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13 07:09:52

激励教学法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 言

在教育心理学中,激励是指通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激励的本质就是激发人的动机。激励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其积极参与学习的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过程。即通常所说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的过程。激励教学法把激励和动机联系起来,教师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各种激励技巧,激发学生学习外语的动机,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因此,在理论上,使用激励教学法对学生学习外语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生是能动的、发展着的主体,他们具有人的一般本质属性,即主体性和能动性。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虽然这些内在东西是学生发展的动力源泉,但是需要唤醒、需要调动、需要引导,这就需要激励教育。激励教育就是要优化外因条件,适时地唤醒学生的内因,引发其学习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促进其主动发展。

二、英语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运用技巧

激励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点和思想理论体系。因此,除一般性英语教学技巧外,还有一系列相对独特的教学技巧。激励教学法的教学技巧很多,也比较零散。更具灵活性、更为个性化英语学习动机的外部激励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即教师的素质及能力、学习者的学习成就、学生间积极竞争、适当的表扬和诱导、良好的课堂氛围、竞赛及考试的过程和结果等。

1.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唤起英语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斯特维克认为:“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是激发英语学习动机的外部条件。教师应在教学中创设一种使学生感到安全、宽容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气氛,对每个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突出强调学习过程和学习任务的价值,而不要过分关注学习结果,使学生减少焦虑。这样,学生练习和使用英语时才不会感到害怕,不怕出现语言错误,敢于开口说英语,乐于参与创造性的语言交流活动,学生在该行为中得到满足,内部动机得以激发。

2.巧设情境,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给予成功的满足

班杜拉认为,只有当人们胜任某些活动,认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是有能力时,才会产生参与这些活动的内在动机。英语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要靠师生的共同努力,所以在英语教学中,不要忽视在课堂中还有这样的一个小群体,他们自觉性差,学习欠主动,又爱面子,怕说错,往往不敢开口。在教学中,笔者抓住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特点后,决定帮助他们纠正这种不良习惯。首先帮他们养成开口的习惯,再由易而难,逐步增加课堂提问的难度。当他们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就为他们搭桥,模仿他人练习;如果这部分学生有坐在前面的,就让后面的学生先答,依次向前,轮到他时也就会模仿别人开口了。这种变换形式的教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落后生也跟着开口、动脑,使他们自始至终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自觉地走出阴影,迈出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3.帮助学生积极归因,克服习得无助感

当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能力时,成功就会使其增强自信。当学习较差的学生把失败归因于能力不足时,就可能失去信心,感到习得无助;若归因于努力不够或学法不当,就会坚持不懈地努力,同时使用各种策略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努力也的确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归因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当学生取得进步时,告诉学生这是努力的结果;进步不明显时,告诉学生努力还不够,或者告诉学生“你是进步了,只是感觉不到”,同时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样做对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克服习得无助感是有良好效果的。

4.期望激励

即利用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进行激励。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另一位心理学家来到一所学校,谎称对该校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但他们实际上任何测验也未做,只是随意从学生的名簿上抽取一些名字造了个名单,宣称这些名字是“最佳发展前途者”。八个月后他又来到了这所学校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凡是名单上有名字的学生智力发展都进步较高,而且个个性情活泼,并且和任课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罗森塔尔实验说明:期望与赞扬对学生学习有很强的激励、促进作用。人都是有进取心、荣誉感的,处于生长发育期的中学生其自尊心、好胜心、虚荣心更强,学生极其重视外界尤其是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如果对学生抱以殷切的期望并适当赞扬学生的行为,就会使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就会大大激发学生的荣誉感与学习钻研的激情,使学生保持亢奋的学习状态,从而产生积极学习。

5.反暗示激励

反暗示是指外界刺激物的暗示引起相反的反应。这是为避免刺伤学生的自尊心而作的侧面、委婉的激励。苏霍姆林斯基说:“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回答、演示、作业应尽量避免指名道姓地正面批评。更不要讽刺、奚落、挖苦,对学生常识性的错误不要报以鄙夷、漠然的态度,而是讲求使用诱导的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结论反推、演绎出显而易见的错误,使学生幡然醒悟。在纠正学生错误的同时应当力避使学生产生失败感,从而反向激发其学习热情,这正是反暗示激励的精髓所在。

三、运用激励教学法时应注意的因素

1.激发自主性

对于命令,人们有一种天然的抵制心理,自主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求。每个学生都希望有自我选择的自由,而不是被强制参与自己不喜欢的活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还给学生这一权利,使其自主地从事学习活动。

2.鼓励自我实现

动机的缺乏很大程度上源于自信的缺乏。经过艰苦奋斗却屡屡失败的学生很难对学习产生兴趣。相反,如果能不时地体验成功,就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也就越高。每个学生都有正视自己能力的愿望,正是这种愿望赋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让学生体验成功,肯定其学习的潜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James,1996)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设置教学目标,让学生体验到“跳一跳就能摘到一颗葡萄”的快乐。如此,不时地体验成功有助于开发大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3.增强自尊

自尊给人以自信。课堂活动如能增强学生的自尊,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ames,1996)。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尊,增强学生的自信,这样也就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目的。

4.帮助学生找到归属感

从心理角度来说,每一个人都有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基本要求。对人类来说,在其成长过程中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孤立、被拒绝和寂寞。事实上,班上的任何一名同学,从教师的“宠儿”

到教师的“弃儿”无不在以自己的方式寻找自己的位置,争取得到大家的认可。因此,教学活动的安排应讲究一定的策略性,满足学生被认可、被接受的心理。(James,1996)

5.正确使用奖励和惩罚手段

奖励和惩罚经常被用作外部强化的手段。外部强化确实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但外部强化使用不当会使内部动机降低,会使人变得仅仅是为了追求某种目标而行动。为外在奖励而学习的人,没有了奖励也就不再愿意学习,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当正确地使用奖励和惩罚这两种外部强化手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

6.注重公平性

学生们有时对教师产生的很大的一个反感就是教师对待他们的“不公”。学生的水平、素质总是参差不齐的,表现也有好有坏。喜爱好学生是人之常情,但是教师如果不能站在教育者的高度公平地对待学生,而是产生偏爱和偏恶,对部分学生一味地赞扬、激励。对另一部分学生的成绩、进步则熟视无睹、不加鼓励,就会大大刺伤后一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影响他们的学习热情,还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心理压抑,妨碍他们的健康成长,而教师的偏爱也容易使被偏爱的学生趋向虚荣、自高自大、听不进批评、经不起失败和挫折,这在客观上也不利于这部分学生进一步刻苦钻研,不利于他们的自我鞭策。可见,教师运用激励理论时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对所有学生都倾注爱心,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情舒畅、心理平衡,才会增进教师与所有学生间的感情,增强师生间的凝聚力,才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去学习。

四、结 论

激励理论着眼于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它对于积极教学法的推行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后劲的鼓动,就必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形成积极学习状态,也就必然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肖前,马克思主义学习原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朱纯,外语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罗玲,激励教学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6,

[6]农春菊,激励教学法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0(4)

[7]张林华,赵林彤,李力,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激励[J],江西教育科研,2004(4)

上一篇:“轻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 下一篇:寒地黑土民间美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