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途径

时间:2022-09-13 10:54:22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之途径

一、尊重学生的心理,营造愉悦的氛围

心理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显示,愉快和轻松的心情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学生的爱心能够转化为巨大的学习潜能,促进学习与道德同向发展。那么,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从何而来?我认为愉悦的环境,来自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爱、师生间的相互尊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走向成功的关键。“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教师要改变严师的面孔,微笑着走进课堂,微笑着面对每一个学生,将信任的眼光投向他们,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教师的情感,并主动地拉近与教师、教学内容的距离。除了师生间的互动,我还经常让学生对自己的同学说些鼓励的话。“希望你上课时多举手回答问题,并能够正确回答。”“希望你上课专心听讲。”“希望你不再上课开小差。”……这些来自同学的话语,更富有亲和力,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更有利于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的形成,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愉悦的氛围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个现象:在回答问题之前,学生将手举得高高的,站起来回答问题时,则支支吾吾的,不知所云。遇到这种情况,教师通常会很没耐性,而喊另一个学生回答。那么这个学生能不能回答这个问题呢?事实上是可以的,他只是太紧张了,不知道如何表达。此时,教师应该帮助他,和他一起把问题再理一理,让他心情放松一下,让他给出正确的答案,使他的心理得到满足。

二、生生心灵互动,共同发展

为了使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我在班内设立了心灵互动小组。学生在家里或在学校遇到烦心事又不愿和老师谈时,可以到心灵互动小组来排忧解难。互动小组的组长田宇是个善解人意的外向型孩子,说话很风趣,我也经常找他谈话,为他出谋划策,帮助他做好班级的协调工作。在心灵互动小组的感召下,一些学生能主动倾吐内心的困惑与烦恼,同学间的友情也加深了。教师还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方式进行教育,促进学生共同发展。小学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互换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换位思考来进行,双方互相理解;二是扮演一个与自己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完全不同的角色,如让在现实生活中总欺负同学的学生,表演一个总被欺负的学生,以此加深学生对他人的了解,从而帮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并懂得用他人的眼光审视自己。总而言之,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重视。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措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应该考虑到这一时期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状况,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改革进程中,教师常常忽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使学生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如果学生不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我国素质教育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学生的不良行为也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和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渠道,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的发展和推动我国青少年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谈了几点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挖掘,多从学生和自己的心理健康出发,用爱驱动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定能够健康发展。

作者:朱彩虹 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东渡实验学校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下一篇: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堂思考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