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机原理》教学体会与改革

时间:2022-09-13 10:40:38

《电视机原理》教学体会与改革

摘要:《电视机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性课程。本文主要是从教学目的、本校学生的特点和《电视机原理》这门课的特点出发,对《电视机原理》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介绍了实用的教学方法,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关键词:电视机原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9-30191-01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Reform in the Course of TV Principles

JI Zhong-yuan

(Zhejiang Provincial Collage of Lishui, Lishui 323000, China)

Abstract: TV Principles is an applied course with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Based on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r students and the class characteristic of the "TV principl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on "TV principle", introduces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proposals.

Key words: television principles; teaching reform

1 引言

《电视机原理》课程是一门理论紧密结合实践的应用性课程,由于其内容涉及面较宽,又要求较强的动手能力,它对培养电子类专业学生的电子设备维修能力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原有的教学模式越来越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主要的问题在于教学内容陈旧滞后,“黑板+粉笔+实验”的教学方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的考核方法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培养,只在课内时间完成实验任务较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原有《电视机原理》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措施及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的探索,以期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提高操作技能,以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2 教学方法与能力培养

2.1 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有兴趣、目的明确,学习就会由被动变主动,其他问题也会迎刃而解了。首先,在课程介绍时应联系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介绍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和课程的相关内容,说明本课程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一个比较具体而全面的认识,引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其次,告诉学生该课程的考核办法,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成绩的比例,平时成绩与课堂教学相关内容的考核等,以此保持学生的兴趣。再次,给学生讲维修案例和介绍维修经验,让他们多动手,从解决问题中真实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来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在课堂上经常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提出的问题和任务也要有相对性,让他们感到努力完全可以完成。信任学生并时时关注他们,在成绩分析时将成功归于他们的努力,而失败则归结于外在因素,以保持他们有较强的学习动力和信心。

2.2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学会学习

在《电视机原理》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比较法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比较找到知识的异同点,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容易、更清楚。这种学习方法对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例如,学生通过对场扫描与行扫描电路的比较,明白它们都有振荡级、激励级、输出级,但是行扫描电路有AFC和行输出变压器,学生进一步就能理解扫描电路的作用,清楚的区分行、场扫描。此外,黑白显像管与彩色显像管之间的比较,黑白电视机与彩色电视机之间的比较,黑白电视信号与彩色电视信号之间的比较等都能让学生从比较中理解黑白电视机与彩色电视机之间有哪些异同,进而理解它们不同的原因,从而掌握电视机的原理。

2.3 利用框图来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电视机原理》这门课有较多的组成框图、电路原理图、信号流程图、故障分析流程图等,利用好这些图来帮助学生学习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之一[1]。注重读图方法的训练,并把《电视机原理》课中学到的读图方法、步骤和技巧应用到其他电路图的识读过程中去。这种技能的迁移是学生将来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首先,在电视机的组成框图上,先让学生画出简单的组成框图,再将各组成部分的框图进行详细化,并能默写出来,然后能对着电视机框图把各部分的作用信号的流向及信号的变化讲出来,最终让学生在心中有一个完整的电视机整机组成图,再理解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明白其存在的目的,这样对故障的分析判断是较有用的。其次,在电视机的识图能力培养上,可将原理图分成公共通道、亮度通道、伴音通道、扫描电路、开关电源、视放输出和色度通道、副载波恢复电路、基色矩阵、控制系统等几块逐个解决,先让学生找到在电路板上易识别的元件,再找到与该零件相联系的元件,然后将信号流程图画出,并注意与实物之间的转换,在各块完成后,再找到它们的联系形成整体的认识。

2.4 采用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对疑难故障现象的分析、检查和排除的全过程讲解,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学生学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用理论知识分析和检查故障,故障检查后再分析,及时总结经验,使学生能根据故障现象,通过电路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原理分析等准确判断故障点,从而培养分析能力。

3 教学方法的改革

3.1 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电视机原理》作为一门电路图和信号波形图较多的课程,如果教师只通过语言、黑板板书的传统教学方式,会使教师的板书画图占用时间较多,课堂有效时间减少,信息量偏低;另外,某些知识点很难用传统教学方式表述清楚,如遥控电路的工作过程分析,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介绍等。如果把它们做成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就能达到直观、省时、高效的目的。重视上好第一堂课,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方式介绍电视机的发展过程及发展趋势,电视节目的制作、播送、接收与重现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做好课外辅导工作,特别要发挥好校园网的作用,做好网上作业与辅导工作,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3.2 理论与实物对照教学

在讲授某些章节如整机的电路组成和一些具体应用电路分析时,将传统的在教室上课方式改在实验室进行,做到理论讲授和实物对照同步进行,增加学生对元器件的感性认识,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与操作技能的培养。

3.3 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手段上采取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室安装一套多媒体投影设备及黑板,将理论教学也安排在实验室进行,于是形成教室、电化教室、实验室在同一场所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传统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观看录像和对照实物教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基础知识与工作原理介绍一般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绪论、编解码器与通道电路工作原理分析一般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整机电路工作过程介绍与典型故障处理方法介绍一般采用观看录像的方法,整机电路组成介绍一般采用实物对照教学法。这种由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

4 考核措施的改革

考核措施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指挥棒。在以往的教学中偏重于知识素质的培养,主要是知识的灌输,考核措施以期末理论考试为主(70%),而对实验实训内容不进行考核。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对学生的考核措施进行了调整,由期末考试成绩(40分)+平时成绩(10分)+实验与实训成绩(50分)构成这门课程的总成绩。可以在期末理论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同时,增加实验实训内容的抽测,抽测成绩占实验实训成绩的50%。

对于教师的考核,坚持教学常规考核、全班学生无记名测评、督导组评价、学生平均成绩综合的考核方式,考核与奖惩挂钩,增加教师的责任心。

另外,学院鼓励学生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家电产品维修工(中级以上)技能等级证书的考核。对取得技能等级证书者,免去期末考试,以考证成绩作为课程的成绩。既避免双重考试的压力,又能为学生增加一种技能等级证书。

参考文献:

[1] 阳根民. 浅谈如何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J].中国科技信息,2005(08).

[2] 王成福. 高职“电视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4(05).

[3] 吴益良. 信息技术在电视机教学中的作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09).

上一篇:谈网站设计的界面美化 下一篇:JPEG2000中的感兴趣区域编码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