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教学比赛在足球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时间:2022-09-13 07:19:57

简述教学比赛在足球教学中运用的效果

摘要:目前,我国很多学校都开设了足球教学项目,并且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既增强了学生的体魄,又提高了学生的足球技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通过笔者的观察,足球教学效果在教学开设初期与后期效果差别较大,这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中提出了教学比赛的方法,希望对优化足球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教学比赛;足球教学;研究;模式;问题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 A

通过笔者的研究发现,足球教学效果在开设初期较为显著,但后期却无法取得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和教学方法分不开的,单调、乏味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比赛的方法是利用比赛的方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具有鲜明的竞争性,能够全面提高足球教学的质量。

1 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足球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课前教师备课的内容和设计好教学情境进行课堂讲解和示范,之后给学生进行模仿,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足球教学为技巧性教学,教师比较注重学生的技巧练习,很多老师喜欢分步骤的把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训练,模仿老师的每一个动作,认真领会动作要领,这种植入式的教学,长时间的重复练习,课堂变得非常单调枯燥。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对足球技术进行深刻的贯彻,有些即使讲解到位,学生也是一知半解。通过笔者调查,有77.8%的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式让他们对足球学习的兴趣大减,有11.19%的学生认为自己掌握了基本技术,但是不能领会足球运动的真谛,在学习中还会有茫然的感觉。

2 教学比赛法模式

足球教学比赛就是将教学活动纳入到比赛中,通过比赛达到增强对技战术运用的理解、掌握的目的。足球比赛开展要遵循的原则是:对抗双方人数一定,比赛时间长短、场地大小,比赛规则标准都是特定的。这种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需要,符合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满足学生特定的技能储备特点,能调动所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参与到足球教学中来,有利于出色完成教学任务。在比赛教学法中提高了学生的奔跑距离和奔跑速度,这样一来不但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丰富和完善技、战术,提高在复杂条件下合理运用技、战术的能力;而且通过学生不停的奔跑提高学生的单位时间内触球次数和攻防转换次数,曾加了练习密度,提高了学生队所学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练习达到最高效率。

2.1 教学比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各项技术在运用的时候都离不开其目的性,初学足球者运用足球技术的盲目性比较大。 随着技术水平提高,盲目性就会随之减少,目的性随着增强。学生只有掌握了足球比赛的技巧,才会愿意去接触足球。学生积极性能够影响课堂教学产生的效果,也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通过教学比赛法的实施,学生对足球学习有了兴趣,开始渴望通过足球比赛进行知识的学习,这对搞好足球教学工作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基本的教学法则,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2 教学比赛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学习基本的足球技术。这种教学方式把足球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和谐趣味的教学氛围。学生每一次接球和传球都能让他们有全新的体验,在比赛中收获知识和友谊,愉悦了身心,促使他们掌握了足球的基本技能。足球比赛的目标是不让对方将球攻人自己的球门,而千方百计地设法将球攻人对方球门。要实现这一目标,牢牢掌握控球权,每一项技术都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做到技术与目的相结合。

2.3 教学比赛让学生了解了足球竞赛的规则。通过进行足球比赛,学生基本了解了足球竞赛的规则,也知道了足球裁判法。传球是组织进攻、变换战术和创造射门机会的有效手段。而足球比赛的直接目的是射门得分,而能否把球射入对方球门是比赛胜负的关键。接球是运动员有目的地用规则允许的身体部位,把运行中的球接停在所需要的位置,以便完成传球、运球过人、射门等动作。运球过人是控制球、组织配合进攻与防守、寻找传球时机、突破防线获得直接射门得分的有效手段,在足球进攻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些都是足球比赛的重要知识,小型足球比赛是指每个参赛队上场人数少于11 人,场地规模小于标准比赛场,比赛时间相对较短的足球竞赛活动,在教学中一般都采用小型足球比赛的形式。

2.4 教学比赛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课外训练。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现象,利用学生课外练习的愿望,布置一些课外作用,让学生尽快掌握学习基本技能。

3 比赛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比赛相对单一,场次也比较少。在实际教学比赛中,虽然提高了学生的足球学习的积极性,也让教师找到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的训练。但是,由于教学比赛安排的场次是有限的,想通过几次教学比赛法的实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是不现实的。其次,竞赛的办法与实际产生了脱节现象,根据足球教学比赛的规定,每个队的报名人数都是有限制的,虽然可以在比赛中更换队员,但是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比赛的胜利,很少安排技术能力差的人员上场,打击了他们比赛的积极性,这样就不利于他们实践能力的提高。再次,足球比赛的数量比较少,学生的人数较多,这样就导致参与裁判工作的学生占据的比例很小。学生在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很难锻炼他们的裁判能力。

4 合理运用教学比赛法应采取的策略分析

4.1 适当增加教学比赛的数量

针对目前教学比赛较少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一些比赛场次,举办不同赛制的比赛,比如,可以举办年级联赛,班级联赛,院系联赛,学校联赛等等。通过不断增加比赛数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比赛中来,让他们对足球训练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实际的赛事来促进他们足球技术水平的提高。因为他们一旦决定参加足球比赛,就会花很多的精力在训练上,这样学生们就会积极主动的在课下进行练习,提高足球实战的能力。

4.2 运用全新的教学方式

足球比赛的特点要求运动人员要想真正适应激烈争夺中的快速攻守,最重要的因素是速度。特别是在快速中运用技术的能力、完成技术动作的速度以及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速度。教师要把握足球比赛的特点,采用比赛教学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技巧,注重速度,让两者完美结起来。教学比赛法是以比赛为核心的方式组织教学活动。在足球运动项目中,学生把自己掌握的专业技能运用到实践中,让学生在比赛中掌握运动技巧。这种比赛法教学,教师不再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重复的动作教学上,促进足球教学的完整性和实效性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学中加入多媒体技术,运用DV,幻灯片等教学手段,全程记录学生的比赛状况,在比赛结束之后放给学生观看,这样能让他们更好的发现自身的缺点,之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联系,提高教学效果。

4.3 足球比赛裁判制度化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裁判能力,通过进行教学比赛,让他们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熟悉裁判法。在比赛实践中,严格规范相关的手势和判罚等,只有理论和实践都通过考试之后,才行进行裁判工作。学生不但要进行足球比赛,还要担任第四官员工作,这些都是竞赛的组成部分。要让足球裁判制度化,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比赛教学法的实施更符合足球运动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学生掌握比赛的规则,增强他们的学习训练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玉涛,田振生,张明强,等.足球课实施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2).

[2]苟俊龙.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继续深入改革的瓶颈[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3).

[3]郑和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基本思路[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5).

上一篇:黄河控导工程根石走失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精密水准测量在地面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