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灯电路模块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时间:2022-09-13 07:20:07

日光灯电路模块化教学实践与反思

摘 要:近几年模块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被广泛应用。作者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探索和实践,发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就进行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点及改进办法。

关键词:模块教学法 实践 反思

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的特点,越来越受教育理论工作者及各类职业技术学校的关注。笔者就日光灯电路模块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及改进办法,希望能与同行交流切磋。

一、教学实践

1.划分小组――互补结合,相互强化

在上课之前教师将全班划分为8个小组,小组人数定为4~5人,各组推选组长。各组学生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方式等大体平衡。组内成员的思想表现、各科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性格爱好等一般采用互补方式。

2.确定内容――培养兴趣,发现价值

在选择本项目时,确定日光灯电路的安装内容,既实用又简单,还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另外,笔者以为地震灾区新建的房屋安装日光灯电路为工作情景,意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3.布置任务――清楚明了,力所能及

(1)任务一:设计并安装日光灯电路(注重小组协作能力的培养)。

①观察分析相关器件的结构,分析它们的安装方法。

②在给定的安装基板上,结合原理图,设计实际电路的布局。

③安装电路。

(2)任务二: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培养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①在电路没有接通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按要求测量各点间的阻值。

②将实测结果和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电路是否存在故障,若有故障,及时分析原因并排除故障。

③检查电路,确保电路连接正确后,通电试验。

4.学生实施――教师指导,团队合作

向学生讲明要做什么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想办法、找出路,特别是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发挥小组团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亲切友好、和谐平等的气氛中进行知识、技能的构建。

5.评价结果――多褒奖,少贬低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各小组学生代表依次介绍任务成果,其他小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由老师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等,注意多褒奖,少贬低,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反思

1.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不容回避

通过实际授课发现,全班只有5%的学生完成了老师课前布置的查阅资料了解相关知识这一任务。课堂上有30%的学生处于一种旁观者的状态,另有5%的学生则是一种弃学的状态。最后本来设计两课时的项目花费了四个学时才完成。

面对学生的现状,如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笔者认为专业教学应从企业需求与应用的角度考虑教给学生什么,要把职业岗位最经典最常用的实用技能与技术教给学生,激发其学习主动性;同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研究与学法指导。理论教学要引入案例,要为技能训练服务。

2.教材的编写质量不容忽视

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本教材,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学校盲目跟风,追求时尚,组织几名教师在短期内就编写出了教材,其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教材的编写不仅要有教师的参与,更要有企业中优秀的技术人员参与。笔者建议专业基础课教材由省教委组织全省优秀的一线教师编写,作为省通用教材。而部分专业课教材的编写可以由各校根据自己学校的资源组织,将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企业先进的技术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结合起来。

3.教学硬件的投入应到位

模块化教学法将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情景为中心的教学,与企业实际运用的知识、技术、工艺、方法等联系起来。教室里不光要有课桌,更应该有机器设备,让学生边学边做,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的内化程度。这就要求学校加大硬件的投入。因此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有待进一步加强。

4.教师的知识水平应有保证

尽管教师大多是本科毕业,但不少教师是从学校门到学校门,缺少企业的工作经验。模块化实践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对于缺少实践经验的老师来说,确实很难回答。

笔者认为,学校教务部门在安排教师课务时要保证教师课外的学习时间,建议每周课时12节左右。另外,要组织专业课教师定期下企业实践。教师自己也要有使命感和责任心,在教学之余,要加强电子技术研究,要不断地学习,及时追踪行业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上一篇:千禧一代营销:代入幸福感很重要 下一篇:高职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的诚信教育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