵循的一个重要准则,不用切断胸锁乳突肌和颈前肌,不结扎甲状腺上、下极血管,减少炎症反应[4]。此外,手术还需把握适应证,做到(1)剥离包块时应沿包块壁与包膜间隙,否则术野模糊、损伤大,增加手术风险;(2)腺瘤和滤泡状甲状腺囊性癌变率10%左右,切除病灶时需同时行病理检查,避免延误救治时机; (3)手术实践发现,以橡皮条引流12~24 h拔除,便于观察病情,效果较好。

参 考 文 献

[1] 孙洪利,杨海容,马凯,等.不放置引流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56例体会.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8,37(5):713-714.

[2] Steurer M. Advantages of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identification inthyroidectomy and parathyroidectomy and the importance of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laryngoscopoc examination in more than 1000 nerves at risk. Laryngoscope,2002,112(12):124-133.

[3] 靳小建,卢榜裕,蔡小勇,等.腔镜甲状腺良性肿瘤手术与开放手术的对比研究.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9):641-643.

[4] 何挺佳.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医生,2010,31:121-122.

(收稿日期:2011-04-18)

上一篇:单层缝合法在胃肠吻合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诺和锐联合甘精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围手术期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