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通肇事案的罪与罚

时间:2022-09-13 05:23:27

《财经》记者 秦旭东

7月30日,备受舆论关注的“杭州飙车撞人案”以检方不抗诉、肇事者胡斌不上诉落下帷幕。但有关该案的争议并未尘埃落定。

此前的今年5月7日晚8时左右,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杭州文二路由南向北走在人行横道上时,被胡斌严重超速驾驶的三菱跑车撞飞37.3米,送医院抢救无效后死亡。

7月20日下午,西湖区法院一审以交通肇事罪判处胡斌有期徒刑三年。但这一判决遭到受害者谭卓家属的质疑。7月24日,谭卓的父亲谭跃向检察机关提交了《抗诉申请书》,认为法院对胡斌的犯罪事实定性不准确,适用法律不当,应以“其他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严加惩处为由,请求检察机关对一审判决提出抗诉。

但检方经审查后,最终决定不提出抗诉。谭卓的父亲谭跃则表示会继续申诉。

据《财经》记者了解,这个案件关键争议在于罪名问题。一种观点认为,胡斌并非故意犯罪,仅仅是“对自己的车技过于自信”,属于过失犯罪,认定交通肇事罪并无不当。而反对者则认为,胡斌撞死人貌似过失,但他对于在闹市飙车所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完全持放任态度,属于间接故意,应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刑责。

与“杭州飙车案”判决结果形成巨大反差的是,7月23日,成都的孙伟铭因无证、醉酒驾车造成四死一重伤,被成都市中级法院一审认定犯有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被判处死刑,。这也是全国第一例因交通肇事以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后,判处死刑的案例。

法院判决认定,2008年5月,孙伟铭购买一辆别克轿车,之后其在未取得合法驾驶资格的情况下,长期无证驾驶该车,并有多次交通违法记录。2008年12月14日,孙伟铭醉酒后驾车行驶于车辆、人群密集之处,发生追尾的交通事故后,仍继续驾车高速逃逸,以超过限定速度一倍以上的车速冲向相向行驶的多辆车,造成严重后果。

法院认为,孙伟铭醉后驾车行为已对公共安全构成直接威胁,肇事后逃逸则更是置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主观上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有放任、无视甚至蔑视的意识,不是简单的犯罪过失,故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遂课以死刑。

判决一出,即引起巨大争议。被告人及其家属当即表态要上诉,律师也认为量刑过重,而受害人家属则以集体起立高喊“立即执行”来显示对判决的支持。而网络和社会舆论,以及法律专业界人士也意见各异,争议纷纷。

多年来,中国的无证驾驶、醉酒驾驶、严重超速等现象泛滥,危害严重。2008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占全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世界的16%。很多恶性案件引起了社会公愤,此案被认为具有以严刑震慑的示范意义。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如此重刑可能导致各地法院纷纷效仿,出现因交通肇事行为转化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被告人被判处重刑甚至死刑的趋势。

除了前述两起案件,今年来诸多严重交通肇事案件也为舆论所关注。比如,今年4月25日,成都市民蒋佳君酒后开着悍马车在永丰立交桥东端下桥处,连续撞伤两辆出租车后逃逸。逃逸途中,在二环路南三段景立娱乐会所附近,将骑电动自行车的李桂华撞死。之后的5月8日,蒋佳君被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逮捕。

在南京也发生了类似的案例。6月30日晚8时许,肇事司机张明宝酒后驾驶轿车,在江宁区岔路口金盛路附近沿途撞倒九名路人,撞坏六辆路边停放的轿车,事故造成三人当场身亡,两人经抢救无效死亡,另有四人受轻伤。张明宝当场被警方抓获后,经抽血化验鉴定,其属严重醉酒驾驶。

张明宝案发后,被警方涉嫌交通肇事罪刑事拘留,罪名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议。7月8日,警方改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提请检察院批准逮捕。检方在对案件定性多次研讨后,7月15日以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批准逮捕。

截至目前,蒋佳君与张明宝的案件均未宣判。■

上一篇:怎样推行交通的法治 下一篇:复苏如何可持续?――中国经济学家年中调查